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花獨冼夫人(2 / 2)

如果馮寶去了,必然會騎虎難下,支持和不支持都是麻煩。

馮寶一向對自己夫人是敬愛有加,被她這麼一提醒,也就按兵不動,靜觀其變了。

事情的發展確實如冼夫人所料,李遷仕竟然派人襲擊了陳霸先的勤王之師。

消息傳來,冼夫人當即和馮寶製定討伐李遷仕的出兵計劃,以有心算無心。

先是打著給李遷仕送禮的旗號忽悠高州守軍,接著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迅速占領高州。

隨後與陳霸先一起消滅了李遷仕的殘餘勢力。

冼夫人素有知人之明,她在和陳霸先的共同作戰期間,深感陳霸先絕非池中之物,他日必有一番大作為。

陳霸先果然篡梁建陳,馮寶病逝,朝廷準備按例派大臣接任高涼太守之職。

然當地各族百姓不認可,他們聯名請求朝廷讓冼夫人代夫主政高涼。

陳霸先鑒於嶺南地方勢力的威脅較大,未予應允。

並且還征召馮冼集團子弟入京為官,以削弱其在嶺南的影響力。

當時有人建議冼夫人和南陳翻臉,可她認為嶺南的安定局麵來之不易。

遂讓年僅9歲的兒子馮仆率領嶺南百酋入京,以表對南陳的臣服之心。

冼夫人的大義之舉不僅讓南陳打消了對馮冼集團的疑心,也明白了冼夫人對於穩定嶺南的重要性。

不久後,朝廷下令讓冼夫人統管高州和崖州的軍政事務。

並任命馮仆為陽春太守,馮冼集團因而與南陳正式締結了互信關係。

然而南陳自陳霸先去世後,境況是一日不如一日。

待到陳宣帝陳頊繼位後,嶺南再起戰端,時任廣州刺史的歐陽紇公然反叛。

而且歐陽紇像李遷仕學習,騙馮仆入廣州。

馮仆一到廣州,就發現自己被騙,迅即派人給冼夫人送信。

看著兒子的求救信,冼夫人是左右為難,如果她率領馮冼集團支持歐陽紇。

雖說可以救出兒子,可卻失了忠義,也會讓嶺南百姓遭受無妄之災。

可如果她不屈服歐陽紇,自己兒子的性命恐怕難保。

這種思想鬥爭對於一位老母親來說,確實很殘酷。

最終,冼夫人選擇了忠義,她給兒子回信道,不能惜汝負國。

待南陳平叛大軍進入嶺南後,冼夫人果斷配合,與之聯合攻打歐陽紇。

心裡不管如何擔心兒子的安危,都始終以忠義為先。

所幸歐陽紇之亂很快就被平定了,馮仆也安全地回到了她身邊。

南陳為表冼夫人之功勳,加封其為石龍郡太夫人,享刺史待遇。

隋文帝派晉王楊廣率領各路隋軍,一舉攻滅南陳。

隨後,隋軍趁勝攻略嶺南,旨在一統天下。

讓隋朝沒有想到的是,嶺南相當難打,各族軍隊異常團結。

沒辦法,隋文帝當即派大臣到高州訪見冼太夫人,以期她能夠從大局出發,接受隋朝的統治。

冼夫人經過三思之後,先是為南陳曆代皇帝哭祭三天,然後率土歸隋。

不久後,嶺南王仲宣反隋,冼太夫人速派自己的孫子馮盎前往平亂,使嶺南重歸安寧。

隋文帝感念冼太夫人之功,故追封其夫馮寶為譙國公,並封其為譙國夫人。

“在州城圍困韋洸,派兵屯在衡嶺,冼夫人派孫子馮暄領兵營救韋洸。”

“馮暄和王忠宣部將陳佛智素來交好,因此遲遲沒有行動。”

“冼夫人知道後大怒,派人抓住馮暄關在州獄。”

“接著冼夫人又派孫子馮盎征討陳佛智,馮盎打贏並殺了陳佛智。”

“隨後馮盎帶兵來到南海,和鹿願的軍隊會合,一起打敗了王仲宣。”

“冼夫人身披鎧甲,親自帶領鐵騎護衛宣詔使者裴矩巡視各個州。”

“蒼梧首領等人都前來參拜裴矩,得到繼續統領部落的命令,嶺南就此安定下來。”

“楊堅很驚訝,封馮盎為高州刺史,赦免馮暄後封他為羅州刺史。”

“並追贈馮寶為廣州總管、譙國公,冊封冼夫人為譙國夫人,將宋康邑贈給馮仆的妾室冼氏,還為冼夫人開譙國夫人幕府。”

“並設置長史以下官位,賜下可調動部落六個州的人馬的印章,並允許冼夫人遇到緊急情況可見機行事。”

“同時,楊堅還下詔賜冼夫人五千段布帛,要求冼夫人訓導子孫、尊敬崇尚朝廷的政教和風化。”

“皇後也賜了首飾和宴服給冼夫人,冼夫人把東西一起放在金篋裡,和梁國、陳國賞賜的東西各藏在一個倉庫中。”

“每年大集會,冼夫人會將賞賜都陳列出來讓子孫觀看。”

