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詞壇晏幾道(1 / 2)

在中國璀璨的古詩詞文化中,唐詩宋詞無疑是頂流代表。

而宋詞中的婉約派當然也是占據了宋詞的半壁江山。

婉約派的作品通常側重兒女長情,婉轉含蓄,滿是柔婉之美!

而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包括了一對父子——晏殊父子。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這句就是晏殊的代表之作,而晏殊的兒子在文學上的造詣甚至更勝晏殊!

“晏幾道是遺落在北宋破敗皇城中的一株青竹,他是標注在哀婉小令中的一段注腳。”

“他是沉湎在困頓窘境中的富貴公子,他是墮落於柔情蜜意的花間過客。”

“世人說他寫一首絕妙好詞,卻偏生不被命運垂憐。”

“一身雪白長袍,一個古鬆清影,縱使再有遺世獨立的張狂氣質,卻終究隻剩梧桐葉落。”

“北宋,一個廣闊的朝代,卻容不下一個純粹的讀書人。”

“從窘境到絕境,晏幾道經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跌宕起伏。”

“他的一生,除了詞彆無長處,這也許是他的悲哀,也是他的不幸。”

“生於宰相之家卻家道中落,一生清高孤傲卻身陷囹圄。”

“和《紅樓夢》的賈寶玉一樣,晏幾道也是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貴公子哥。”

“他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宰相晏殊,不僅在政治上卓有建樹,於詩文創作上也是從小被冠為神童的大才子。”

“晏殊四十七歲才得第七子晏幾道,因此對自己的小七兒子格外寵愛。”

“而晏幾道也不負眾望,繼承了父親優秀的文學天賦。”

“七歲做文,十四歲參加科舉考試,還中了個進士。”

“晏幾道自小便在胭脂粉堆裡長大,這也給他早期的詞作沾染了脂粉氣。”

“錦衣玉食,珠圍翠繞,少年鮮衣怒馬,未嘗生活艱辛。”

“詩酒趁年華,少年時期的晏幾道過得逍遙自在,不愁衣食。”

“因為六位兄長都已邁入仕途,他更是樂得清閒。”

“北宋中期沒有外敵侵擾,也沒有天災人患。”

“歌舞升平的年代,文人雅士總是特彆活躍。”

“他們常常聚在一起吟詩作對,與歌伎交往密切,留連於勾欄瓦肆之間,醉酒笙歌。”

“晏幾道也熱衷於此,本就是翩翩公子,又家境殷實出手闊綽,自然很能討歌伎們的歡心。”

“他享儘了人間奢華的佳宴,也貢獻了迤邐富貴的小令。”

“酒酣耳熱之際,他填詞,姑娘唱曲。”

“一時之間,四處氤氳著晏幾道的纏綿悱惻之作。””

“二十來歲的少年正是意氣風發的好時節,作為擅長音律的行家裡手,他總是夜夜歡宴。””

“他寫男女之情愛,卻又著眼於情愛中的感應與共鳴。””

“他沒有流於世俗,糾纏於豔情本身。””

“而是由內深究,挖掘出男女間的更深沉、更細密、更微妙的底蘊。”

“而這,也是他的小令中總是彌散著淡淡的哀愁的原因。”

“他是純情的,他是癡情的,他是至情的。”

