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朝堂爭論(三)(1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2936 字 9個月前

無論是謝岩或是馮某,無論他們在私下或者幕後做了多少事情,最終的結果都是需要拿到朝堂之上進行驗證的。

四日後,是一個很普通的朝會,因為需要一定品級,且參與處理國家大事的官員才可以參加,所以稱為“常朝”,意思也就是日常都有的朝會,能夠參與這樣朝會的人,才算是進入大唐真正的權力中心。

謝岩是外官,原本並無資格,卻因為皇帝下旨宣召,所以才能位列朝臣之中。

群臣向皇帝行禮後,李治率先開口道:“朕有言在先,今日商議‘新安縣子’謝卿家提出的‘商稅’之事,諸位卿家但有想法,不妨直言。”

“陛下,臣有話要說。”有官員率先走出朝班道。

謝岩對這個人有點印象,好像是“戶部侍郎”,至於具體叫什麼,就不知道了,隻聽此人言道:“我朝稅製沿用前隋,稅率由高祖定下,至今未做多大改動,若任由‘衛崗鄉’調整,豈非將朝廷之權下放地方官府,此例萬不可開。”

謝岩知道自己既然站在這朝堂之上,據理力爭便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他也不用等著彆人出頭了,直接走出朝班,先向皇帝行了一禮,接著道:“此公所言差矣,稅製、稅率,乃是國之大事,且牽涉天下蒼生,任何改動都需要慎之又慎,地方官府根本無權過問,更不用說自行調整。”

“既如此,謝縣子又何必上書陛下?”戶部侍郎問道。

“因為沒錢啊。”謝岩隨即看向戶部侍郎道:“以平叛‘睦州’為例,戶部按照五千人撥付錢糧,可是,真正出戰的總共是近三千的全騎兵,加上作戰需要的軍械損耗,戶部給的那點錢糧,連實際花銷的一半都不到,若非陛下仁慈,允許臣動用學堂名下的錢財,此戰最後結果如何,恐怕還不好說,請問,若鄉裡有錢,何須如此?”

“狡辯!”戶部侍郎厲聲道:“除‘羽林左衛’一千五兵力外,其餘皆輔兵,朝廷何時需要負擔輔兵錢糧?”

“錯!大錯特錯!”謝岩正色道:“汝口中的輔兵,不亞於大唐任何一支百戰精兵,他們重新走上戰場,可不是為了掙錢養家,那是為國儘忠,為陛下效力。”

“即便如此,以‘衛崗鄉’今日之富足,出些錢財難道不應該嗎?”戶部侍郎這一句話,可算是道出了許多官員的想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