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的皇帝,哪個不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
後宮佳麗三千人,誰敢奢望皇帝能跟自己一世一雙人。
獨孤皇後,她敢!
她不僅敢想,她還敢做!
在她的耳提麵命,嚴厲監督下。
她的夫君隋文帝楊堅,果然就成為了曆史上少有的從一而終的皇帝。
獨孤皇後為開皇之治做出巨大貢獻,與隋文帝恩愛不移被稱作二聖。
她被當朝百官譽為一代賢後,她是母儀天下賢內助的典範。
作為一個皇後,其地位與皇帝等而視之,真巾幗不讓須眉。
“公元544年,獨孤伽羅出生於河南洛陽,其祖先是北魏拓跋氏的鮮卑貴族。”
“獨孤伽羅的父親獨孤信,先後效力於賀拔勝、宇文泰。”
“後入仕西魏、北周,官至柱國大將軍和衛國公。”
“隨後獨孤信與漢族大姓清河崔氏聯姻,成為了關隴集團的重要力量。”
“公元557年,在父親獨孤信的仔細挑選之後,十四歲的獨孤伽羅嫁給了隋國公楊忠之子楊堅。”
“婚後夫妻恩愛,彼此承諾,一生隻愛一人。”
“公元572年,周武帝鏟除了把持朝政多年的權臣宇文護,聘楊堅與獨孤伽羅的長女楊麗華為皇太子妃。”
“公元578年,武帝駕崩,皇太子即位,是為周宣帝。”
“楊麗華被封為皇後,楊堅被封為上柱國、大司馬。”
“宣帝每次外出,必定讓楊堅坐鎮京師。”
“宣帝時期,刑法嚴苛,令百姓不滿。”
“楊堅將法令精簡,惠及百姓,天下悅之。”
“後來,楊堅的官職和威望越來越高,引起宣帝猜忌。”
“宣帝冊封了四位皇後,與楊麗華並列為五皇後。”
“甚至多次當著楊麗華的麵,揚言要誅殺楊麗華九族。”
“楊麗華為人溫婉,並不反駁。”
“後來宣帝越來越喜怒無常,強加罪名給楊麗華。”
“楊麗華麵不改色,宣帝忿怒無比,下令讓楊麗華自儘。”
“獨孤伽羅聽說後,立即跑進宮,向宣帝磕頭謝罪,頭破血流。”
“楊麗華免於一死,家族也得以保全。”
“公元579年,周宣帝傳位於太子宇文闡,是為周靜帝。”
“次年,周宣帝宇文贇駕崩。”
“因為靜帝年幼,無法親政。”
“周宣帝舊日寵臣假傳聖旨引楊堅入宮輔政,希望通過控製他來掌握最高權利。”
“楊堅左右為難之際,獨孤伽羅派心腹向其傳話。”
“表示大局如此,現在是騎虎難下,不如儘力去做。”
“公元581年,在妻子獨孤伽羅的支持下。”
“楊堅代周稱帝,建立了隋朝,改元開皇,同時冊封獨孤伽羅為皇後。”
太平公主:獨孤皇後的一生榮光,源於一個平凡而簡單的興趣。
獨孤皇後是權臣獨孤信的女兒,天生貴胄,生來就擁有美貌和地位。
她從小與一般的女孩子不同,不愛女紅,愛讀書。
而父親獨孤信也放任她的這個興趣。
所以,小小年紀的獨孤皇後,就博覽群書,異常聰明。
等到她十幾歲時,前來求婚的人很多。
而她賢惠美好的品德,也早已遠傳。
在千挑萬選中,父親獨孤信就將她許配給楊堅,覺得此婿一定非池中之物。
雖然兩人相差了八歲,但是獨孤皇後與楊堅卻有說不完的話。
兩人誌趣相投,連思想上都能產生共鳴。
這樣的投緣,讓獨孤氏與楊堅的感情,漸漸升溫。
自從嫁給楊堅以後,獨孤氏不但對家庭管理得非常好,連國家大事都能為楊堅出謀劃策。
這樣聰慧的妻子,楊堅異常寵愛,甚至發誓永不娶其他女子。
除了這些,獨孤皇後待人處事,也充滿智慧,對於下臣和仆人也和藹可親。
因此,群臣和仆人,都十分愛戴她。
這是獨孤皇後的智慧,亦是她的本事。
雖然後來,獨孤皇後因為斬殺了被楊堅寵幸的宮女。
而讓楊堅心生憤怒,離家出走。
但是,到了楊堅暮年,依舊懷念先他而去的獨孤皇後。
可見,獨孤皇後在楊堅心中的位置。
雖然幼年時的獨孤皇後,她的聰慧是天生如此。
但是打開她新世界大門的,仍然是她的小小興趣,讀書。
之所以說獨孤皇後的榮光,源自她的這一興趣呢。
首先,獨孤氏與楊堅的結合,是門當戶對的一場聯姻。
如果獨孤皇後不是高門出身,不是豪門大戶。
那麼她唯一能夠接受到的教育,隻有相夫教子。
而她就不能擁有讀許多書的條件,更沒法實現讀書破萬卷的誌向。
那麼她除了討好未來的丈夫,讓自己的手段,都使在後宮的爭鬥中之外。
她的胸襟,還能到達哪一步呢!
