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花癡關盼盼(2 / 2)

感慨難過間,落筆寫下了這首內心的悲涼。

窗外正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樓上的殘燈,微弱的光芒,顯得房間裡如此空曠。

想起曾經身邊的那個人,惟有淚千行。

心有千千結,而能解開的那個人,卻陰陽兩隔。

她徹夜難眠,相思一夜情,心裡的思念。

哪怕用天涯海角來比擬,都覺得不夠長。

可見,女人思念一個人的樣子,是多麼讓人心酸和苦楚。

愛一個人的時候,每一刻,相處都仿佛吃了蜜糖一般。

但思念,卻是一個人靜靜地坐著。

內心的傷感,無從舒展。

看天邊雲卷雲舒,隻能將一腔癡情都賦予眼眸裡。

女人外表看著再堅強,若想念一個人,也會變得柔軟起來。

她想念你,即便她不會明明白白地向你表白。

但是卻會在一言一語,一動一行裡,讓你感受到她內心的煎熬。

女人多半是抱著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的心,想要和一人廝守到老。

但若她的無儘付出,最後都如東流水。

那麼多半,她的思念,就是一場悲劇。

不管曾經愛得多麼刻骨銘心,但若當下你為了那個人夜夜不安穩,每晚魂牽夢繞。

可他若早已忘記了你們之間的海誓山盟,那你這份思念,就是一場惡夢。

思念一個人,應該是開心的事。

但,女人思念到極致,就會少了許多快樂。

就好比關盼盼,一個在人間,一個在天上。

這一輩子,再也不能相見。

如蘇東坡那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關盼盼,在張愔過世後,十餘年都未曾再嫁,一個人孤苦一生。

女人愛一個人,是纏綿,是想和你日夜黏在一起。

她愛得深刻,離開分秒,都會因為你不在她身旁,丟了快樂。

所以,若是思念是一場痛,那不妨讓自己走出來。

畢竟,每個人的一生,隻有這一輩子,彆讓自己的人生都陷入一場無儘的悲傷裡。

思念,應該是有一種小彆勝新婚般,方是恰到好處。

而不是愁苦,更不是讓自己的人生再也找不到快樂。

所以,若相思是讓你感覺自己還是幸福著,是每當想起那個人,覺得很快樂,那才是真正地看透。

或許,喜歡一個人,是從此他人再也入不了眼中。

而思念一個人,會更甚於此,是眼中,心中。

無論做任何事,都會聯想到那個人。

但塵世裡,許多愛戀,就是百轉千回,滄海桑田。

就是讓人說摸不透,仿佛被命運擺弄。

所以,女人活得純粹,不是把自己的人生拴在男人身上。

而是即便相思,也要讓自己收放自如,方能活出自己的人生。

愛,要愛得痛快,思念,也要點到為止。

畢竟,人活著,本身就有許多的不如意。

而愛情,隻是我們人生眾多事情的一部分。

千萬彆在愛情裡,讓自己淪陷一輩子。

不要去做那癡男怨女,相思隻有恰到好處,才能見真章。

那些為了一個人鬱鬱寡歡,抑或悲痛難眠,都是傷身的行為。

人活一世,應當拿出自己拿得起,放得下的氣勢。

方能讓曾經的愛戀,有始有終,也才能在將來遇到能和你日夜相守的人。

“關盼盼接到詩箋,先是有一絲欣慰,認為能得到大詩人的關注及柔筆題詩,是一種難得的殊榮。”

“待她展開細細品讀,領會出詩人的心意所在,不禁感到強烈的震撼。”

“心想詩中寓意也太過於逼人,用語尖刻,實欠公平。”

“她不可遏製地放聲大哭,哭自己的苦命,也哭世道的不平。”

“張仲素見狀,心中也感酸楚,在一旁陪著她暗暗落淚。”

“哭了不知多長時間,關盼盼似乎已從憤激的心情中理出了頭緒。”

“於是強忍著悲痛,在淚眼模糊中,依白居易詩韻奉和七言絕句一首。”

“白居易不能了解她真正的心態,在她花開時捧讚她,當她即將凋落時,竟還雪上加霜。”

“事到如今,她本早已了無生趣。”

