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山水詩謝靈運(2 / 2)

“於是變本加厲地敷衍,經常稱疾不朝,平日裡就是種樹養花、遊山玩水,離開崗位從來不請假。”韓愈:謝靈運出身名門,深受宋文帝欣賞,還會被處死。

失望之餘,謝靈運遂利用自己的文名和文才,在大臣之中煽風點火。

挑撥離間,極儘誹謗中傷之能事,且毫無收手之意。

徐羨之等幾位顧命大臣惱羞成怒,遂以破壞安定團結大局為由,將謝靈運一腳踢出了朝堂。

永嘉乃彼時聞名遐邇的旅遊打卡地,好山好水好風光。

見仕途無望,回頭無岸,謝靈運遂將政務拋諸腦後,一門心思將所有的時間都消耗在遊山玩水上。

他每次出遊,皆是美車美人美酒,且興師動眾,浩浩蕩蕩。

動輒十天半月,百裡千裡,且每至一地,皆賦詩作詞,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儘興而歸。

在郡任職不足一年,便將郡內及周邊名山名水一網打儘。

未及年末他又稱病辭職,未等批準,即返鄉歸隱。

謝靈運本是陳郡陽夏縣人氏,因其祖其父長年做官任職於會稽郡。

於是,其父便舉家遷往會稽。

生於斯長於斯的謝靈運,對會稽情有獨鐘,並將其當作自己的故鄉。

歸隱後,謝靈運置朝廷八項規定於不顧,擅自將籍貫改為會稽郡。

並頂風違紀砸錢在會稽郡內強占一處風景勝地,建起一處超豪華超規格的五星級彆墅。

彆墅落成後,謝靈運遂與當地隱士在彆墅內聲色犬馬,腐化墮落。

與其他官員不同的是,每次行樂之後,謝靈運皆不忘賦詩作詞。

且長篇大論,洋洋灑灑,並將所作之詩高調發表於主流媒體之上。

少帝劉義符被眾位大臣暗算至死,劉裕的第三子劉義隆接棒登基為帝,史稱宋文帝。

宋文帝稱帝不久,即恩將仇報,一舉誅殺慧眼識珠提攜自己上位的顧命大臣徐羨之等數人,謝靈運的堂弟謝晦也躺槍被害。

而謝靈運卻躺贏,因遠離廟堂且有噴過徐羨之等人的顯跡。

不僅未受株連,反被重用,被宋文帝提拔至中樞機關任秘書監。

在此任上,謝靈運一反常態,洗心革麵,先後受命整理皇家典藏珍籍。

謝靈運也因此被附庸風雅的宋文帝提拔為侍中,成為文帝身邊的紅人。

但時間不長,謝靈運就發現,文帝每次召見,隻與自己談文說藝,至於國是政事則閉口不談。

“同文帝的關係也因此疏遠,很快也遭到其他大臣的不滿和彈劾。”

“元嘉七年謝靈運上表陳疾,文帝準他回家養病。”

“屢次被征召,又屢次不被重用的遭遇,令謝靈運不再對仕途抱有幻想。”

“於是承襲祖上遺風以文學立身,成為他彰顯自身存在、贏得世人認可的惟一途徑。”

“元嘉八年辭官回家後的謝靈運,遊玩集會的陣勢很大,常驚動郡縣長官,謝靈運還因此曾得罪會稽太守孟顗。”

“孟顗信仰佛教,事佛誠懇,但謝靈運卻故意奚落孟顗,孟顗感到十分難堪。”

“後來謝靈運還上書,想將會稽境內的回踵湖填埋變成稻田,孟顗不給。”

“於是謝靈運又上書請求要另一個岯崲湖為田,孟顗還是不讚成。”

“孟顗認為這兩個湖是當地百姓的生活來源,絕對不能擅自填埋,於是寫了一道奏疏。”

“說謝靈運放蕩不羈、對百姓多有侵擾,橫行霸道,還圈養私兵,有造反之意。”

“謝靈運聽說此事,飛騎進京上書陳情,文帝也知道其本性如此。”

“便把他調到臨川,任職臨川內史並加俸祿至兩千石。”

“可謝靈運仍和以前一樣,我行我素,又被大臣彈劾。”

“謝靈運被彈劾後本該接受調查,卻反而抓住前來逮捕自己的從事鄭望生,起兵反叛。”

“謝靈運率領部眾造反,彭城王劉義康認為謝靈運死罪不容恕。”

“皇帝劉義隆仍然愛惜他的才華,下詔謝靈運之罪確當死刑,念在其祖父謝玄有功,隻免去他的官職,將他充軍廣州,希望他能安分一點。”

“元嘉十年秦郡府將調查之時,見路邊有人鬼祟私語。”

“審問下得知謝靈運不甘就此流放,暗地裡花錢召集人馬,購買兵器來營救自己。”

“於是上奏按法逮捕謝靈運,文帝下詔書,命令在廣州將謝靈運就地正法。”

“謝靈運被處死,終年49歲。”

賀知章:謝靈運的兩麵,才高八鬥的超級驢友,殺人放火的亂臣賊子。

憤憤不平中,謝靈運遂又撂挑躺平,終日埋首於魚鳥花蟲之中。

並對文帝的屢次召見也不理不睬,不僅不睬,且又故技重演,老調重彈,常常招呼自己的門生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宋文帝對此十分不滿,多次派人對謝靈運扯袖子,咬耳朵,並暗示其主動辭職。

謝靈運也心灰意冷,遂就坡下驢,一紙辭書,重又歸隱鄉裡。

無官一身輕的謝靈運,又重拾舊好終日與幾個化外之士縱情山水。

也正是在此期間,謝靈運還是盤山公路的首創者。

為了便於遊覽山水勝景,謝靈運斥巨資,興師動眾,大張旗鼓,放火燒山,開辟修建了一條從始寧南山至臨海的盤山公路。

因為動靜鬨得太大,以致鬨出了烏龍。

時任臨海太守的王琇居然將謝靈運的修路大軍當成了山賊的偷襲。

除了開山修路外,謝靈運還不甘寂寞,多次就退湖還田、北伐討胡、興學重教等諸多有關國計民生的大事上疏朝廷。

宋文帝見其所提建議頗有見地,龍心大悅,以為謝靈運已回心轉意,欲重新做人。

不久後,便重新起用謝靈運,提擢其任臨川內史。

可是謝靈運赴任後,依然我行我素,終日醉心於詩和遠方。

於是,謝靈運再遭彈劾。

宋文帝也對其耐心儘失,隨即派員前往臨川捉拿謝靈運。

可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謝靈運卻反戈一擊,先下手為強。

將前來抓捕自己的官兵全部拘捕扣押,並借機興兵叛逸。

謝靈運本就一介書生,哪裡有叛逸的資本和本事,很快便兵敗被捕,送至廷尉。

犯上作亂,這在任何一朝皆是死罪。

文帝愛惜其才,斟酌再三,最終將其充軍發配廣州。

又過了幾年,謝靈運又被人背後捅刀。

秦郡府將宗齊受因公行至臨川,路見六七人在吵吵嚷嚷。

心下生疑,遂將其一網打儘,投進獄中。

審訊時,其中一人爆料,檢舉揭發謝靈運在臨川任內史時。

曾動用公款私自購置刀槍器械,組織不法人員練兵習武,欲犯上作亂,動搖朝廷。

有關部門聽風是雨,當即上奏文帝要求依法逮捕謝靈運。

宋文帝也翻臉不認人,遂順水推舟,下詔令廣州地方官員將謝靈運就地正法。

一代才子時年四十九歲的謝靈運就此命斷南國,含怨九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