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鬼聖蒲鬆齡(2 / 2)

“蒲鬆齡聽聞後,創造詩歌《廷尉門》,含蓄諷刺官府顛倒是非曲直。”

“康熙十八年,蒲鬆齡記述奇聞軼事,已積累很多篇章。”

“於是蒲鬆齡將之初步結集成書,正式定名為《聊齋誌異》。”

“並於卷頭寫下自序《聊齋自誌》,訴說其寫作的緣由與苦衷,借談鬼說狐以抒發心中憂憤之情。”

李鴻章:蒲鬆齡之所以能寫出《聊齋誌異》,四個因素缺一不可。

對於蒲鬆齡寫成《聊齋誌異》的原因,並非順風順水寫成,而是逆境成就這部著作。

如果蒲鬆齡考取功名,成為朝廷命官,或許不會有《聊齋誌異》。

其一,家族衰落。

雖然蒲鬆齡出生大家族,但到他這一輩已經沒落了。

蒲鬆齡一生都在農村生活,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

為了養家糊口,蒲鬆齡隻得到外鄉坐館教書。

一年天下大旱,眼看要過年了,孩子們鬨著要吃要穿。

而家裡沒有隔夜糧,甚至連給灶王爺供奉的祭品都沒有。

蒲鬆齡呼天喚地,悲從中來。

絕望之中,他隻能把鬼怪故事當作自己的精神食糧,勉強支撐著活下來。

其二,多次落榜。

蒲鬆齡始終把考取功名作為人生的奮鬥目標,但屢試不第。

在曆儘辛酸後,蒲鬆齡認識到科舉考試的弊端。

八股文重壓,科舉考試的不公,甚至考官連好文章都不懂。

蒲鬆齡一氣之下,無處發泄,就把精力投入到寫作之中。

正是這些發泄,《聊齋誌異》中有很多通過孤鬼精靈的故事,來反應當時的社會狀況。

其三,見多識廣。

蒲鬆齡雖然沒有考取功名,但他的才華卻被一些人相中。

正因為他有才華,曾做過知縣的幕賓。

期間多次視察民情,治理河道,也經曆過官場上的生活。

蒲鬆齡一生都在農村生活,也因為混跡於官場,聽到了很多傳聞,也感受到官場的黑暗。

如果沒有蒲鬆齡這些經曆,恐怕他的《聊齋誌異》也難達到一種意境。

其四,親情遭遇。

在《聊齋誌異》中,蒲鬆齡

記載了很多男女自由戀愛的故事。

有人說蒲鬆齡還有一個追求的女人,或者還有一個小妾。

很多人認為蒲鬆齡也是自由戀愛的,其實蒲鬆齡並沒有自由戀愛也沒有小妾。

但蒲鬆齡卻有一親妹,嫁了一個吃喝嫖賭的妹夫。

而蒲家又無權勢,根本照顧不了妹妹。

後來妹妹求助蒲鬆齡,蒲鬆齡也無能為力,隻得把妹妹的遭遇寫到自己的小說中。

“康熙十八年,蒲鬆齡應聘到淄川縣西鋪村畢家坐館。”

“畢家為當地名門望族,館東畢際有早年曾擔任南通知州,後罷官歸家。”

“因畢際有的六七個孫兒將要開蒙,又要處理往來應酬文字,便經人介紹看中蒲鬆齡。”

“蒲鬆齡進入畢家後,為幼童開蒙,教授四書及八股文。”

“又代畢際有草擬書劄、賀詞、祭文等文字,沒有辜負畢際有的期望。”

“閒暇之餘蒲鬆齡陪同畢際有清談,因此兩人主賓相處融洽,蒲鬆齡受到畢際有的器重。”

“因畢際有性格寬厚,飲食居住條件良好,又有豐富的藏書。”

“蒲鬆齡生活安定下來,得到一個理想的讀書環境。”

“畢際有比較開明,不反對蒲鬆齡創作狐鬼小說,還主動為蒲鬆齡提供素材。”

