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灣,號為德,洛陽人。
他是玄宗先天年間進士及第,有詞翰早著之譽,但留存至今的詩隻有10首。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這首五律的頸聯馳譽當時,傳誦後世,堪稱千古絕對。
“不僅受到張說的讚賞,更被晚唐詩人鄭穀讚。”
“何如海日生殘夜,一句能令萬古傳。”
“不過,這首詩的妙處絕不隻是其中一句而已。”
“次的意思是旅途中暫時停宿,北固山三麵臨長江。”
“這一年的冬末,詩人由楚入吳,途經北固山下臨時停泊,心有所感,寫下了這首詩。”
“律詩要求頸聯和頷聯對偶,但是這首詩首聯便以對偶發端,文字工麗、格調明朗,境界也很闊大。”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岸邊是滿眼青山,腳下是一川碧水。”
“而船行在青山碧水之間,正是詩人客行之路。”
“這條道路青翠秀麗、清新可喜,雖是歲暮,江南已經有了絲絲春意,處處美景依然令人應接不暇。”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冬天江水下落,此刻潮水卻漲得很高,暗示了春天即將來臨的征兆。”
“雪融潮漲,波光浩渺,兩岸與江水齊平,整個江麵十分開闊。”
“風正二字,既是寫順風,又不隻是寫順風。”
“一個正字,暗示這不僅是順風,而且還是和風,不寒冷、不猛烈,而是剛剛好。”
“而所謂懸,有平整垂直之意。”
“如果風太大太猛,那麼船帆必然是鼓脹成弧形的,不可能會懸。”
“正因為有這樣的風,所以船帆才顯出懸的狀態,小船才會有順風順流、從容不迫的氣質。”
“兩岸闊是極致的空闊,一帆懸則是廣闊畫卷中的一個小小景物,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兩句詩,不僅寫天氣晴朗、潮漲風和的風景,更蘊含著生機和從容。”
“詩人行於其間,內心自然也是同樣的開闊舒展、神馳千裡。”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夜幕還沒褪儘,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
“舊年還未過去,江上春意已然悄悄到來。”
“不過它不止是寫景而已,也是抒情,更是蘊含著積極向上的力量。”
“唐朝時,此處是長江入海口,故而海與江都是眼前之景,殘夜和舊年則都是眼下的時間。”
“詩人的小船在風平浪靜的江上順流而下,不知不覺夜晚即將過去,迎來了黎明的朝陽。”
“春潮與和風又喻示了春的到來,時序變幻,即將驅趕走舊的一年,迎來一個嶄新的開始。”
蘇軾:一句能令萬古傳!一生寂寂的王灣憑這首詩揚名,頸聯堪稱千古絕對。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題目《次北固山下》,次,是停泊。
北固山,在江蘇鎮江北,三麵臨水,倚長江而立。
把船停泊在北固山下,在目睹了北固山下壯麗的景色後,寫下了這首抒情詩。
王灣,初唐詩人,他一生曾多次在吳楚間遊曆。
被江南秀麗的山水所傾倒,也被吳中詩人清靈的詩風所影響。
寫下許多歌須江南山水的詩篇,《次北固山下》就名列其中。
這首詩是詩人在一年的冬末春初時,由楚地進入吳境,沿江東下。
當舟停在北固山時,看到潮水平坦,江岸寬闊,殘夜將明,北歸的大雁時,觸發了心中的思念,吟作了這首千古名篇。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客,是行客,旅客。
路,是前行的路,青山,指的是北固山。
綠水指的是江水,這兩句是說:飄泊在青山之外,行船在江水之間。
這兩句表明詩人王灣此時正在旅途中,乘船正好經過長江邊上的北固山。
江南的風光給詩人帶來了視覺驚喜,呈現在他眼前的這幅色彩絢麗水彩畫和家鄉洛陽的水墨畫是不同的兩種風格。
含有思鄉之情,羈旅情懷!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風正,是風順,順風。
懸,是掛。
這兩句是說潮漲滿河床,兩岸寬闊,順風行船,船帆高掛。
這兩句是詩人在船上看到的視野是那麼開闊,大江直流,風平浪靜的景觀。
仿佛也能體會到詩人此時的心境,以及沉浸在這開闊壯美的景象中的輕鬆和愜意。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海
日,是海上的旭日。生,是升起。
殘夜是那將消失的夜晚。江春,是江上的春意,入是到。
這兩句是說;海上旭日已經升起,夜幕即將褪去。
江上的春意已經來到,舊年即將逝去。
這是這首五律中最為出彩的名句,曾得到當時的宰相張說的喜愛。
他甚至將這一聯題在辦公室的牆壁上,讓人參閱,模仿,學習,也許是由於張說的流量扶持和強烈推薦。
王灣這首詩才得以廣泛傳播,並成為千古名作,好評如潮。
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海上升起。
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春意,這不僅不叫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之情。
同時還表現了生活的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鄉書,就是家信。
歸雁,是北歸的大雁,大雁隻有在春天來臨時才飛往北方。
這兩句是說;家書寄出能送到何處呢?希望北歸的大雁幫我送到洛陽的邊上。這兩句表現了詩人淡淡的思鄉情緒。
“黎明是一天之始,新春是一年之始,都是充滿光明和希望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