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吾有一法,或許有用。”
卑路斯尋聲望去,見是程務忠在說話,便趕緊道:“程將軍有話請直言。”
程務忠道:“吾剛剛想起一個方法,或許可以令‘吐火羅’有所忌憚。”說著,他看了一下眾人,又道:“‘使節團’可派出兩人,東行找尋大唐軍隊所在,若成功找到,可說服大將軍以大唐朝廷名義遞書‘吐火羅’,吾相信,‘吐火羅’決計沒有勇氣拒絕大唐朝廷。”
卑路斯聽懂了,程務忠的建議實際上是利用大唐的赫赫軍威來逼迫“吐火羅”不要輕易做出選擇,哪怕在己方軍事不順利的情況下也不至於倒向“大食人”。應當說,此建議究竟能有多大效果並不好說,但至少會讓“吐火羅”有顧忌,那是一定的。
“殿下,本將以為,程將軍的提議非常不錯,值得一試。”塔爾裡向卑路斯行禮言道。
“將軍所言極是。”卑路斯決定不再多想,當機立斷地道:“就按林大夫提出的方略,同時煩勞林大夫派人去向大唐求助一臂之力。”
伴隨著卑路斯一聲令下,整個“波斯薩珊國”高速運轉起來,軍隊開始集結,所有百姓開始後撤……總之,但凡能夠帶走的,全部帶走。
婦孺、老人、普通文官攜帶財產、牲畜、物資前往“吐火羅”境內;卑路斯和王公貴族們則帶領青壯男子負責將糧食運到山裡掩藏好,並由五千步卒擔任護衛;而全部六千騎兵,加上四千有過作戰經驗的精銳步卒,由塔爾裡統率,布置於大山正前方百裡一線,擺出一番決戰的架勢,至於“大唐軍官使節團”成員,分成三組,分彆配置在軍中、卑路斯身邊以及退到“吐火羅”的百姓當中。
所以如此安排,那是林運他們精心設計的,婦孺、財產進入“吐火羅”,可以安前方將士的心,同時,因為沒有軍隊和青壯男子,“吐火羅”不大敢起異心,畢竟對於國力不強的“吐火羅”來說,必須要考慮到,真要是敢起“壞心思”,那將會招來慘烈的報複,那將是他們難以承受的,除非“大食人”徹底擊敗“波斯”軍隊。
全軍統帥塔爾裡,派出數百斥堠前去探查“大食軍隊”動向和詳情,無論如何也要在撤離行動完成前,將敵軍拖住,這是整個戰略中最為重要的一環,畢竟敵軍勢大,有足夠兵力分頭並進。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