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張王樂府張籍(2 / 2)

“他認為這樣的有才之士卻從未見過天子,住在偏遠地區遠離宮廷,也遠離朝政,生活得像個瞎子一般。”

“但是他又反過來勸說張籍,雖然眼下壯誌難酬,不然就先養好身體,靜待來日的機遇。”

“白居易在《酬張太祝晚秋臥病見寄》中也感慨張籍生不逢時,曆儘坎坷。”

“表明張籍的才華被埋沒,更是表達對張籍官職太低,看不到出頭之日的不滿。”

“這十年的太祝生涯,張籍看遍了人生冷暖,世態炎涼。”

“無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抱負,永遠處在貧瘠且掙紮的狀態中。”

歐陽修:張籍踏入仕途之前遇到了兩個最重要的貴人,一個是孟郊,一個是韓愈。

在唐朝,要想入仕為官,除了科舉考試,還需要有達官貴人的舉薦。

30歲的張籍終於在和州見到了孟郊,這一年,是孟郊最為得意的時光。

46歲的他,終於考中了進士,實現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儘長安花的願望。

兩年後,孟郊給張籍引薦了另一個重要的貴人——韓愈。

在汴州,孟郊把張籍介紹給了韓愈,韓愈慧眼識才,他也很看重張籍。

次年,33歲的張籍終於考中了進士,而那一年韓愈恰恰是汴州進士考官。

韓愈曾寫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而對張籍來說,韓愈就是伯樂。

於張籍而言,韓愈是亦師亦友的存在。

在張籍命途艱難的人生中,找工作、升職,都有韓愈的身影。

而韓愈在走向人生儘頭的時候,身邊也依然有張籍的陪伴。

兩人心心相惜,在韓愈流傳下來的唐詩中與張籍有關的就有二十多首。

中了進士,並不意味著就仕途順暢。

張籍考中進士之後,等待他的卻是厄運連連。

及第歸鄉後,母親病喪,可守喪結束的張籍也沒有等來朝廷的委任。

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來源的張籍甚至吃不上飯,隻得向鄰居借米,生活極度拮據。

一直到6年後,終於當了官,有了工作。

但拿著微薄的工資,養家還是極度艱難。

貧窮有時候是最大的病,它會引起一連串連鎖反應。

因為沒錢看病,張籍的身體越發不好,甚至患了嚴重的眼疾。

當太祝的這十年,是張籍人生中最為窮困、悲涼、辛酸的歲月。

朝廷對張籍不管不問,更是讓張籍痛心,他還一度因眼疾而罷官閒居。

疾病纏身,空有一身才華卻得不到施展,張籍的內心可想而知有多鬱悶?

苦難的人生,隻要撐過去,或許就是天晴。

“張籍人生的道路中,也許他短暫走過中舉的喜悅。”

“但是更多地,是走在了鬱鬱不得誌的苦難中。”

“他人生的這些格外困難的經曆,也讓他的詩作有了更多深沉和內涵。”

“張籍的坎坷人生總算後來迎來一點起色,又是在韓愈的推薦下。”

“張籍任職國子監廣文館博士,後又升國子監司業,官職從四品。”

“可以說曾經的九品芝麻官,總算熬出了頭。”

“然而,張籍過去的這番經曆,讓他早已形成了寵辱不驚的性情。”

“他見過生活最苦的樣子,如今也有了轉機的模樣。”

“一起一落中,他的內心經曆著波折,但終是歸於平靜。”

“張籍在國子監任職時,平盧淄青節度使李師道曾向他拋來了橄欖枝,希望張籍為自己所用。”

“李師道可是炙手可熱的人物,割據一方,家財萬貫。”

“白居易是因上書要嚴懲刺殺宰相武元衡的凶手才遭貶謫,而此案的凶手,就是李師道,可見此人當時行為影響力巨大。”

“當時李師道在四處拉攏、收買有才之士,企圖壯大自己勢力。”

“這樣的邀請,仿佛是把人的兩腳分彆踏了天堂和地獄。”

“一麵是臣服於李師道,那必然是金銀財寶不在話下。”

“另一麵是得罪了李師道,那下場可能要和武元衡一樣了。”

“麵對如此兩難,張籍的反應,是寫下一首看似有關男女之情的《節婦吟》,這也成了張籍的代表作之一。”

“這是一首有夫之婦遇到其他男子追求時的拒絕詩,其實也是張籍委婉拒絕李師道的過程。”

“張籍過去幾十年的人生閱曆早已不在意那些身外之物,他一路走來怎樣艱苦的日子沒見過,怎樣的挫折沒挨過,自然不會被李師道的糖衣炮彈吸引。”

“同時,他的這首《節婦吟》是借助寫男女之事來委婉拒絕,也算是沒有直接得罪李師道,大概也是他見多識廣後的處事方式。”

“張籍的這一生,若是用一個字概括,大概就是窮。”

“少時窮著遊走四方,中年窮著走過官場浮沉,老年時也是窮著歸隱山水之間。”

“然而,他雖然經濟上窮困,但從某些角度來說他的精神上十分富有。”

“他讀過萬卷書,行過萬裡路,走過人生崎嶇起伏,見過世間蒼生冷暖。”

“這讓他寫出了更真實,更深刻的作品。”

“這讓當時的同行和品讀詩詞的後人,都在驚歎著他筆下塑造的生活百態。”

辛棄疾:困窘艱難的生活沒有壓垮張籍,反而讓張籍對現實民生有了更多的體悟與思考。

腳踩筍鞋,手拄藤杖,張籍用10年,才走出泥濘,晚年的張籍迎來了事業高峰期。

50歲的張籍轉國子監助教,目疾初愈,幾年後又任秘書郎。

55歲,受韓愈薦為國子博士,遷水部員外郎,又遷主客郎中。

晚年時期的張籍,官越做越大,但仍然兢兢業業,對後輩也多有提攜。

晚年的張籍,因文名頗盛,在職場中也遭遇挖牆腳,節度使李師道欲重金納張籍為幕僚。

這是明晃晃打張籍老板的臉,卻也是對張籍能力的肯定。

晚唐時期的唐朝,中央權利極度萎縮,已經控製不住地方了,各地節度使擁兵自重。

當時的很多朝廷重臣包括一些文人,為了生計都投到節度使門下。

淄青節度使李師道,一時權傾朝野。

他暗殺宰相武元衡,拉攏朝廷重臣文人,頗為囂張。

李師道想拉攏張籍為自己所用,張籍作為韓愈的大弟子一心擁護中央,自然反對藩鎮割據。

可李師道權勢滔天,斷然拒絕恐怕小命難保。

張籍采用的方式比較委婉,他給李師道寫了一首詩,婉拒了他的邀請。

表麵雖是一首愛情詩,講了一個少婦拒絕被撩的故事。

錯誤的時間遇見對的人,隻能相忘於江湖。

雖然對你也有感情,但很抱歉,我已經結婚了。

但它的背後卻是一首表達詩人不事二主的執著。

文人多有傲骨,大多秉承一生隻侍一君的氣節。

中晚唐時期的唐朝,整個國家就像病了似的,這段時期的詩人內心都特彆煎熬。

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堅持自己的人格,又能保全自己,是很難的。

工作不穩定、工資微薄,沒錢看病,貧困拮據是中唐詩人張籍一度的寫照。

他在困境中掙紮,於時代中悲鳴。

王安石曾評價他的詩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但張籍的人生也是如此,每一步都不容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