“因畢際有對《聊齋誌異》感興趣,畢氏族人爭相借閱《聊齋誌異》稿本。”

“蒲鬆齡創作新作,他們也能先睹為快。”

“畢家幼童放學後,經常與蒲鬆齡論學、聊天,講述狐鬼故事。”

“蒲鬆齡進入畢際有家坐館後備受器重,外加此前淄川兩大縉紳名家唐夢賚與高珩對蒲鬆齡的賞識。”

“使蒲鬆齡成為當地秀才中的名士,縣裡官員都對其尊敬起來。”

“康熙二十年,知縣汪如龍邀請蒲鬆齡前往縣衙做客,蒲鬆齡秉持秀才不入公門的操守婉言謝絕。”

“後繼任縣令張嵋仰慕蒲鬆齡文名,再次邀請其前去敘談,蒲鬆齡依舊辭謝不往。”

“張嵋親自相訪,對其十分欣賞。”

“康熙二十三年,孫蕙父親病逝後,孫蕙歸鄉守孝。”

“因孫蕙升任京官,大興土木修築彆墅以及孫家親屬橫行鄉裡。”

“蒲鬆齡規勸孫蕙要收斂族人,此事在淄川引起不小的反響,令孫蕙難堪。”

“此後蒲鬆齡與孫蕙斷絕交往,兩年後孫蕙去世時,蒲鬆齡也未去吊唁及撰寫挽詩。”

“康熙二十六年,畢世持的父親病逝,大詩人王士禛前來畢家吊唁。”

“蒲鬆齡作為畢家西賓,負責接待、陪侍事務。”

“因王士禛都喜好談文論詩,於是蒲鬆齡拿出詩文稿請王士禛批評指正,王士禛給予簡單的評語。”

“後畢際有談到蒲鬆齡正在撰寫《聊齋誌異》,王士禛早有耳聞,便借來稿本閱讀,並產生興趣。”

“當年夏天,王士禛派人送給蒲鬆齡兩封書信,向其借閱《聊齋誌異》稿本及饋贈禮品香茶,蒲鬆齡十分高興。”

“王士禛收到《聊齋誌異》稿本通讀後,除對一些篇章加了評語外,還題了一首詩。”

“蒲鬆齡讀後,依韻和詩一首,訴說其苦衷。”

“此後兩人經常有書信往來,成為文字之交。”

“之後,蒲鬆齡先後參加兩次鄉試。”

“皆因粗心導致試卷不合規定,而被取消錄取資格。”

“這令蒲鬆齡十分氣憤,創作出一係列嘲諷科場考官的故事。”

曾國藩: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聊齋誌異》中有數百篇鬼怪故事,主要有四類。

一是,揭露貪官汙吏對百姓的壓迫。

有不少故事揭露了官吏貪贓枉法的腐敗行徑,而且也表達了百姓對貪官汙吏的憎恨。

二是,猛烈抨擊科舉製度的弊端。

很多故事或揭露主考官表裡不一的偽善本質,或諷刺主考官優劣不分的荒唐行為,或批判科舉製對萬千學子的毒害。

三是,歌頌愛情與婚姻的自由。

如《連城》寫史孝廉的女兒連城征詩擇婿,選中了才華出眾的喬生。

但史孝廉嫌喬生家貧,要把女兒嫁給鹽商之子王化成。

連城憂思成疾,需用人胸脯肉做藥引。

王化成不肯獻,喬生割肉以獻。

後連城死去,喬生也隨之而死。

二人在陰間相會,結為夫妻。

後複活,幾經波折,終成眷屬。

四是,揭示生活哲理。

如《畫皮》描寫王生因貪戀美色,將一位陌生女子留宿家中。

一日,王生在集市上碰到一位道士。

道士告知王生妖氣纏身,定是遇到什麼異常的人或事情,但此時的王生不以為然。

此後,王生雖然發現了那位美麗的女子是厲鬼所變,有所防範,但仍被厲鬼吃了他的心。

在道士的幫助下,厲鬼終於被殺死,王生複活。

《聊齋誌異》中大多數作品都以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