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酒的一定聽過葡萄美酒夜光杯,喜歡武俠的一定知曉古來征戰幾人回。
偏偏這兩個狀態寫在同一首詩中,既醉又俠,毫不違和。
這是盛唐詩人王翰,完美地寫出了至今世人耳熟能詳的《涼州詞》。
王翰何許人也,有人可能不知道。
他一生狂放不羈,熱愛自由,是一個真正去過邊塞,任性豪俠、恃才傲物、儘顯盛唐極致風流的詩人。
他並沒有名列邊塞四大詩人,他被稱為孤篇邊塞詩人。
唐代邊塞詩人王翰,性情豪爽,才華橫溢,蕭灑一生,可惜英年早逝。
“公元687年,王翰出生於太原王家。”
“這個家族曆史悠久,是隋唐時期五姓七望的頂級豪門,唐高宗的發妻王皇後便是出自這個家族。”
“高門子弟比彆人擁有更好的教育資源,他們肩負著家族興旺的希望。”
“王翰自小才高,詩書不在話下,性格豪爽,喜歡結交朋友。”
““在一眾人群中,屬於最鮮亮的那個。”
“平日一眾少年,經常一起獵宴飲酒,組織詩會。”
“他是其中的佼佼者,佳作頻出,引得眾人追捧。”
“王翰就是這樣一個鮮衣怒馬,意氣風發的少年。”
“世家子弟參加科考進入官場,是家族安排好的一條道路。”
“但是這位少年並不熱衷於官場,而是在意自己的文采如何,能排在什麼位置。”
“二十多歲時,王翰來到長安,參加完科舉,突發奇想自己搞出了一個大唐文人排行版。”
“他選了百餘人,給文壇排了個座次,分成九等,然後張榜公布。”
“一方麵王翰想要聲名遠播,另一方麵他想看看自己排行版的公信力。”
“結果引來了眾人的咬牙切齒之恨,原因自然是不公正。”
“當世名人那麼多,狂妄的王翰毫不謙虛地將自己排在一等文人。”
“與大詩人張說、書法家李邕同列,世子文人們自然不服。”
“但王翰不管,他甚至將這張榜單,貼到了禮部詮選榜文的對麵,讓文武百官和文人們都看到。”
“這一下王翰在京城中出了名,也遭到眾多文人的怒目。”
“公元710年,王翰考中進士,有了入朝為官的資格,但是還要等吏部的詮選。”
“他不知道,因為文人排行榜的事情得罪了太多的人,吏部讓他一直賦閒在長安。”
“任性的豪俠少年,覺得長安太無聊。”
“還是回並州老家,繼續過著走馬章台、飲酒遊獵的日子。”
“此時並州長史張惠貞聽說王家有一位子弟非常有才華,遂經常邀請他去府中賞舞飲酒。”
“王翰是性情中人,對張惠貞的知遇之恩十分感謝。”
“他親自寫詩,親自表演歌舞,表示對長史的感謝。”
“他二人倒是惺惺相惜,誌趣相投,於是王翰成了長史府的常客。”
“公元712年,李隆基承繼帝位,並州長史張嘉貞升為宰相,接任並州長史的是張說。”
李煜:王翰的邊塞詩壯美到極致,不愧是大唐的壓軸之作。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這是王翰的一首封神之作,曾經的一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感動了無數的熱血男兒,這是一句悲壯的誓言嗎?
很多人都理解錯了,王翰真正想表達的意境並非如此!
在邊塞,軍營之中,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宴會。
詩人以葡萄美酒、夜光杯開篇,葡萄酒在唐代是一種奢侈品。
夜光杯是一種用玉石製成的酒杯,把美酒倒在杯中,放在月光下,會閃閃發光,美麗無比。
酒桌上擺滿了夜光杯,杯中倒滿了葡萄酒,酒香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詩人接下來說欲飲琵琶馬上催,詩人拿起酒杯,正想一飲而儘。
耳邊突然響起了激揚的琵琶曲,似乎要催著將士們出征了!
