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屠城三百耿弇(1 / 2)

在西漢武帝時期,耿弇的祖先曾擔任二千石官員。

按照當時的製度,他們將家人從巨鹿遷移到了茂陵。

耿弇的父親叫耿況,字俠遊,他精通經書,擔任宮中的郎官。

並與王莽的堂弟王伋一同向安丘先生學習《老子》,後來耿況被任命為朔調郡連率。

從年少時起,耿弇就對讀書充滿興趣,像他的父親一樣精通《老子》。

由於耿弇常常目睹郡都尉組織騎士的考試,布置戰陣和旗鼓,進行騎馬和射箭演習,因此他漸漸對軍事產生濃厚興趣。

“更始元年,王莽被殺,劉玄建立了更始政權。”

“各地義軍領袖攻城奪地,有許多將領濫用權力。”

“隨意更換郡太守、縣令,耿況因是王莽任命的官員而深感擔憂。”

“當時,年僅21歲的耿弇離開父親,攜帶禮物前往長安拜見更始帝,以鞏固父親的地位。”

“行至宋子縣時,術士王郎在邯鄲自稱漢成帝之子劉子輿而舉兵。”

“耿弇的隨從孫倉和衛包信以為真,於是投奔王郎。”

“不久,耿弇得知更始帝的行大司馬劉秀在盧奴縣。”

“於是匆忙北上拜見,隨後被劉秀任命為門下吏。”

“耿弇通過護軍朱祐請求返回上穀郡,調集軍隊,平定邯鄲叛亂。”

“此舉令劉秀認為其誌向遠大而多次召見,加以恩慰。”

“耿弇也致信耿況,讚揚劉秀的胸懷和智謀,建議他儘早與劉秀會麵。”

“更始二年正月,耿弇跟隨劉秀北上,抵達薊縣。”

“此時劉秀聽聞邯鄲王郎派兵來薊,於是打算向南撤退,並召集屬官進行討論。”

“耿弇提議調動漁陽和上穀兩地的上萬兵力進行抵擋,但其他將領對此不以為然。”

“與此同時,廣陽王劉嘉之子劉接在薊縣發動起義,導致城內混亂。”

“劉秀南逃,耿弇則獨自北逃到昌平縣,投奔其父耿況。”

“並力勸父親指派功曹寇恂與漁陽郡太守彭寵取得聯係,各自調動兩千騎兵和一千步兵。”

“耿弇聯合上穀長史景丹、功曹寇恂以及吳漢等率領的漁陽郡軍隊南下,沿途攻殺了王郎的大將、九卿、校尉等官員。”

“共計四百餘人,平定了涿郡、中山郡、巨鹿郡等二十二個縣。”

“當兩郡兵馬在廣阿縣追上劉秀後,耿弇等人前去拜見,劉秀非常高興,任命耿弇為偏將軍。”

“隨後,耿弇等人仍領其兵,跟從劉秀在同年五月攻克邯鄲,誅殺王郎。”

“更始帝見劉秀威名日盛,於是封劉秀為蕭王,命劉秀罷兵,與屬將一同返回長安。”

“然而,在邯鄲宮內,耿弇建議劉秀不要罷兵,並請求回幽州征召精兵以實現大計。”

“劉秀欣然同意,授與耿弇大將軍之職,與吳漢北上征召幽州十郡兵馬。”

“耿弇返回上穀,逮捕並斬殺了更始帝任命的上穀太守韋順和漁陽太守蔡充,而吳漢也將幽州牧苗曾斬殺。”

“兩人調動幽州全部兵力南下,與劉秀一同擊潰銅馬、高湖、赤眉、青犢等敵軍。”

“建武元年春季,耿弇跟隨劉秀追擊尤來、大槍、五幡諸軍,屢次立下戰功。”

“劉秀返回薊縣後,耿弇與吳漢、陳俊等十三位將軍繼續追擊敵軍殘部,連續在路東、平穀取得勝利,斬殺一萬三千餘人。”

“最終,耿弇等人追至右北平郡的無終縣、土垠縣、俊靡縣,勝利凱旋。”

“建武元年六月,劉秀登基稱帝,次月封耿弇為建威大將軍。”

“當時,劉漢宗室劉茂在京縣和密縣之間聚兵,自封厭新將軍。”

“耿弇與驃騎大將軍景丹以及強弩將軍陳俊在敖倉對他們進行攻擊,最終劉茂投降。”

“建武二年,劉秀封耿弇為好畤侯,享有好畤和美陽兩縣的食邑。”

“建武三年六月,延岑從武關出兵進攻南陽,攻占多座城池。”

“耿弇率軍與延岑在穰縣大戰並取勝,斬殺三千多人,俘虜五千餘人,及繳獲三百印綬。”

“建武三年十月,耿弇隨劉秀前往舂陵縣時,請求先北上征召上穀兵,平定反叛的漁陽郡太守彭寵和涿郡太守張豐。”

“隨後收服富平和獲索兩處農民起義軍,繼而東征張步,以平定齊地。”

“劉秀認可耿弇的建議,批準了奏請。”

“次年,耿弇與征虜將軍祭遵、建義大將軍朱祜、驍騎將軍劉喜奉命討伐涿郡張豐,祭遵先到,擊破張豐。”

“而後劉秀詔令耿弇進攻漁陽,耿弇擔心漁陽太守彭寵與他的父親上穀太守耿況功績相同。”

“自己又沒有親人在洛陽,不敢單獨領軍前去。”

“因此,他上書請求先回到洛陽,劉秀下詔安撫並命他與漢忠將軍王常一同屯兵涿郡。”

李白:劉秀的政權雖然得以建立,他也成為皇帝,但是當時的東漢卻並沒能夠完全統一。

劉秀所管轄的領土還不到當時的一半,也就是說還有很多的地盤兒都掌握在其他叛亂勢力的手中。

這些勢力都是迫切需要劉秀去平定的,當時張步就是盤踞在齊地的一支最強的勢力。

耿弇接到命令要前去征討他,當時他所率領的軍隊人數很少,隻有幾萬。

張步的手中握有數十萬的軍隊,他很清楚劉秀會前去攻打他,所以早就布置好了兩條非常堅固的防線。

雖然他的防線布置得非常周密和堅固,但是卻都沒能夠瞞過耿弇。

耿弇對眼前的局勢分析之後,認為現在還不是進攻的的時機。

雖說表麵上他已經有了優勢,但當時軍隊勢力是無法與敵方的軍隊比較的。

如果帶領人馬前去與對方進行決戰的話,不僅沒有戰勝對方軍隊的可能。

還會讓自己的隊伍遇到危險。因此他知道此戰若想獲勝,必定要運用好的策略。

當時耿弇就向劉秀說過,他一定會用手中的這幾萬軍隊。

在十天的時間,擊潰張步的二十萬大軍,並拿下他的人頭,對此劉秀並不相信。

不過劉秀也對他的能力是很認可的,雖說不一定會全勝,但也一定不會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