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流言(1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3222 字 9個月前

進得城門後,崔義玄又對劉愣子道:“劉都尉,有一些事情,謝縣男不知道也就罷了,沒必要再多曾是非。”

劉愣子知道崔義玄所指,微微點首算是應下,但立即又問:“若是問起,劉某當如何說呢?”

“都尉就說,被老夫送到‘婺州’修建河堤去了。”崔義玄察覺出劉愣子好像知道些什麼,於是問道:“據老夫所知,都尉曾是謝縣男之麾下,可以說,是謝縣男提拔都尉的,不知對否?”

“崔刺史所言極是。”劉愣子從來就沒隱瞞過,自然實話實說。

崔義玄又問:“都尉以為,謝縣男與馮校尉又如何?”

“二位俱是大才,非尋常人可比。”劉愣子很是認真地回答道。

“老夫亦做此想。”崔義玄接著道:“他們兩位皆是不凡,亦各有所長,然有一樣相同,都是乾乾淨淨的,沒有做過什麼齷齪、苟且之事,都尉可知曉,為官者,名聲甚為重要,有一些苟且之事,當不得不去做的時候,老夫認為,還是由彆人來做為好,以保護他們二位的聲譽,不知劉都尉可有明白否?”

劉愣子腦子再笨,這會也聽懂了崔義玄的意思了,那就是說,有一些見不得光,或者不能正大光明乾的事,需要由謝岩和馮寶的身邊人來乾,唯有如此,才能確保他們兩個人的安全和聲望,隻有他們兩個人沒事,其身邊的人才能夠跟著平平安安。

而且,崔義玄有一個地方說的非常對,保護謝岩和馮寶的“清白”,等於是減少了彆人抹黑和攻擊他們的機會,真正的大官,是不能夠給彆人機會的。

自古以來,有道是“殺俘者不詳”,謝岩既然答應了叛軍,當然不能夠反悔,然而,與叛軍交易又是一件及其犯忌諱的事,所以,為了保護謝岩的名聲以及不觸犯忌諱,崔義玄主動出手,坑殺了叛軍,可是,他又如何對朝廷解釋呢?劉愣子不得不把這個問題提了出來。

崔義玄道:“我‘婺州’水患頻發,使用死囚或作奸犯科者修築河堤乃是慣例。謝縣男應老夫之請,誘使叛軍投降,至於逆首陳碩真嘛,負隅頑抗,最後兵敗自儘。”

人都有一個奇怪的特點,那就是當彆人說的並不是特彆清楚的時候,會自動腦補上所有的細節。

崔義玄一番看似清楚,實則含糊的說詞,換做任何一個人來聽,都會理解成,謝岩最後的那個做法,實際是應了“婺州”刺史的請求,有意為之,陳碩真怎麼死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投降叛軍一個不剩的全部死了,至於是被坑殺,還是死於修河堤當中,那更加沒人關心。謝岩與叛軍所謂的“交易”,怎麼看都像是一種手段,而對叛軍耍手段,恐怕沒有人會說什麼的。

想通了所有關節之後,劉愣子一句話也沒說,而是向崔義玄拱了拱手,然後恭恭敬敬的鞠了一個躬。

走進“睦州刺史”府,崔義玄和劉愣子去見了謝岩,簡單交談後即離開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