其二,如果不是因為獨孤氏,從小愛讀書的這一小小興趣。
那麼,她更加無法給予楊堅國事上的疏通,政治上的勸諫,她就沒法活成楊堅心中敬佩的皇後。
而她最大的競爭力,不就是她政治上的敏銳嗎?
對政治這般的敏捷和精準,除了讀書習字,還剩下哪些辦法能做到呢?
而她的聰慧,因為讀書,而綻放異彩,有了用武之地。
一隻雄鷹,唯有給予它展翅高飛的天空,它才能舒展翅膀儘情翱翔。
而讀書,恰恰是聰慧的獨孤皇後,學會展翅飛翔的天空。
她的聰慧,與好讀書,二者缺一不可。
可見,從小習文斷字,飽讀詩書的獨孤皇後。
正是應了那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
“在楊堅執政的過程中,獨孤伽羅深度參與其中,為開皇之治奉獻了一切。”
“每次楊堅上朝,獨孤伽羅便會坐著輦駕與楊堅一同前往。”
“在楊堅上朝的大殿旁的小屋坐著,派宦官前往大殿,來回傳遞消息。”
“如果楊堅在處理政務上有什麼不當的地方,她就會指出來,並說出自己的意見,宮中因此將她與楊堅稱為二聖。”
“開皇元年,隋文帝楊堅根據嫡長子繼承製立長子楊勇為皇太子。”
“獨孤伽羅為太子楊勇選定了武將之女元氏為太子妃,元妃端莊有禮,獨孤皇後認為她將來能母儀天下。”
“但楊勇卻喜歡上了妾室雲昭訓,因妾嫌妻,違反了獨孤伽羅一夫一妻製的原則,獨孤伽羅因此不看好楊勇。”
“楊勇好奢侈,一次在打造鎧甲的過程中,用料頗多,被楊堅告誡。”
“還有一次,百官去東宮拜賀,楊勇裝著天子架勢,更加引起楊堅不滿。”
“晉王楊廣好學有文才,但生性狡黠,城府很深。”
“他對朝臣禮貌有加,在眾王中聲望極高。”
“知道隋文帝不喜歡楊勇後,便開始為自己上位做準備。”
“他拉攏執政大臣和隋文帝、獨孤皇後的身邊人為他進言。”
“楊廣把美貌的姬妾全部藏起來,隻留下又老又醜的服侍自己,他則與妻子蕭氏住在一起。”
“蕭氏平日裡也非常尊敬獨孤皇後,以支持丈夫奪位。”
“楊廣後宮中有兒子也不撫養,表示自己無兒女私情,以此來討好獨孤皇後。”
“自此,獨孤皇後心中的天平逐漸向楊廣傾斜。”
“後來元妃患病兩天就死了,獨孤伽羅懷疑楊勇與妾室合謀殺死元妃,堅定了她廢黜太子的決心。”
“獨孤伽羅聯合第二宰相楊素打擊支持太子的首席宰相高熲,追究楊勇的過失,在楊堅麵前說楊勇的壞話。”
“最終楊堅罷黜了楊勇太子之位,改立楊廣為太子。”
蘇軾:獨孤皇後與隋文帝一生一世一雙人,還和佛教發展有大聯係。
獨孤皇後素來喜愛佛教,常年信仰佛學。
甚至在去世後,獨孤皇後的追號都是妙善菩薩。
深究佛教的發展和普及,隋朝建國則是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
獨孤皇後與隋文帝相濡以沫,她也對開皇之治有著奇功,甚至與隋文帝並稱二聖。
隋朝統一全國後,在獨孤皇後的信仰影響下。
隋文帝也毫不吝嗇地展現出他對佛教發展的支持力度,甚至還和獨孤皇後一起受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