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往事(1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5694 字 9個月前

王福來道:“奴婢當時也是不信的,驍衛禁兵更是不信,然而,在返回‘長安’途中,禁兵多次以各種形式和‘武平堡軍”對戰,幾乎從未勝過,直到他們跟隨一起操練,情況才好起來。

李治有些明白了,問:“也就是說,那個謝岩的操練方法非常不一般?”

王福來道:“是的,他們搞什麼‘演習’,就和真的打仗一樣,還有什麼‘梟首行動’、‘救人行動’等等,奴婢不懂軍事,完全不明白是什麼意思,隻知道這些五花八門的操練方法,非常與眾不同。”

李治輕輕點了一下頭,又道:“你繼續說,還有什麼特彆的地方?”

王福來道:“他們兩位校尉都不會騎馬。”

李治和武媚同時一驚,相互看了一眼,最後誰也沒開口。

“奴婢曾經也問過此事,馮校尉告訴奴婢,他和謝校尉都不是可以衝鋒陷陣的人,如果像他們這樣的人也學會騎馬的話,那就隻有一個目地,用來逃跑,他們認為,身為軍人,要麼勝利,要麼戰死,絕不逃跑,所以也就沒去學騎馬。”

“的確是忠勇之士啊。”李治聽完這一段後,非常的滿意。

“他們還有其他特彆地方嗎?”武媚這是代替皇帝問。

“有,還有許多奇怪的地方。”王福來道。

“那好,今日剛好無事,你且一一道來。”李治興趣盎然地說。

王福來道:“他們兩位帶兵,規矩奇多,從表麵上看,都是一些雞皮蒜毛的小事,可是馮校尉說,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事,卻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支軍隊的戰鬥能力,奴婢不懂,後來問了禁兵校尉,他也很認同,想來應該錯不了。”

這一段,李治在林運的記錄裡看過類似說法,所以不覺得奇怪,自然也就沒有表態。

王福來繼續道:“奴婢還發現,他們不大喜歡當官,尤其是當大官。”

“哦!”李治對這件事特彆有興趣,馬上道:“仔細說來。”

王福來說:“具體的,奴婢也說不好,可能是一種感覺,馮校尉為人狂放,對人卻是極好,尤其是對軍中最普通士兵,從來一視同仁,對其他官員,雖然稱兄道弟,卻交往淡的很,可是對商賈,對輔兵,對奴婢這樣的下賤之人,都很尊重;謝校尉更是如此,他對官員,從來都是公事公辦,幾乎沒有其他來往,但他對普通百姓,卻是極為仁慈,可以說是儘力而為了,他曾不止一次說過,要想辦法解決老百姓吃不飽飯的事,奴婢問過馮校尉,他說,謝校尉有辦法的,隻是需要時間,需要地方,還需要什麼‘與之相匹配的權責’,奴婢聽不懂這句話,馮校尉也沒有解釋,他告訴奴婢,當個大官,煩心事太多,沒辦法專心做實事,不如掛個小官職,做個富家翁,沒事就約狐朋狗友飲宴耍樂,要是有機會,再調戲一下良家小妹,就完美了。”

“放肆!”武媚覺得王福來越說越離譜,出言喝止。

李治卻不以為然地道:“媚娘毋惱,馮校尉說的正是昔日晉之名士所為,他們出身於此,自詡‘名士風流’,有此說法不足為奇。”轉過來對王福來道:“那他們可有說過自己的想法?”

王福來道:“馮校尉說過,給我一塊地,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我給天下一個驚喜!隻是那是他喝酒以後說的,不知道做不做數;謝校尉不曾明確說過,卻說自己,當不得將軍,做不了大官,校尉就很好,要有機會,弄個‘鄉長’乾就行了,可什麼是‘鄉長’,奴婢卻不知道了。”

李治微微一笑,心說:“一鄉之地,曰‘鄉長’,倒也恰當。”

“還有什麼彆的嗎?”李治無意多說,直接又問。

“還有一樣,奴婢最為佩服,就是他們兩位的掙錢本事。”王福來道。

李治對此也頗有興趣,問道:“此話怎講?”

王福來道:“聽輔兵們說,原先軍中窮的連飯也吃不飽,後來是謝岩變賣一個什麼寶石換了錢,然後用這些錢財,購買糧食兵甲,重新操練軍卒,最後拿下‘安勝關’,其中最大的原因,其實是軍中沒有錢糧了,必須搶奪敵人的,他們成功以後,就發了財,然而,他們把大部分錢財分給軍卒,自回‘長安’後,他們又是釀酒又是弄炭爐的,那都是在遼東就有的東西,也不知道,怎麼就能那麼掙錢?回‘長安’一路,帶商賈、包括禁兵,都要交什麼‘夥食費’,就是吃飯的錢,可奇了怪了,沒有人不願意交,路上還搞了一個什麼‘普查’,隨軍商賈更是趨之若鶩,聽說發現了一個磁鐵礦,後來還有什麼奴婢忘了,總之就是,全都發了財。”

“有點意思。”李治笑了笑,道:“還有了嗎?”

王福來道:“稟陛下,沒有了,奴婢就知道這麼多。”

李治說:“你說的這些,很好,朕很滿意。”

王福來大喜,急忙跪下道:“奴婢謝陛下誇讚。”

“陛下可是說過,要賞的喔。”武媚見李治甚是開心,自然不會錯過提拔自己人。

“那是當然。”李治看了看王福來,再看了一眼武媚,笑道:“那就賞他一個六品隨堂吧,以後專門伺候媚娘,如何?”

武媚行禮道:“妾身謝過陛下。”

王福來更是激動得,連連磕頭,連呼:“奴婢謝過陛下恩典,陛下萬歲萬萬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