第352章 鬼聖蒲鬆齡(1 / 2)

《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全本免費閱讀

《聊齋誌異》作為最知名的誌怪小說,令蒲鬆齡的名氣家喻戶曉。

蒲鬆齡看似寫鬼,實則寫人。

一部《聊齋誌異》,說的是鬼神,見的是人性。

《聊齋誌異》並不是為了寫鬼神而寫鬼神,之所以有著如此高的文學地位,是因為《聊齋誌異》通過寫鬼神狐妖來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荒誕的背後抨擊的是官場的陰暗麵,控訴的是貪官汙吏的暴行。

同時也像一把鋒利的尖刀,將清朝科舉製度的弊端深刻地展示於世人麵前。

有人說《聊齋誌異》,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正因為蒲鬆齡對鬼怪的描寫入骨三分,所以被世人譽為鬼聖。

“蒲鬆齡出生於大明崇禎十三年山東淄川縣,字留仙,彆號柳泉居士。”

“蒲家為當地大族,雖然不太顯赫。”

“但族內多有讀書之人,祖上也有科舉入仕之人,稱得上詩書世家。”

“蒲鬆齡父親蒲槃自幼讀書,未能考取功名,後棄儒從商。”

“因處於明清之際天下動亂,為避免遭到亂兵擾亂。”

“蒲槃組織村民守護蒲家莊,致使家產受到損失。”

“清順治七年,因家境逐漸衰落,蒲槃請不起塾師。”

“便親自教授蒲鬆齡等四子讀書,學習四書五經及八股文。”

“蒲鬆齡對於經史典籍過目不忘,深受其父蒲槃的喜愛。”

“順治十二年,當地訛傳大清朝廷將選擇良家女子入宮充任宮女。”

“劉家將與蒲鬆齡定親的13歲女兒送到蒲家暫避,兩年後兩人成親。”

“順治十五年,19歲的蒲鬆齡參加童試,先後以縣試、府試和道試三個第一名的成績考中秀才。”

“蒲鬆齡參加道試時,山東學政出題為源自《孟子》的《早起》。”

“蒲鬆齡彆出心裁,以《孟子》中齊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采用小說的細節描寫。”

“描述齊人之妻為偵察丈夫吹噓交往富貴之人的真假,黎明時分伺機而起的情態與心理。”

“山東學政對蒲鬆齡的才華十分讚賞,閱卷時給與其極高的評價。”

“使蒲鬆齡獲得頭名秀才,成為淄川縣學生員。”

“蒲鬆齡考中秀才後,一方麵溫習經書,練習八股文。”

“以便通過每年一度檢驗秀才學業的科試,以及準備三年一次的鄉試。”

“另一方麵收集整理奇聞軼事,編寫誌怪故事。”

“順治十七年,蒲鬆齡與同鄉好友參加鄉試,未能中舉,次年長子出生。”

“康熙二年,蒲鬆齡再次參加鄉試,依舊未能中舉。”

“因同病相憐,蒲鬆齡寫詩給好友訴說失意的心情。”

“好友勸說蒲鬆齡記敘誌怪故事於科舉無益,但蒲鬆齡未聽從勸告。”

“蒲鬆齡專心讀書,致力於科舉,對家中之事不管不問。”

“起初蒲氏兄弟對蒲鬆齡參與科舉能夠體諒,但隨著他幾次鄉試失敗,蒲氏兄弟間漸生嫌隙。”

“又因蒲鬆齡之妻劉氏婚前曾暫住蒲家,受到蒲母疼愛。”

“引起蒲鬆齡兩位嫂子的猜忌與不滿,懷疑蒲母特殊照顧劉氏,因此蒲家被攪得不得安寧。”

“康熙三年,蒲父覺得無法維持家業。”

“便組織四個兒子分家,蒲鬆齡分得幾畝薄田及三間破舊老屋。”

“當年蒲鬆齡遭遇災荒,莊稼歉收,勉強填飽肚子,使其無法安心讀書與著書。”

“因蒲鬆齡分家後生活貧困,好友邀請蒲鬆齡一起讀書,為其提供能夠靜心讀書的環境。”

“蒲鬆齡就讀好友家不久,有人諷刺蒲鬆齡與好友未能中舉,並白占好友家便宜。”

“於是耿直倔強的蒲鬆齡無法忍受閒言碎語,不願領受好友的資助,便離開好友家去做鄉村塾師。”