“冼夫人表示,這些是她用心侍奉三代君王換來的忠誠的報答,希望子孫能牢記。”

“後來,番州總管趙訥貪婪暴虐,導致各處俚人獠人有逃亡叛亂的情況發生。”

“冼夫人派長史張融上奏,奏疏中述說了安撫俚人獠人的辦法、趙訥的罪狀,以及不能讓趙訥招撫邊遠地區的百姓。”

“楊堅派人追問趙訥,搜獲了他的贓物,最後將其依法治罪。”

“楊堅下詔,委任冼夫人招撫慰問逃亡反叛的人。”

“冼夫人親自帶著詔書,自稱使者,經過十多個州向各處俚人獠人宣揚皇上的旨意,這些地方的人都歸降了。”

“楊堅嘉獎冼夫人,賜給她臨振縣湯沐邑、食邑一千五百戶,並賜馮仆為岩州總管、平原郡公。”

“隋朝仁壽二年,冼夫人去世,諡號誠敬夫人。”

李隆基:夫人、聖母、冼太,每一個稱呼都是她的傳奇。

冼英嫁給了時任羅州刺史馮融的兒子馮寶,促成了漢俚聯姻。

如果隻是這些事,她還不足以被後世建廟紀念。

真正讓後人永遠尊敬和銘記她,是因為她在婚後所做的一係列事。

尤其是她在幾次關鍵時刻做出的正確決定,造福了百姓、維護了統一。

第一件,不縱私情,維護民族團結。

當時,當地的越族首領一個個都是地頭蛇,不大聽從漢族地方長官的話。

因此,冼夫人就借助自身南越首領的身份,幫助丈夫馮寶在越族中推行政令,說服越族首領遵守法令。

遇有首領犯法的,即使是自己的親族,她也從不放縱。

從而使當地民族糾紛明顯減少,越族首領違法的事也越來越少,高涼地區出現了安寧穩定的好局麵。

第二件,反對分裂,妙計平定反叛陰謀。

當時中原地區內戰連綿不斷,嶺南政局也十分動蕩。

梁朝末年,長江下遊陷入了侯景叛亂的戰火之中。

高州刺史李遷仕想借機割據獨霸一方,舉兵謀反,還想拉攏馮寶和洗夫人一起作亂。

冼夫人識破了他的陰謀,勸阻馮寶不要去。

並由她自己準備了豐盛的禮品,率領士兵假裝前去拜見。

她讓士兵把兵器暗藏在禮品擔子裡,喬裝成手無寸鐵的送禮隊伍。

李遷仕聽說冼夫人親自帶隊送禮,因此絲毫沒有戒備。

到得城門口,冼夫人率一千多名土兵從擔子裡取出武器,突然殺進城去。

一舉擊敗了李遷仕,粉碎了他的謀叛美夢。

在關鍵時刻,冼夫人為反對分裂、維護梁朝的統一作出了重要貢獻,從此威信越來越高。

第三件,不徇私情,堅持忠貞保國大義。

在陳替梁、隋滅陳的曆史變遷中,她多次挺身而出,穩定了嶺南的動蕩局麵。

馮寶去世後,嶺南又出現了不安定的情況。

陳朝太建元年,廣州刺史歐陽紇起兵反對陳朝中央政府,製造動亂。

為了逼迫冼夫人支持他搞動亂,歐陽紇以廣州刺史、都督十九州軍事名義。

召冼夫人的兒子馮仆去廣州,逼他也起兵反陳。

馮仆被扣為人質後,冼夫人從國家利益出發,拒絕起兵反陳。

她一麵派兵保衛高涼邊境,一麵發兵協助陳朝大軍平息了歐陽紇的叛亂,也從監牢中救出了愛子馮仆。

在維護國家統一的事業中,洗夫人不徇私情、一心為國。

表現了崇高的品格,受到朝廷和人民的極大尊敬。

陳朝為此封她為中郎將,成為南朝時代少數民族中第一個女將軍,被嶺南人民尊為聖母。

第四件,深識正理,年邁上陣保境安民。

隋朝開皇十年,冼夫人迎隋軍進入嶺南。

不久,番禺人王仲宣起兵抗隋,嶺南地區隨時有分裂的危險。

當時冼夫人已年逾古稀,為了維護朝統一,特派孫子馮暄率兵援救隋軍。

馮暄與王仲宣的一個部將是好朋友,出於私人感情,馮暄的部隊遲遲按兵不動。

冼夫人聽到這個消息後,大為震怒派人把馮暄抓回下了大獄,另派孫子馮盎率兵前去協助隋軍打王仲宣。

她還不顧年邁,親自披掛上陣,幫助隋朝派來的官員到各郡巡視安撫,使嶺南地區局勢再次穩定下來。

第五件,教育有方,子孫堅持維護統一。

冼夫人不僅自己一心愛國,努力維護國家統一。

而且十分注意教育兒孫們也忠貞為國,不做分裂國家的事情。

冼夫人把梁、陳、隋三朝送給她的禮品分為三庫妥善保存,每逢年節,就拿出陳列於庭中。

她的兒孫們在她教育下,都能精忠報國、維護統一。

洗夫人一生順應了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曆史潮流,當年排阻力不搞分裂,堅持國家統一,增強民族團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