陸遊:二晏是指北宋詞人晏殊與其子晏幾道,因藝術成就影響了一代詞風,他們也是曆史上少數著名的父子文學家。

晏幾道的人生與賈寶玉十分類似,都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

都不喜歡科舉正途,也都家道中落過,隻不過晏幾道的家道沒落得沒那般狠。

而且晏幾道也確實有才華,這一點他比賈寶玉強。

因慶曆新政失敗,五十八歲的晏殊正從人生峰巔上下落。

至和二年晏殊死亡,此時晏幾道才7歲,幾個晏殊的幼子就由長媳婦張氏撫養長大。

也可以說由於晏殊的缺席,作為晚輩的張氏在培養這幾個幼子上,對科舉意識的培養顯得不那麼足夠。

以至於晏殊這三個幼子在科舉上幾乎沒有作為,其中晏幾道更是鄙視科舉。

不過晏殊畢竟是宰相,即便是去世了。

但在朝中有人的情況下,晏家還是很安然。

因此少年的晏幾道還是享受著相門之後的地位與豐厚的物質生活。

宋朝對文人是相當優厚了,除了給官員超高待遇與地位外,還會門蔭官員子弟。

所以想要升職快就要走正途途徑,還得去考科舉。

因此有誌氣的官宦子弟不願意蔭補入仕,更願意去考科舉。

晏幾道是清楚這樣的情況的,但他並不在意,可能是家庭的地位與個人的才華給了他錯覺,晏幾道選擇了門蔭入仕。

宋代蔭補者通常是二十歲入仕,晏幾道也差不多是這個歲數入仕。

由於有家族光環籠罩,晏幾道做官的最初幾年僅僅是應付一下,其它時間還是想著音樂與酒。

王安石以參知政事的身份開始推行變法,而晏家又整體上偏向舊黨,以至晏家整體上被政治風波涉及到。

朝中無人的情況下,晏家徹底暴露在變法派的衝擊下。

而像晏幾道這種小角色,就被稍微牽了一下,直接結束了他的生活。

晏幾道就向穎昌知州韓維獻詞,獻詞這種舉動就是將官員推薦自己。

韓維也是晏殊的門生,收到晏幾道的獻詞後,韓維的回答完全是以長輩的身份教訓晚輩。

不過也正是韓維的教訓,直接將晏幾道點點的功名之心給淹滅了。

元豐年間另一件大事,就是晏幾道奉宋神宗的詔作了一首詞。

宋神宗的反應是大稱上意,認為不錯。

不過晏幾道卻沒有因此而攀上高位,不然也不會到宋徽宗年間,還隻是個開封府推官。

“不論是追憶往昔舊事,還是體驗愛情歡愉,或是感傷年華易逝。”

“他總是能用最短的,最抒情的,最刻骨的言語來抒發這種強烈的感情。”

“在晏幾道身上,你似乎看不到他的理性。”

“時人不懂,世人亦不懂,大家都稱呼他的詞作為鬼語。”

“隻是,醉臥花叢的日子太久,人便再也清醒不起來了。”

“晏幾道的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1055年,晏殊病逝。”

“生活的風霜刀劍立刻向晏殊侵襲而來,春風得意的日子過久了,人難免會倦怠。”

“晏殊也不例外,從小生活在金絲籠裡的雀兒又怎麼能知道生活的不易呢?”

“晏殊的喪儀甚為隆重,仁宗皇帝親臨,百官前來吊唁。”

“綿延了五十多年的相府燃燒著最後的繁華,來來往往的賓客默默訴說著晏殊生前的名望。”

“影影綽綽的燈火間,是嬌生慣養的富貴公子略顯迷茫的眼神。”

“而晏幾道也完全沒有意識到,未來的日子對他有多麼嚴苛。”

“在他看來,一切都沒有那麼糟糕。”

“晏幾道的二哥二嫂素來疼愛他,晏殊走後,他的二兒子和二兒媳便承擔了經營這個大家庭的重任。”

“他們不僅悉心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們,還張羅著為七弟晏幾道娶了妻子,成了小家。”

“而晏幾道本人雖然不喜官場,但門蔭入仕,也得了個太常寺太祝的小官。”

“這個官職司宗廟祭祀,遠離官場汙濁,也正合晏幾道心性。”

“如果晏幾道不是那麼的桀驁不馴,那麼的清高孤傲,隻是一個有點才華的中規中矩的讀書人。”

“那憑借他的才華和其父晏殊的影響,他的仕途也決計不會止步於此。”

“可慢慢地,熱鬨繁華的相府變得門可羅雀,妻子的冷眼和嗬斥也讓晏幾道不得不正視自己如今這殘敗的生活。”

“他也曾試過作詩呈給宋仁宗,詩中滿滿的都是吉祥話。”

“他也曾給曾經父親的門生韓維獻詞,可對方頗為冷淡地斥責了他的才有餘而德不足。”

“秋草凋零,夕陽遲暮,屋漏偏逢連夜雨。”

“王安石變法引得赤地千裡,為民請命的鄭俠先後作兩幅圖進獻給皇帝。”

“而這一舉動觸怒了新法派,鄭俠因此被發配到邊遠地區。”

“而與鄭俠一向來往甚密的晏幾道也受到牽連,鋃鐺入獄。”

“加之在鄭俠家中搜出了晏幾道的一篇詩作,新法派更是一口咬定他在譏諷新貴。”

“所幸,宋神宗欣賞他的才華,將他釋放。”辛棄疾: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癡情人晏幾道醉臥花叢的一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