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官援助團一事,李治暫且放過不提,轉而問道:“朕還想知道,若卿家為‘一鄉之長’,當如何牧民?”
謝岩道:“臣以為,陛下施政,恩澤天下,然有些新事物、新變化出現,需要驗證時,臣願試之。”
“卿家之意,還請詳說?”
謝岩道:“一鄉之地,地小民寡,以此地做些實驗,成功當可廣而告之,失敗,不會給大唐帶來傷害,哪怕出現最壞情況,朝廷應對時,也會容易許多。”
李治一邊思索一邊又問:“卿為一鄉之長,當如何為之?”
謝岩道:“不外士、農、工、商四樣。士,為教化百姓,提高百姓認字水平;農,為發展農桑,提高糧食產量,養活更多的人;工,為提高匠人技藝,為軍隊提供更優良的兵甲,以及造就更多大匠;商,為提高貨物運送速度,以此為基礎,再進行提高。陛下,馮寶校尉在‘洛陽’購置了一個小莊園,正在做類似的嘗試,至於效果,時間尚短,無法體現出來。”
李治又問:“依卿家之見,此處驗證地,設置在何處合適?”
謝岩考慮一下後,才說:“依臣愚見,最合適之地,當在‘長安’與‘洛陽’之間。”
“為何?”
謝岩解釋道:“兩地間,官員來往頻繁,可在路過時,發現或者指出問題,又可以在發現有益處的地方時,得到借鑒或開拓思路,更有利於臣及時向陛下彙報情況。”
“卿家看來想得很周到啊。”李治滿意地說了一句,而後又問:“那卿家眼中,可有合適地方?”
謝岩怎麼也沒想到,曆史上優柔寡斷的唐高宗居然會如此上心,大有立刻決定了意思。
隻是謝岩來到大唐,時間雖不短,可是去過的地方卻極少,既然皇帝問起,他怎麼樣也得說出個地方來,行不行那就不是自己管的了的事了。
搜腸刮肚地想上一番後,謝岩道:“臣昔日自‘洛陽’來‘長安’,途中經過一個縣,好像叫什麼‘新安縣’,距離‘洛陽’很近,官道也從中穿過,極為便利,是一個好地方。”
李治並不清楚他說的地方在哪裡,卻開口問道:“朕可以把那塊地交給你,然而,你需要多久,能夠給朕一個怎樣的交待?”
謝岩發現,李治似乎沒有開完笑的樣子,於是他又花了一些時間仔細考慮,正所謂“君前無戲言”,他必須想清楚,才能夠說。
李治並不著急,他坐在龍椅上,默默地注視謝岩,心裡也在想著:“朕倒想知道,你究竟能夠做些什麼不一樣的來?”
差不多過去有半個時辰,謝岩終於開口道:“啟奏陛下,微臣先前所提士農工商,臣都可以做到,但是臣需要陛下給予臣一項權力。”
“說,要何權力?”
謝岩道:“臣之行事,有許多地方,與其他人不同,甚至可能會引起一些誤會,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臣請求陛下給予臣,在那‘一鄉之地’內,除陛下聖旨外,臣可以不接受其他任何人的命令,也就是說,臣隻受君命管轄,不受旁人約束,陛下給臣十年時間,臣一定交給陛下一個完全不同的‘一鄉之地’!當更多的類似地方出現時,我大唐自然可稱得上‘民富國強’,陛下文治武功,將史無前例。”
李治微微一笑,他可沒有被謝岩的豪言壯語給“驚”到,而是開口問道:“天下政令,皆通過三省,你想繞過三省?”
“正是,隻有獨立於三省管轄外,才能夠不受乾擾,否則光是應付各路官員,也將耗費微臣絕大多數精力。”
李治很清楚,謝岩要的到底是什麼?他要的就是想在那“一鄉之地”裡,擁有絕對的權力,避免來自其他地方的掣肘。
李治道:“此事非比尋常,朕需要仔細想想,卿家還是先把‘軍官援助團’的事辦妥,兩個月後,他們出發的時候,就是朕給你答複的時間。”
謝岩立即道:“微臣遵旨。”
“卿家莫要讓朕失望,朕還是很相信你的!”
“多謝陛下!”謝岩道。
不知道是不是有意,謝岩與皇帝陛下的正式奏對,又一次迅速傳遍大唐官場……
“洛陽”城裡,馮寶站在小院裡,拿著一份信在仔細地閱讀。這是謝岩派人給他送來的,信裡詳細說明了最近發生的事,並且告訴他,自己和雷火,帶了兩百多人要進行四十天的“魔鬼訓練”,暫時會聯係不上……
信是用拚音寫成的,可謂萬無一失,因此,謝岩在信中毫不隱瞞地說:“武則天將於近期離開‘感業寺’,李治最近發生的一些變化,應該就是受其影響。”
馮寶將這封信,一點一點地撕的粉碎,他回到屋裡,獨自坐了一會後,剛想出門,黃守義忽然走了進來,一見麵就直接問道:“聽說,謝校尉打算出任什麼‘一鄉之地’的縣令,此事當真?”
馮寶說“沒錯啊,這是好事啊。”
“好事?”黃守義瞪大眼睛瞅著馮寶,半晌後才說:“謝校尉和你的本事,旁人不知道,老夫我可是清楚的很,區區一個小地方的縣令,太屈才了啊。”
馮寶不以為然地道:“誰說屈才了,我就覺得很合適,他還能當個縣令,換我,當個村長就了不起了,官再大點,保證乾不了。”
黃守義怎麼都想不到馮寶會這麼說,想看怪物一般的盯著馮寶道:“你二位都是乾大事的人,可怎麼偏偏就……唉!”後麵他都不知道說啥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