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披荊斬棘馮異(2 / 2)

馮異謹記於心,他一路向西行恩威並施,很快就取得了百姓的擁戴。

“赤眉從長安東歸後和馮異在華陰相持六十餘日,最後馮異成功收編五千餘人。”

“建武三年春,馮異被封為征西大將軍與赤眉軍交戰。”

“此時,大司徒鄧禹與車騎將軍鄧弘帶兵東歸到達華陰,他們和馮異一起出兵進攻赤眉軍。”

“鄧弘領兵攻打赤眉軍,不料反被赤眉軍擊潰。馮異與鄧禹一起率兵前往救援。”

“赤眉軍撤退時,馮異勸鄧禹收兵,但鄧禹貪功追擊。”

“不料被反被赤眉軍反擊,慘敗而歸,士卒傷亡嚴重,鄧禹逃奔宜陽。”

“馮異與部下數人棄馬步行,徒步回溪阪。”

“馮異收集潰卒並糾集附近地主武裝數萬人,整軍複戰。”

“他先以精兵伏於道旁,然後又讓部下換上赤眉軍服裝,假扮赤眉軍,尋找時機。”

“等到赤眉軍放鬆警惕時,馮異一聲令下,伏兵儘起。”

“赤眉軍驚慌失措,在崤底慘敗,十餘萬赤眉軍向東逃向宜陽,向劉秀投降。“”

“劉秀知曉後,賜書褒獎馮異,又派他去平定關中。”

“在關中一帶勢力最大的是自封為王的武安王延岑,馮異帶兵剛到上林苑,延岑為了打通東進的的道路便聯合張邯、任良等人一同攻打馮異。”

“雙方大戰,延岑慘敗,先前依附於他的地方勢力紛紛轉投於馮異。”

“延岑沒了立足之地,又派兵攻打析縣,馮異派出複漢將軍鄧曄,輔漢將軍於匡進攻。”

“延岑不敵,大敗,延岑的部將蘇臣帶領八千餘人投降,延岑大勢已去,他逃出武關退至南陽郡內。”

“南陽此時因連年戰爭糧食短缺正在鬨饑荒,百姓饑餓無比。”

“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情況,豆子更是比黃金還值錢,道路斷絕隔離,運輸困難,軍隊隻能依賴果實為食。”

“劉秀得知這一情況後,任命南陽的趙匡為右扶風,率軍援助馮異並送去糧草。”

“在馮異的軍隊糧食充足後,他開始對那些不聽從命令的豪傑們進行誅滅打擊,對那些投降後有功的人則進行表彰賞賜。”

“馮異遣送各路大帥前往京師,讓部眾回歸本業。”

“馮異威望在關中地區越來越高,呂鮪、張邯、蔣震三人派遣使者投降蜀地,其餘全部被馮異平定。”

“建武四年,公孫述派遣將領程焉隨同呂鮪駐守陳倉。”

“馮異與趙匡率軍迎擊,程焉戰敗後退守漢川。”

“隨後,馮異在箕穀再次擊敗程焉,並追擊到陳倉。”

“在回軍途中,他再次攻擊呂鮪。許多營保也因此投降。”

“此後,蜀國多次派遣將領出擊,但都被馮異挫敗。”

“他還與百姓溝通,申述冤屈,僅用三年時間,就有許多上林百姓歸附於他。”

“在跟隨劉秀這些年,馮異幾乎沒有打過敗仗。”

“長久率兵在外難免惹人猜忌,有人上書彈劾馮異說他在關中獨斷專行,被百姓稱為成陽王。”

“劉秀收到奏折立馬派人把奏章給馮異送去,馮異看後十分惶恐,立即上書謝罪。”

“隨後劉秀回複馮異一封詔書,上麵寫著,將軍你有功與國家,與我雖然名義上是君臣,但是恩同父子。”

李隆基:建武六年春,馮異回京朝見,劉秀賞賜馮異珍寶、衣服、錢帛並設宴。宴中君臣交談甚歡。

劉秀提到,在最困難的時候,馮異在無蔞亭給他的豆粥和滹沱河的麥飯,他一直都記得並想要回報馮異。

聽了這話,馮異跪下向劉秀謝罪並說道,聽聞齊國才得以強盛是因為管仲曾對齊桓公說,希望齊桓公不要忘記射鉤的事情。

管仲也不會忘記檻車的事,如今,馮異希望劉秀能夠記住河北的災難。

在幾次賜宴和引見後,兩人商量討伐公孫述的事情,停留多日。

最後,劉秀命令馮異的妻子和兒子隨他返回西邊。

建武六年夏,由於派遣的將領在隴右被隗囂打敗,劉秀下令讓馮異進軍栒邑。

此時,隗囂派部將王元、行巡率領二萬多人下隴想要攻取栒邑。

此時馮異還在路上他立刻召集人馬準備搶先攻取栒邑。

然而其他將領認為應該找一個有利的地形駐軍,再思考如何應對戰局。

馮異覺著隗囂派行巡帶兵來到城下,目標隻是一些瑣碎的利益。

隻要占領栒邑,就會動搖三輔之地。

兵法有雲,攻者不足,守者有餘。

要是先占據城池,就能以逸待勞。

馮異暗中進城關閉城門,奔往栒邑,趁其不意,猛然出擊,殺了行巡軍一個措手不及。

在祭遵攻破王元後,北地豪強耿定等紛紛倒戈投降。

馮異無奈上書說明情況,卻心存顧慮不敢自誇其功。

劉秀對此感到憂慮,他希望各路將軍能明白敵軍率眾下隴,三輔之地驚恐不安。

栒邑危在旦夕,北地的各個營寨都按兵不動,觀望形勢的發展。

如今偏城得以保全,敵軍遭受挫敗,使得耿定等人都想起了君臣之義。

馮異的征西之功如山高海深,他卻自認為不足以自矜其功。

這與孟之反殿後拒齊兵而不自言其功沒什麼區彆,現在令太中大夫為受傷將士提供醫藥和棺殮,馮異還親自慰問傷員家屬。

劉秀對馮異的忠誠和謙遜感到滿意,因此他任命馮異進軍義渠縣並兼北地太守事宜。

青山胡率萬人投降馮異,馮異又成功攻破盧芳部將賈覽和匈奴薁鞬日逐王。

隨後,上郡和安定也相繼投降,於是馮異又兼任了安定太守的職務。

建武九年,祭遵去世後,劉秀讓馮異代征虜將軍統率祭遵的部隊。

當隗囂死後,其部將王元、周宗等立隗囂的兒子隗純,占據冀縣。

公孫述派趙匡等救援,劉秀讓馮異兼天水太守。

馮異為了進攻趙匡等了將近一年才將他們斬殺。

在攻打冀縣時,馮異堅持固守不動,眾軍先鋒,最終攻下該城。

建武十年,馮異與諸將攻打落門,但尚未攻下,因病逝於軍中。

劉秀聞訊後,賜其諡號為節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