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奏對(三)(2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6199 字 9個月前

“誰跟你說,當個村長、縣令就不能乾大事了?”馮寶反問了一句,然後又說:“官職大小,屁用沒有,想乾大事,得靠腦子,得靠陛下的支持。”

黃守義對馮寶總能說出自己聽不懂的話已經是習以為常了,反正他是理解不了,乾大事,不做大官的想法。

馮寶也懶得解釋,直接問:“老黃啊,還有沒有其他事?如果沒有,我得出去一趟,下午還得趕回來給孩子們上課呢。”

黃守義道:“謝校尉君前奏對,說什麼士農工商分彆發展,老夫想問問,如何一個發展法?”

“這有什麼好問的?”馮寶想都沒想,直接說:“興辦教育、開辦學堂;搞農業改良,蔬菜大棚;提高科技水平,通過商人整合各種資源,發展經濟,沒什麼好奇怪的。”

馮寶平時和黃守義說話太隨意都成了習慣,故而隨口說出一串後世才有的名詞,聽得黃守義張著大嘴,看著他,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馮寶從來就是彆人不問,他也不說,這會看到黃守義那模樣,剛想開口笑他兩句,突然覺得,事情好像哪裡不對,從來都不關心政治的黃守義,怎麼會問起這事來的?

“老黃啊,你是不是還有什麼事想問?”

黃守義道:“老夫我哪有什麼事兒?校尉多慮了。”

“那是彆人托你問的?”

黃守義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也不是什麼大事,老夫就答應了。”

“那趕緊說啊!”

黃守義道:“就是想問問,咱們商人能有什麼機會?”

馮寶道:“那機會可就多了去了,不過你就放心啦,機會來了,自然不會少了你那份。”

黃守義連忙道:“那老夫就等校尉的好消息了。”

“一定一定,現在沒事了吧?”馮寶問。

“啊,沒事了,校尉有事請自便。”

馮寶不做多想,起身就走,看樣子是真有事!

“長安”,關於奏對的事,依舊持續發酵著,許多世家大族或者高官,都在私下議論,激進一點的,甚至派人去“洛陽”,看看馮寶的那個“莊子”,他們也察覺到了,皇帝陛下對這件事情似乎極其在心,如果不搞清楚皇帝想做什麼,那以後可怎麼立足於朝廷。

“夔國公”府,應該是大唐對謝岩他們最為關心的高官,當奏對內容傳出來後,劉仁實馬上就派人去“洛陽”,看看“寶莊”到底乾什麼,也好判斷出。

“父親,派去‘洛陽’的人回來了。”劉仁實說。

劉弘基道:“怎樣,那個馮小子,都乾了什麼?”

劉仁實道:“他買下莊子的時間不長,目前主要是釀酒,其他就是在莊子裡大興土木,建房,平整道路等,沒有什麼特彆之處。”

“真的沒有?”劉弘基眉頭一皺,道:“謝小子可是在陛下麵前說過此事。”

劉仁實仔細想想後,道:“對了,好像是有一個地方不大一樣。”

“說!”

劉仁實道:“馮寶給他身邊所有的人,都發工錢,每月一貫,至於農戶,好像每家每月兩貫,但是訂了很多規矩,由於太多了,派去的人也記不住,不過他聽莊戶們說過,叫什麼‘發的錢多,扣錢的地方也多’,聽說連喝水出恭,都有規矩,做不好,也要扣錢。”

“對嘛,陛下要的就是這個不一樣!”劉弘基說完,又問道:“仁實,上次讓你去找幾個‘武平堡’回來的府兵問問情況,結果如何?”

劉仁實道:“結果不好,他們都不知道是不是中了邪,問其他的都說,就是關於‘武平堡’裡麵的事,說的極少,能知道的事,早就知道了。”

“嗬嗬,想不到啊,兩個毛頭小子,居然如此厲害,連人心都可以向著他們,做到這一點,可是非常難得的事。”

“父親的意思是,他們在收買人心?”劉仁實非常吃驚地問道。

劉弘基白了兒子一眼,不滿地說:“收買人心,那是圖謀不軌者才會為之,再者,人心豈能收買?仁實啊,能夠買來的東西,都不是最珍貴的,你千萬要記住這一點。”

“孩兒受教了。”劉仁實也覺得自己說錯了,但是他還是不能理解地問道:“那些退役府兵,為什麼不肯多說呢?”

劉弘基道:“為父以為,一來他們對那兩個小子心存感激,二來,也是我們問的,可能對府兵們來說,也很重要,他們不願意說罷了。算了,此事不用多想了,為父已經命人前往‘武平堡’,必須要弄清楚那裡發生的事,才好知道謝小子他們想乾什麼,也好知道陛下究竟需要什麼。”

效忠當今皇帝,緊緊跟隨皇帝的想法,就是劉弘基一直以來的生存之道,也是他為劉家定下的“家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