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錢從何來?(2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6575 字 9個月前

李治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說道:“皇家學堂辦了一個‘煉鐵作坊’,大概還能掙些錢吧。”

“什麼啊?陛、陛下……”褚遂良一激動。話都說不下去了。

“陛下啊——”於誌寧高呼一聲,緊跟著道:“學堂聖地,怎可沾染銅臭之氣啊!”

來濟同樣痛心疾首地說道:“學堂傳授先賢之道,負有教化民眾職責,怎可、怎可辦什麼作坊啊!臣要彈劾謝岩,參他以辦學堂為名,行斂財之事。”

“臣,也要參那謝岩一本。”

“臣,彈劾‘新安縣男’!”

……

短短地一瞬間,不下十名官員表達了相同的意思。

這一刻,李治猶豫了。

其實也不能怪李治,謝岩心目中要辦的學堂,和這個時代所有的學堂都不相同,他又沒有對李治仔細說過,產生一些誤會在所難免。幸好,“太極殿”裡有一個人多少知道一些,那個人就是劉仁景。

從謝岩那裡走之前,劉仁景與他單獨聊過,期間,謝岩曾有說過關於學堂的構想,所以劉仁景成了這裡唯一知道的人。

既然知道,此時不說更待何時呢?

劉仁景果斷地對皇帝道:“陛下,關於學堂,臣略知一二,與世人眼中的學堂,恐怕差彆很大。”

“你說,學堂還能有何不同?”褚遂良緩過勁來,指著劉仁景道:“老夫、老夫就不相信,學堂他還能弄出來什麼新花樣!”

劉仁景沒有立刻作答,而是將目光投向皇帝,看樣子,他是不打算直接回複褚遂良。

“劉卿家但說無妨。”李治表麵上很淡定,實則他也很想知道。

“回稟陛下,按照謝縣男的意思,‘皇家衛崗學堂’將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向少數品行好,天資高的生員教授經史子集,他們主要為科舉而準備;另外一部分,是向大部分天資普通,且來自百姓家的生員傳授生存技能,比如說,怎樣在一畝地裡種出更多的糧食,又或者怎樣利用山地丘陵栽種果木等,總之就是,當生員離開學堂時,要麼可以去參加科舉,要麼可以獨立謀生,這就是謝縣男辦學堂的主要目的,至於學堂裡麵的作坊,謝縣男也說了,那是給生員練手和觀摩之用,不可或缺。”劉仁景一口氣將自己知道的全都說了出來。

“一派胡言,不傳授先賢之道、聖人之言,也配叫‘學堂’?”褚遂良衝著劉仁景發問後,又轉首對李治道:“陛下,謝岩身為‘新安縣男’,誤人子弟,有失朝廷威儀,老臣請陛下開革此子,以正朝綱。”

“褚公言重了吧,謝卿家興辦學堂以教化百姓,此乃功在社稷之舉,且辦學所需,一應自籌,朝廷可是一文錢也沒有出過,何來有損朝廷威儀一說?況且朕以為,教化百姓,除了才德之外,生存技能同樣重要,難道說,更好的耕種方法,能夠收獲更多的糧秣不是好事嗎?”李治站在皇帝的角度,認為謝岩考慮的頗為周全,是以不大認可褚遂良的說法。

“陛下,學堂乃教授聖人之學所在,生員以學習聖人之學為榮,學堂有作坊、有農人和匠人同在,生員受其影響,難以安心進學,如此豈非有違進學本意?又怎不是誤人子弟呢?”於誌寧又一次開口言道。

來濟亦緊隨其後道:“‘衛崗鄉’之學堂,既冠以‘皇家’名號,自當與皇家榮辱一體,若‘皇家學堂’出來的生員,隻會種地栽樹,那皇家的威嚴何在?天下臣民,又當如何看待呢?”

“這……”李治一時為之語塞,他還真沒想過那麼多,所以也回答不了。

緊接著,禮部、弘文館、吏部等眾多官員們紛紛站出來說話,意思基本一樣,那都是說“學堂歸學堂,不可以有作坊一類的存在。”

李治心裡可不樂意了,他現在是有些相信學堂可以掙錢的事了,而且還隱約知道這錢從哪裡來了。要他下旨斷了自己的財路,怎麼樣也不可能啊,但眼前這般大臣們在那不依不饒的,也不是個事兒,總得想個辦法糊弄過去才行。

“可要怎麼做才好呢?”李治皺著眉,暗自思量著,連那些大臣們說的話都沒聽進去,當然,聽不聽也就那麼回事,都是一個意思的。

想了半天,李治還是沒能想出個法子,大殿中間,站出來的官員也越來越多起來,李治明白,不能再拖下去了,否則人越多越不好辦。

“阿舅,此事當如何是好?”萬般無奈之下,李治隻能向自己的親舅,當朝第一人長孫無忌詢問。

在學堂這件事情上,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他們的利益並不一致,反而更接近皇帝的立場,原因倒也簡單,在他眼裡,學堂不過就是進學的地方,有沒有作坊的,都一樣。至於什麼“皇家”的名號,更加不值一提。真正可以代表“皇家”的,是軍隊、是官員、是權力。

但是長孫無忌也清楚,“學堂”是“讀書人”心目當中的“聖地”,不容褻瀆,倘若為此事影響到皇帝對自己的看法,似乎又有些劃不來。故而,他本著兩邊不得罪的心態,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陛下,老臣以為,學堂遠在‘衛崗鄉’,謝縣男究竟是何想法,吾等於此也難以度測,依老臣看來,應派出快馬,召其來麵聖,將學堂與懸賞兩件事一並處理,最為妥當。”

長孫無忌一番話,可以說是深合李治心意,原本他就是打算“拖”,隻是沒想出來好辦法,現在長孫無忌說了,那可不就有了借口了嘛。

“阿舅之言,甚是有理,隻是派人召喚卻是不必了,再有一月即是新年,謝卿家年前必定前來‘長安’,屆時就按阿舅的意思,把兩件事情一起處置好了。”

長孫無忌表了態,皇帝做了決定,即使如褚遂良也知道改變不了了,再說下去,也無任何意義,隻能跟隨眾大臣一起高呼“臣等遵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