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辭聖屈原(1 / 2)

《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全本免費閱讀

他是中華曆史上第一個敢稱風騷的人,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也是中華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

他不僅開辟了香草美人的愛國思想,還創立了楚辭,被譽為辭聖。

其久負盛名的代表作《離騷》乃是一部備受褒揚,具有現實意義又充滿浪漫主義情懷的抒情詩。

全篇共有370多句,2400餘字,被譽為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

李白和杜甫對他的詩詞高度評價,他還是蘇軾的終身偶像。

他就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偉大愛國主義詩人,楚國詩人屈原。

“屈原,屈氏,名平,字原,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

“他是戰國時期楚國的詩人,出身貴族,相傳是楚武王熊通之子的後代。”

“屈原與楚國國君同姓,可以說屈原是實實在在的貴族公子。”

“憑借著貴族身份以及優越的家庭條件,屈原自幼不但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且嗜書成性。”

“每天放學後他還會到後山的一座山洞去研習詩經、詩歌、民歌等,這些讀書方麵的積累對他日後的文學創作有著極為重大的影響。”

“屈原不光才華出眾,顏值也是相當之高,身高達九尺。”

“他明明可以憑借顏值,卻偏偏要依靠才華。”

“屈原在小時候便胸懷大誌,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官員。”

“在學堂時就表現得十分突出,15歲便小有名氣。”

“後來名聲傳到朝廷,很快也獲得了楚懷王的重視,進而被引入朝中為官。”

“當屈原22歲便已身處高位,擔任楚國的左徒。”

“這是一個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官位,而左徒這一職位僅僅次於丞相。”

“並且隻有獲得楚王相當程度的信任才能夠擔任此職,擁有繞過丞相直接上報的特殊權力。”

“包括外交方麵的工作也是由屈原來主持,所以此時的屈原可謂是春風得意。”

“屈原擔任高官之後,便開始著手對楚國進行深入的變法和改革。”

“他向上陳述治國之道以輔佐君主參與國事,向下修訂典章製度以管理民眾。”

“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薦賢能之士,對外極力主張聯合齊國對抗秦國。”

“促使楚國國力逐漸強盛,一度成為與秦國、齊國並列的強國。”

“然而,少年得誌的屈原卻在23歲時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波折。”

“公元前317年,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

“國力日益強大,對楚國已然構成了巨大威脅。”

“雖然楚國也曾有過吳起變法,但卻因觸動了過多貴族利益且失去了楚王的支持而以失敗告終。”

“於是,在吳起變法之後。”

“屈原於楚懷王執政期間全力倡導改革變法,且與當時的貴族勢力展開了長達數年的爭鬥,讓楚國的局勢出現了很大的轉變。”

“隻是這一次的改革也同樣得罪了眾多小人,像是楚國的丞相子蘭、上官大夫以及楚懷王的寵妃等人。”

“那時的楚國正在與齊國結盟,秦國為了實現自身的戰略目的。”

“打算破壞齊楚之間的聯盟關係,因而派出了以擁有三寸不爛之舌著稱的張儀出使楚國。”

“張儀抵達楚國之後,首先見到的便是負責外交事務的屈原。”

“屈原自然是極為清楚秦國的意圖,倘若同意秦國終止齊楚聯盟。”

“秦國便再無後顧之憂,進而能夠打垮五國從而統一六國。”

“而楚國也將成為秦國的口中之食,於是屈原當即就回絕了張儀會見楚懷王的請求。”

“但是張儀並未就此收手,反而是用重金收買了上官大夫,上官大夫隨即就向楚懷王進獻關於屈原的讒言。”

“在公元前314年,楚懷王罷免了屈原的左徒職位,轉而讓他擔任負責宗族事務的三閭大夫。”

劉徹:楚懷王親小人遠賢臣,最終導致了楚國的滅亡。

戰國時期,屈原為楚國的左徒官,此時的楚國由楚懷王統治。

屈原反對秦國侵略戰爭,勸楚懷王任用賢能,愛護百姓。

楚懷王聽從了屈原的建議,楚國因此一天一天地強盛起來。

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侵略者是西邊的秦國。

屈原主張聯合六國之力,形成六國聯盟,一同對抗秦國。

在得到楚懷王的讚同後,屈原開始出使其他五國,遊說齊、趙、燕、魏、韓國國君與楚國聯盟。

經過屈原的不懈努力,六國終於建立了聯盟,楚懷王成了聯盟的領袖。

六國聯盟的力量強大,遏製了秦國的侵略。

在沒有外患,國家安定的形勢下。

屈原建議楚懷王整頓內政,於是楚懷王讓屈原編訂一部新法令。

屈原心係百姓,就想編訂一部限製貴族特權、造福百姓的新法令。

這個消息傳到了貴族們的耳中,於是他們從中作梗,希望楚懷王不再信任屈原,從而不任用他的新法令。

貴族的首領是楚懷王的小兒子子蘭,他聯和上官大夫一起在楚懷王麵前

說屈原的壞話。

聽了他們的讒言,楚懷王漸漸對屈原表現出了不滿。

這時秦國得到了楚國內部情況的情報,於是派相國張儀去挑撥屈原和楚懷王的關係,從而拆散六國聯盟。

張儀離開秦國前,秦王給了很多金銀財寶。

張儀來到楚國國都後,立刻給子蘭、上官大夫送了很多大禮,於是三人狼狽為奸,又勾結了楚懷王最愛的寵妃。

寵妃收了張儀一雙價值萬金的白壁,自然就和他們一道對付屈原。

子蘭從中牽線,使張儀見到了楚懷王。

楚懷王貪圖那六百裡土地,於是動了心,但是表麵上沒有顯露出來。

隨後楚懷王高興地將這件事告訴了寵妃,寵妃從中作梗,誣陷屈原向張儀索要一雙白壁。

楚懷王擺下酒席,正式招待張儀。

宴會上張儀再次提出秦楚聯合的事,屈原果然百般阻撓。

張儀將屈原拉倒一旁,願意以白壁換取屈原的同意。

屈原聽得一頭霧水,但楚懷王卻起了疑心。

楚懷王心裡想著那六百裡土地,又想起白壁的事,就不再相信屈原。

就這樣,在小人的離間下,楚懷王罷免了屈原。

“沒了屈原的阻攔,張儀很快就順利見到了楚懷王。”

“並且還假意對楚懷王承諾,隻要楚國斷絕和齊國的聯盟關係,秦國就願意把六百裡土地送給楚國。”

“實際上,這六百裡土地原本就是楚國的,隻是被秦國通過戰爭手段強行並入了自己的版圖。”

“楚國也曾想方設法的將其奪回,無奈軍事實力著實能以與秦國抗衡。”

“如今秦國願意用此地換取齊楚兩國斷盟,對楚懷王而言,這自然是如同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於是楚懷王立刻就決定與齊國斷絕外交關係。”

“楚懷王還天真的覺得這樣就能收回失地了,他認為隻要自己展現出誠意,秦國看到後就會把土地歸還給他。”

“齊楚兩國剛剛傳出斷盟的消息,張儀就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若按照正常人的思維來看,此次交易明顯就是赤裸裸的欺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