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美貌於女子來說究竟是福是禍。
多少少女因一張俏麗的臉而豔骨埋侯門。
多少無辜的女兒成為曆史的遮羞布,落得紅顏禍水的罵名。
若沒有自保的能力,美貌便會化為乾將莫邪,刀刀見血。
但是,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若是把握住機會,即使不慎掉入萬裡深淵,程鵬萬裡也未可知。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勸說人們珍惜時光的這首《金縷衣》,我們從小就會背。
可是這首詩的作者,她的名字和事跡,我們卻知之甚少。
《金縷衣》的作者是一位女詩人,她的名字叫做杜秋娘。
在曆史的浩瀚書海中,若不是杜牧見證並感慨於她一生的坎坷經曆,作《杜秋娘詩》來吟誦銘記。
或許這位奇女子的曼妙身影,就此湮沒在曆史的浩瀚長河中。
翻開唐詩,透過瑰麗又通透的文字,哪怕站在千百年後。
杜秋娘那坎坷一生卻又奇特的人生經曆,亦能於詩中驚鴻一瞥。
人道是貴無常尊,她是卑賤的歌伎,也是嬌貴的皇妃,最終變成江南無人知曉的普通老嫗。
但是她經受住了錦衣玉食事奢侈的誘惑,為大唐江山挺身而出。
雖出師未捷身先死,卻留清白在人間。
溫婉的江南皮骨下,竟藏著這樣一顆剛毅的靈魂。
如此一位奇女子,如何不叫人心生敬佩!
“791年,杜秋娘出生於江蘇鎮江。”
“與其他女子不同,杜秋娘自幼便十分聰慧。”
“她不僅文彩出眾,而且擅長跳舞。”
“有人評價,杜女起舞,翩翩若仙子下凡。”
“她的相貌秀麗,一雙似水柔情的眼睛,更是能勾人心魄。”
“此外,杜秋娘還有一個奇怪的嗜好,那就是從不化妝。”
“但即使如此,每逢貴族官僚邀請歌姬們跳舞,杜秋娘仍然是最奪目的那顆星辰。”
“絕世容顏是上天的恩賜,但這也為杜秋娘引來了一個惡魔,鎮海節度使李錡。”
“唐朝安史之亂後,國力日衰,但西北少數民族的敵對勢力卻在快速變強。”
“為了鞏固邊防,唐睿宗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實行節度使製度。”
“由節度使掌握地方軍政,相當於將國家分裂為很多相互獨立的板塊。”
“而節度使就是這些板塊上的小皇帝,這無異於飲鴆止渴。”
“不多久這些節度使便紛紛自立為藩王,擁兵自重,不聽中央的掌控。”
“其中,鎮海的節度使就是李錡,這個李錡是個狠人。”
“在他統領潤州期間,暗自招兵買馬,收養了很多亡命之徒作為養子親信。”
“向上賄賂中央,向下屠殺異己。”
“隻要是不聽話的,全被他送進了陰曹地府。”
“而且,這個李錡還有個另類的癖好,那就是逼良為娼、玷汙良家婦女。”
“杜秋娘名聲顯著,李錡早已垂涎三尺!”
“公元806年,杜秋娘剛滿15歲,65歲的李錡便以重金將她買入府中作為歌舞妓。”
“而且,令仆人專門編排一些淫詞豔曲,拿給杜秋娘演唱。”
“杜秋娘雖然出身卑微,但她生性剛強,寧死也不願意受此羞辱。”
“於是,她當即譜寫了一曲《金縷衣》。”
“然後,一邊淩空而舞,一邊隨性而歌。”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此曲字字如金,含義雋永。”
“李錡聽完大受震撼,立即對杜秋娘刮目相待,並將其納為侍妾。”
李清照:唐朝才女杜秋娘的傳奇經曆,憑一首詩流傳千古,卻備受爭議。
唐朝杜秋娘,在新舊唐書裡都並沒有記述。
她的人生經曆,零星的散布在唐朝文人墨客的一些著作中。
詩人杜牧和她有過一次近距離的接觸,對她的個人經曆了解許多。
杜牧感受到了她個人的艱難經曆,曾為她寫了一首詩。
在詩的前言和內容中記錄了杜秋娘的一生,才有機會讓後人知道了這位神秘女人傳奇人生。
杜秋娘的老家是南京金陵,出生普通人家,以其天生麗質,被唐朝軍閥李錡收為小妾。
李錡出生不同尋常,他是唐代宗室,與唐朝皇帝有親屬關係。
他在任職期間,橫征暴斂,貪墨錢財無數。
他還私底下招賢納士,擴張整體實力,企圖謀反。
