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古人非常重視學問和技能的傳承,隻不過由於絕大多數百姓不識字,文化水平太低,致使受眾人群太小,所以人才難得,特彆容易出現即使有好的老師,也遇不上合適學生的情況。
謝岩花大力氣辦學堂,而且是從小普及式的做法,完全照搬了後世,雖然隻有短短幾年,可謂成效斐然,如李淳風、張士道等有識之士都看出了其中意義所在,故而欣然接受謝岩提議,所為者,即我華夏文明之傳承。至於“成藥”構想,對張士道而言隻是小事,不過一些藥方罷了,真正的難處在於實施,可以後解決。
兩日後,謝岩請張士道來到“洛陽”許家,問診自家夫人。
結果依然不樂觀,總體而言,和王太醫所說差不多,唯一算是好消息的就是,若在大夫指導、仔細調養下,身體會好轉一些,如此可降低生育風險。
在謝岩心中,夫人許爰堅持要孩子,而根據兩位太醫先後相差不多的說法來看,依然是一個好壞各占一半的局麵,那麼最後的抉擇,又成了大問題。
謝岩思之再三,最後肯請張士道留住“洛陽”,一來皇帝陛下不久將至,此時回“長安”,搞不好很快又要跟隨皇帝再來;二者,“醫道院”籌備需要時間,且醫學太專業,需要做哪些準備,得張士道指點才成,外行人弄不了;至於這最後嘛,那自然是請張太醫在方便的時候,多多照看自己夫人了。
對於如此公私兼顧的方案,張士道還真是說不出哪裡有不對,沒做多想便也就答應了,隻提了一個條件,那就是讓謝岩派人接自己家眷前來。
此為小事,自無不允之理,謝岩當即命吳成前去“長安”,而自己則通過黃守義,在許家附近給安排一座宅院暫住。
等處理完在“洛陽”的事務,謝岩馬不停蹄地回到鄉裡。
人剛從馬車上下來,就對隨行王三狗道:“差人去請洛、黃兩位大掌櫃過來,就說本官有事找他們。”說完,徑直走進官衙,直奔自己“公事房”,他得先睡會兒,以養足精神,畢竟起的太早,實在困了些。
約摸大半個時辰後,黃守義和洛克然相繼來到。
剛剛睡醒的謝岩,看到他們二人,先是讓王三狗招呼一下,自己則先去用冷水洗了一把臉,而後擦乾水跡,再坐回到椅子上道:“吾起得太早,實在有些困倦,讓兩位久等了。”
“哪裡哪裡。”黃、洛二人同時客氣地回應道。
“大家都不是外人,吾就有話直說了。請二位來,是因為有一樁不掙錢的大買賣,需要有人去做,吾思來想去,除兩位外,再無合適人選。”
“不掙錢?”還“大買賣?”黃守義和洛克然腦子裡一同閃現出這兩個問題,臉上卻除了驚愕之色外,更多的居然是期待神情。
這些年,跟在謝岩和馮寶後麵,黃守義與洛克然可算是發了大財,如果僅僅是掙錢,那還真就小看了他們,此二人,從謝岩和馮寶的種種舉動中,以及他們親身的經曆中,領悟出一個道理——天下間沒有賠錢的買賣,隻是這利益獲得的方式不同、來源不同而已,且往往看起來越是不掙錢的買賣,其背後隱藏的利潤越是驚人,比如打仗、又或者是“馬場”,那可都是在賬麵上虧損驚人或是毫無利潤的,但實際情況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
謝岩等了會兒,見他二人沒有開口詢問,隻好主動說道:“學堂即將開設‘醫道院’,暫由‘太醫署丞’張士道負責教授感興趣的學生,吾與張太醫說定,先期由他整理提供十個常見病的藥方,而後配製成藥包,對外出售,不知兩位可有聽明白否?”
“藥鋪不就是乾這個的嗎?”洛克然不理解地問道:“咱們有必要弄?”
謝岩不答,而是看向黃守義,問:“黃掌櫃以為如何?”
黃守義心裡覺得事情應該沒那麼簡單,可又想不出來關節在哪,隻能微微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
謝岩道:“二位這些年賺得盆滿缽滿,已是一方巨富,難道就不怕樹大招風?又或者不擔心彆人覬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