“蒲鬆齡做鄉村塾師時,教授孩子們《百家姓》《千字文》《論語》和《孟子》等書籍。”

“但因蒲鬆齡致力於科舉,心思未能完全放在教學之上。”

“此外蒲鬆齡性格耿直倔強,不肯對人低聲下氣。”

“與人相處得好便繼續教學,相處不好便會更換地方。”

“因此生活不能安定下來,也未能擺脫貧困的家境。”

黃龍士:蒲鬆齡科舉不中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原因。

蒲鬆齡屢試不第的原因,首先就是官場黑暗。

那時科舉取士普遍偏重於出身背景和關係,沒切實講求真才實學。

其次,蒲鬆齡是個性格放蕩不羈,又不注重細節之人。

那時考試主要是考八股文,每篇文章由標椎的八部份組成。

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

文章格式死板,就連字數都有規定。

蒲鬆齡從小喜歡有感而發寫文章,而不喜歡按八股文套路寫文章。

再者,蒲鬆齡考秀才時,主考官對他很照顧。

主考官厭惡八股,十分喜歡蒲鬆齡不按八股套路超過字數寫的文章,這才把他評為第

一。

然而後來蒲鬆齡參加鄉試,遇到的都是恪守八股教條的死板考官。

蒲鬆齡把要求寫的八股文,寫成了超過規定字數的文章,全被考官淘汰也就不足為奇了。

最後,蒲鬆齡自身努力方向上也存在問題。

雖然他念念不忘科舉,但在這方麵並沒有花費多少精力和時間。

他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用於收集素材,撰寫小說故事,根本就沒有把全部精力放在科舉考試上。

“康熙九年,蒲鬆齡應同縣友人寶應縣縣官孫蕙之聘,南下前往寶應縣衙做文牘師爺。”

“蒲鬆齡與孫蕙名為長官與幕僚,實則情同手足。”

“兩人在空閒時間會閒聊喝酒,每逢年節或孫蕙家人過生日,蒲鬆齡總會應邀參加孫府家宴。”

“孫蕙外出查看災情、巡視河工或拜訪上司時,蒲鬆齡都會隨同前往。”

“次年元宵節後,孫蕙按例前往揚州拜謁上司。”

“蒲鬆齡跟隨前往,並創作兩首《元宵後與樹百赴揚州》。”

“蒲鬆齡到達寶應縣不久,便遇到孫蕙為民抗命風波。”

“由於洪水泛濫,運河河道淤塞,影響到漕糧運輸。”

“河道禦史命令寶應縣征集七千民工,四十天內疏通寶應縣內運河。”

“孫蕙認為百姓已經困苦不堪,便僅征集一千民工,導致疏通河道進度緩慢,因而河道禦史欲彈劾孫蕙。”

“蒲鬆齡為孫蕙憂心忡忡,但孫蕙寧可免職,也不願征集民力。”

“百姓聽聞後自願聚集,僅花費六天便疏通寶應段河道,此事令蒲鬆齡對孫蕙增加敬重之情。”

“蒲鬆齡做幕僚期間,熱衷於作詩,不到一年時間便創作詩歌一百餘首。”

“康熙十年,蒲鬆齡收到一封家書,妻子劉氏訴說家中的生活困難狀況,蒲鬆齡心中十分痛苦。”

“同年初秋,蒲鬆齡不甘心長期擔任幕僚。”

“於是堅決辭幕,返回家鄉,結束其一年的幕僚生涯。”

“蒲鬆齡堅決辭幕,為了不耽誤次年的鄉試。”

“孫蕙理解蒲鬆齡的心思,臨行前為他寫了一封說情的信件,托省內相識官員對其予以關照。”

“次年秋,蒲鬆齡前往濟南參加鄉試,依舊未能中舉。”

“蒲鬆齡寫信告知孫蕙,後孫蕙回信安慰蒲鬆齡,並勸說他集中精力做舉業。”

“康熙十四年,蒲鬆齡再次參與鄉試,依舊名落孫山。”

“儘管受到人們的諷刺與友人的規勸,蒲鬆齡未能停止撰寫誌怪故事。”

“期間蒲鬆齡迫切希望改變貧困的處境,但幾次鄉試的失敗,令其痛苦,創作《葉生》向友人傾訴悲憤之情。”

“蒲鬆齡借葉生的故事,表達其不服氣、不服輸的心態。”

“當時淄川一帶發生豪紳欺淩平民,但官府卻徇私枉法之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