但是,他對杜秋娘非常喜歡。
在月圓之夜,李錡每每將酒臨風。
杜秋娘輕歌曼舞,其樂融融者也。
後來,李錡舉兵謀反。
在唐憲宗雄師評叛之下,李錡兵敗自殺,杜秋娘也因其美麗被抓進宮廷。
杜秋娘美麗大方,多才多藝,唐憲宗馬上被她迷得神魂顛倒。
但因為杜秋娘的主人李琦是千古罪人,所以杜秋娘從沒得到任何的嬪妃頭銜。
杜秋娘在皇宮之中度過了無憂無慮的十年,災難再次降臨杜秋娘的頭上。
唐憲宗重病死亡,杜秋娘再度陷入孤獨無助的窘境。
更讓她糟糕的是,這時她已是中年,風韻不再,無情的歲月褪去了美麗的容顏。
幸運的是,即位的唐穆宗對她還非常關愛,讓秋娘做了皇子的保姆。
此後,杜秋娘的運勢,便與皇子漳王李湊牢牢地關聯在一起。
皇子李湊成年之後,因卷進皇上與掌權太監之爭,變成替罪羔羊,貶謫出宮,放逐異地。
杜秋娘徹底失去依靠,獨自一人返回故鄉,南京金陵。
一代漂亮美女淪落到要飯的田地,實在令人扼腕歎息。
詩人杜牧來到了南京金陵,懷著深深的憐憫和同情,去走訪看望了杜秋娘一次,知道了她的傳奇經曆。
當他見到杜秋娘時,她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一個風燭殘年的鄉野村婦,是一個貧困潦倒的老太太了。
但是,杜秋娘是一個有才華的女人,曾經無比的輝煌過。
著名的詩文《金縷衣》,就是杜秋娘在窮困潦倒時所寫。
“貞元二十一年,與唐太宗齊名的唐憲宗,李純繼位。”
“節度使不聽號令,割據地方,早就令唐憲宗十分不滿。”
“唐憲宗一登基,便開始對他們展開了一係列剿滅戰。”
“公元807年,唐憲宗擊敗了李錡。”
“此時,唐憲宗做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將名震天下的名妓杜秋娘收入宮中為奴。”
“第二件,將李錡腰斬。”
“杜秋娘實在是太美了,唐憲宗雖然很想將杜秋娘占為己有。”
“但又害怕杜秋娘並非真心歸降,擔心她伺機為李錡複仇。”
“就這樣,忍了許久,終於有一天,唐憲宗憋不住了。”
“這一日,唐憲宗點名讓杜秋娘表演歌舞。”
“杜秋娘仍舊素顏登台,翩翩而舞。”
“一曲舞完,唐憲宗簡直看呆了。”
“他目不轉睛地盯著杜秋娘,心中一遍又一遍地感慨,此女隻應天上有!”
“舞了一曲,又是一曲,直到再次表演了《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看到這裡,唐憲宗再也忍不住了。”
“不知不覺間,唐憲宗早已墜入愛河。”
“他當即下詔,冊封杜秋娘為秋妃。”
“在此後的十幾年裡,唐憲宗與杜秋娘同心協力,相扶相隨。”
“杜秋娘不僅成為了唐憲宗唯一的愛妃,更成為了唐憲宗最親信的人。”
“而且,唐憲宗決定的許多治國大事,背後都有杜秋娘的影子。”
“杜秋娘以女人特有的柔情與寬容,彌補了唐憲宗年輕時的輕狂好勝。”
“大唐在唐憲宗與杜秋娘的治理下,開創了一段盛世,後人稱之為元和中興。”
“取得了一些成就之後,唐憲宗有些飄了。”
“自以為立下了不朽之功,地位堪比秦始皇。”
“於是,大量的宦官立即趁虛而入,開始歌功頌德、大拍馬屁。”
“並蠱惑唐憲宗舉全國之力,去尋找長生不老的仙藥。”
孔四貞:溫婉的江南皮骨下,杜秋娘藏著剛毅的靈魂。
杜秋娘,是十大名妓之一,為唐代金陵人氏。
杜秋娘幼時隨官妓的母親在妓院長大,長成之後也成為了一名妓女。
十五歲的時候,被鎮海節度使李錡贖身回家成為其寵妾。
李錡造反後,杜秋娘被納入宮中,成為歌姬。
後來因為在唐憲宗麵前露臉受寵,被唐憲宗封為秋妃。
元和十五年,唐穆宗繼位之後,成為李湊的保姆。
杜秋娘後來想要扶持李湊上位,從宦官手中奪權,結果失敗。
李湊被廢除王位,貶為庶民之後,杜秋娘也被削籍歸鄉。
煙花之地甚多,而流落風塵的女子也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
能列入十大名妓之中的人,必定都是有過人之處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