“既然有人逼她一死全節,她也彆無選擇了。”

“張仲素離開燕子樓以後,關盼盼就開始尋死。”

“隨身的老仆含淚苦苦相勸,徐州一帶知情的文人也紛紛以詩勸解,終不能挽回關盼盼已定的決心。”

“十天之後,這位能歌善舞的一代麗人,終於香消玉殞於燕子樓上。”

“淒苦獨居了十年的關盼盼,對於生死其實已經看得很淡。”

“以死全節對她來說,其實並不是一件傷心之事。”

“但她恨隻恨自己的一片癡心,卻不被白居易理解。”

“以為自己不願為張愔付出生命,反而拿一個局外人的身份逼自己走向絕路。”

“在關盼盼眼中,鼎鼎大名的白居易這時已成了一個幼稚的兒童,那裡能識得她冰清玉潔的貞情呢!”

“她以自己高貴的死,回敬了大詩人白居易。”

“關盼盼的死訊傳到白居易耳中,他先是震驚,明白了關盼盼確實是一位癡情重義的貞烈女子。”

“繼而,他想到了關盼盼的死與自己寫的詩有著直接的關係,心情由敬佩轉成了深深的內疚。”

“於是,他托多方相助,使關盼盼的遺體安葬到張愔的墓側。”

“算是他對關盼盼的一點補償,也借以解脫一些自己的愧疚之情。”

“但這一點關照,對於含悲而死的關盼盼來說,仍是徒增虛名罷了!”

“白居易六十六歲以後,隱居在洛陽香山。”

“自知來日不多,讓能歌善舞的侍姬樊素與小蠻離開自己,各奔前程。”

“以免自己百年之後,兩位妙齡佳人重演關盼盼的悲劇。”

“從他的這一行動可以看出,白居易已經為逼死關盼盼而深深內疚了。”

李師師:逼死關盼盼,白居易也有凶殘的另一麵。

關盼盼本是色藝俱佳的徐州名伎,被徐州節度使張愔買為妾侍。

才不過兩年,張愔就病逝了。

關盼盼感念張愔這兩年對她的善待,並沒有琵琶彆抱。

而是獨自居住在徐州城郊張家的一處燕子樓中,過著與世隔絕的淒苦生活。

大好青春白白消耗,一眨眼就過去了十幾年。

張愔的老部下張仲素,很同情關盼盼,感慨地寫了《燕子樓》詩三首。

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

張仲素是符離人,白居易少年時長期生活在符離,所以他倆很熟識。

張仲素就拿出了自己做的詩,介紹了關盼盼的情況,唏噓了一番。

白居易在任校書郎期間,張愔設了宴招待他,並且還讓自己的愛妾關盼盼出來歌舞助興。

關盼盼也很賣力,為了討好這個貴客,還專門演唱了白居易創作的《長恨歌》。

白居易看得哈喇子流三尺,誇讚關盼盼,一副饞涎欲滴的樣子。

聽完張仲素的介紹,沒想到白居易竟然冷血也寫了首詩。

黃金不惜買娥眉,揀得如花三四枝。

歌舞教成心力儘,一朝身去不相隨。

關盼盼看到這首詩,心念俱灰,弱弱地辯白了一句。

早就想一死相隨了,隻是為了夫君的名聲,怕彆人議論他貪色殘忍,讓愛妾生殉,才苟活的。

然後盼盼就絕食了,十天之後,就撒手人寰。

守節這種事,是禮教提倡的。

但不是強製的,更不是普遍現象。

一來畢竟違背人性,二來守節是需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做後盾的。

關盼盼守節十幾年,已是非常不容易,在當時是得到了普遍讚譽和同情的。

關盼盼在正值瀲灩的大好年華,嫁給一個行將就木的老頭子做妾。

在她可以重獲自由的時候,她卻放棄了重回紅塵的機會,選擇了離群索居。

人情薄如紙,人心狠似狼。

這件事上,白居易不折不扣是頭豺狼。

一個無所依傍的柔弱女子,終究沒能扛得過去。

她成了唐朝的藍潔瑛,成了豺狼們餐盤裡的炸子雞,最終被吞噬。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