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詩魔白居易(2 / 2)

兩人在唐朝是出了名的青樓兄弟,平日裡不是在泡樓,就是在飲酒賦詩,活得格外的恣意。

為了忘卻人生的煩惱,白居易更是結識了很多的女性。

其中最為出名的要數小蠻和樊素,白居易甚至還在詩中寫下了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

然而,此時的白居易已經三十好幾。

雖然遊離在紅塵之中,生活得很是瀟灑。

但是在早該成家的年紀遲遲沒有成家,也是遭到了人們的詬病。

不僅如此,白居易身邊的朋友也很是擔心他。

於是便為他介紹了一個對象楊氏,楊氏出身高貴,是京兆尹楊虞卿的妹妹。

“但是唯獨在任命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一事上,唐憲宗對白居易的勸諫感到不滿。”

“並向李絳傾訴,在聽過李絳的建議後又重視白居易的勸諫。”

“除此之外白居易還時常以詩歌或奏疏的形式建議憲宗重視民生疾苦,如反映社會現實和民生的《秦中吟》和《新樂府》等諷喻詩。”

“唐元和五年,白居易以家貧奉親為由請求憲宗將其改任京兆府戶部參軍。”

“次年四月三日,其母親陳氏病故,白居易為其丁喪三年並退居下邽。”

“唐元和九年,白居易返回長安入朝,被授予太子左讚善大夫,寓居於長安朱雀門街東第三街的昭國坊。”

“次年六月三日,宰相武元衡和禦史中丞裴度被人暗殺。”

“武元衡當場死亡,裴度受重傷,掌權的宦官集團和舊官僚集團不做處理。”

“白居易不畏權貴上書唐憲宗,力主嚴緝凶手以肅法紀。”

“唐憲宗認為他搶在諫官之前議論朝政是一種僭越行為,同時朝廷上有與白居易關係交惡的官員出言構陷,於是唐憲宗將白居易貶為江州刺史。”

“中書舍人王涯上奏議論這件事,說白居易所犯罪狀不宜治郡。”

“請求憲宗將詔書追回,重新任命白居易為江州司馬。”

“白居易雖被貶江州,但大體上還是能恬然自處的。”

“白居易還曾在廬山遺愛寺建了一座草廬,還結識了幾名禪師並與他們結成世外之交。”

“四處遊玩吟詠,登高入林,沉醉於深幽之處的美景。”

“有時候很長時間不回家,有時候一個月之後才回家。”

“當地的郡守將白居易看作是朝貴,便沒有對他加以責備。”

“同時白居易和在通州任職的元稹不遠千裡互相贈答詩歌,並來往書信探討文章寫作的主旨要義。”

“白居易在就任江州司馬後不久,就在廬山建了一座草堂,並開始了他的吏隱生涯。”

“元和十三年,白居易改任忠州刺史,在刺史任上減寬刑獄和稅賦並開路植樹。”

辛棄疾:兩人雖是中間人介紹,但並不是媒妁之言。

白居易同楊氏相處之後,隨著時間的流逝也就產生了情愫,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最終在白居易三十六歲的時候,終於結束了單身生活,和楊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楊氏貴為名門千金,而白居易也是當時赫赫有名的詩人。

兩人也算是門當戶對,被很多人看好。

白居易和楊氏確定關係之後,很是開心。

一個嶄新家庭的誕生,衝刷了白居易心頭不少的仕途不順的鬱悶。

兩人結婚當天,新婚燕爾之際,白居易更是激動地一氣嗬成地寫下了一首詩作。

將其送給了妻子楊氏,這首詩歌更是被唐朝百姓奉為最美情詩。

然而在這首詩作穿過朝代的更迭,流傳至今之後,卻被天下的女人罵慘了。

在詩作開頭,白居易表示了要與妻子同甘共苦,生死與共的決心,約定死後要與其合葬。

但是緊接著,白居易卻舉出了很多例子,一一向楊氏介紹了作為賢妻應該有的樣子。

首先,白居易列舉了黔婁的妻子。

黔婁乃是春秋魯國時期著名的窮苦學生,但是他的妻子卻是一位富家千金。

黔婁的妻子不僅不嫌棄黔婁身無分文,甚至還願意與其一同過苦日子。

褪去了富家千金的光環,為了愛情開始下地種田。

緊接著便是冀缺的例子,與黔婁相同,冀缺也是貧苦人家出身,為春秋時期晉國的大夫。

每當他在田間乾活的時候,其妻子都會將飯菜送到地頭。

後來,相敬如賓的成語也是來源於此處。

然後,白居易更是舉出了陶淵明的例子,陶淵明不願去謀生。

其妻子也並不嫌棄他,最終戀人跟他歸隱山林,一同燒柴做飯,過起了苦日子。

最後,白居易更是列舉了梁鴻的妻子。

梁鴻的妻子本是一位美人,但是在她向梁鴻表示愛意之後,卻遭到了拒絕。

梁鴻表示自己更喜歡懂得生活,勤儉持家的女子。

為此,梁鴻的妻子便洗掉了身上的胭脂浮粉,同梁鴻做起了尋常小夫妻,後來的舉案齊眉也是出自這裡。

“次年三月,元稹和白居易相會於峽口並在夷陵停船三日。”