琵琶是作戰時一種樂器,琵琶聲節奏很快,有催人振奮的效果。
所以古代軍隊出征前,喜歡奏響琵琶,鼓舞士氣,勇往直前。
將士們在激揚的琵琶聲中,忘卻了一切煩惱,喝了一杯又一杯,這麼多麼熱烈、豪放場麵啊!
一陣歡飲後,肯定有人喝不動了吧。
所以這裡的欲飲琵琶馬上催不是催將士們出征。
而是催酒,催著將士們再多喝一杯酒!
這裡激揚琵琶聲,也多增添了一筆勸君更儘一杯酒的意韻!
為什麼要多喝一杯酒,詩人接下來才說明緣由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如果醉臥在沙場上,諸位莫笑,自古以來,外出打仗的能有幾人能活著回到家鄉。
很多人認為這裡充滿悲情,古來征戰幾人回是悲傷之詞。
其實放眼整首詩,詩人極力描繪的是宴會的熱烈,並沒有過多的傷情。
最後一句若是表達悲傷之意,感覺與整場宴會氣氛格格不入!
若是把他理解為勸酒詞,反而更適合整場宴會的氣氛!
這是詩人與軍中將士們的一場酒宴,既然是酒宴,那便要喝個暢快淋漓。
這樣才符合詩人的性格特點,詩人本來就喜愛喝酒,不拘小節。
詩人對將士們說古來征戰幾人回,自古以來,外出打仗能有幾個活著回來的呢?
既然將士們早已視死如歸,那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喝個暢快,醉倒在沙場又何妨!
這句勸酒詞,更多的是表達對戰士們視死如歸的讚美!
“他是曾經被王翰列在第一流才子排行榜裡的人,張說對年輕的王翰很是欣賞。”
“據說一個叫徐堅的人曾問過張說當代文士誰寫的好,張說推薦的便是王翰。”
“於是,王翰依舊是長史府的常客。”
“他和張說更談得來,兩人文學才華都很高,又愛豪飲賦詩,唱和互答,遂成忘年之交。”
“長史府成了王翰第二個家,隨意來去。”
“張說雖對王翰的才華很欣賞,但對他放浪不羈的生活不以為然。”
“時常勸說王翰行為收斂一些,將來也好尋找機會入仕。”
“張說不是嘴上說說的,還真的為王翰尋到了一個官職。”
“雖說是昌樂縣尉,一個比七品芝麻官還小的九品官。”
““但王翰,畢竟是進入了大唐的官場,開啟了實現理想的第一步。”
“在並州任上隻待了一年,張說回到長安,第二年升任三品兵部尚書。”
“他沒有忘記小弟王翰,又給賦閒在家的王翰,謀得個秘書正字的職位。”
“當然還是九品官,但這一次,是京官。””
“張說在朝中地位越來越高,他管理著集賢院,重視詞學之士。””
“身邊聚集了一大批文人,張九齡、韋述、李邕、賀知章等,這些人在一起經常討論詩詞學問。”
“王翰也受到很大的影響,逐漸與他們結成詩酒之友。”
“有了張說的背書,王翰的社交圈子也擴大了,更多的人向他敞開大門。”
“他在各種宴會上,妙語連珠,且歌且舞,出儘風頭。”
“不久,張說一下子把王翰提為七品的通事舍人,這可連升了好幾級。”
“王翰和張說成了利益綁定者,彆人也將王看作張的門客。”
“王翰為人狂放,風流倜儻,他一下子春風得意,自然是要馬失前蹄的。”
“王翰的動靜鬨得太大,文人排行榜事件又被人提起,給他招來了很多不滿。”
“不是不是張說的安排,朝廷卻破例又擢拔他為駕部員外郎。”
“駕部也就是主管車馬的官司之一,而員外郎則是郎中之下的副職,屬於郎官,是個五品,王翰的這一步可以說是連升三級。”
“唐朝軍隊打仗是武官,負責文書的是文官,因此一批文人就有了參軍的機會。”
“也是這些文人給初唐文壇帶來了新氣象,創造了一種新型的邊塞詩。”
“王翰便是因此,獲得了一個機會去邊塞。”
嶽飛:唐朝第一位詩歌大佬王翰,花天酒地一輩子,僅憑一首詩卻能封神。
秦中花鳥已應闌,塞外風沙猶自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