“當時白居易的四弟白行簡也跟隨出行,三人在峽州西二十裡的黃牛峽口石洞中置酒賦詩。”

“南賓郡正當峽路的深險之處,花木大多新奇怪異。”

“白居易在郡時曾撰寫《木蓮荔枝圖》寄給朝中的親朋好友,並分彆介紹荔枝和木蓮的樹木外形,果實顏色以及香味。”

“同年冬天,白居易被召還京師並拜司門員外郎。”

“唐長慶元年,白居易受詔與中書舍人王起覆,與禮部侍郎錢徽策試及第進士鄭朗等十四人。”

“同年十月轉為中書舍人,不久由於穆宗親試製舉人而受詔為考策官。”

“唐長慶二年,白居易由於向皇帝上書勸諫不被重用而請求外放。”

“同年七月,由中書舍人出任杭州刺史。”

“在杭州任職期間治理西湖水並修建白堤,還修繕管道堵塞的六井以解決城內居民的用水問題。”

“不久元稹從馮翊到浙東任觀察使,白居易與元稹經常在杭州和越州的邊境相會,並有詩歌相和往來使交情加深。”

“杭州刺史任期滿後,白居易被任命為太子左庶子,分司東都。”

“唐太和二年,白居易轉任刑部侍郎並封晉陽縣男,食邑三百戶。”

“次年白居易稱病東歸,在洛陽的履道裡買下宅院定居,整個晚年時光都在洛陽度過。”

“後白居易為避免受朋黨鬥爭的影響而請求擔任分官,先後擔任河南尹、太子賓客分司。”

“開成元年,白居易被任命為同州刺史,他以生病為由推辭不拜。”

“開成四年,六十八歲的白居易中風並臥病伏枕長達幾個月,之後將樊素、小蠻等妓女放還回家。”

“仍自為墓誌,病中吟詠不輟並創作十五篇《病中詩》。”

“會昌年間,白居易請罷太子少傅,以刑部尚書致仕。”

“晚年白居易與香山僧如滿結香火社,自稱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大中元年,白居易在洛陽病逝,時年七十五。”

陸遊:白居易列舉這四個例子,無疑是想表示。

希望妻子楊氏可以同他們四位賢妻一樣,日後能夠與自己做到相敬如賓。

不僅如此,在詩的最後,白居易更是開始向妻子介紹何為清苦的生活。

沒有必要山珍海味,也沒有必要玲瓏綢緞。

隻是簡單的飯菜和粗布就能維持生活,實在是沒有必要大張旗鼓。

字裡行間都流露出了白居易想要同妻子一同安貧樂道的決心和迫切。

因為迫切,白居易此次作詩的用詞也是頗為直白和樸實。

因此,這首詩在被唐朝百姓知曉之後,人們紛紛讚賞白居易的用情之深。

這在唐朝自然是沒有問題的,畢竟在那個年代。

女性的社會地位極其低廉,很多時候都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在婚後,甚至沒有發表立場的權力。

整首詩的大篇幅都用來敘述自己對於賢妻的要求標準,但是卻沒有絲毫的字眼來約束自己。

不敢想象,作為白居易的妻子。

在看到這首詩作的時候,心裡是怎樣的感想。

究竟是痛苦的甜蜜,還是被束縛的煩悶。

在他寫下如此的言論之後,勢必會被罵得狗血淋頭。

不過,也許這層解讀是對白居易的誤解。

白居易在與楊氏結婚之後,生活得還是很溫馨。

雖然算不上琴瑟和鳴,但至少也是相濡以沫。

尤其是在女兒出生之後,為這個家庭更是帶來了很多的歡聲笑語,令白居易心中的苦悶一掃而光。

然而,好景不長,白居易的女兒在三歲的時候不幸夭亡。

對此,楊氏也變得終日悶悶不樂,以淚洗麵。

此時,白居易也是再次寫了《贈內》來鼓舞楊氏,使其重新振作。

在之後的漫漫人生旅途中,楊氏更是陪伴白居易度過了無數的艱難。

始終陪伴在其身邊,撫平了白居易心中的不少傷痕,成為了他心中的慰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