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無敵的軍隊,更沒有無解的戰法,況且,突厥軍首領度坤那也是身經百戰的優秀將領。
唐軍出乎意料的戰法以及作戰能力固然讓度坤大吃一驚,但他很快從震驚中冷靜下來,並迅速想出應付方法,即避開正麵,自側翼攻擊,試圖將裴士峰軍分割開,再利用兵力優勢進行絞殺。於是乎,戰場出現了奇怪的一幕,不論裴士峰衝向哪裡,那裡的突厥軍都是避讓。
同時,在裴士峰軍的右側後方,一支完整的約有三千騎兵的隊伍集結完畢並衝向側翼。
按照“作戰要義”,當出現如此情況的時候,騎兵應當主動分成兩隊,各自形成一個獨立的“鋒矢”,而後分左右繞行,共同去攻擊側翼來犯之敵,待打亂對方陣型後,再合二而一,繼續保持攻擊形式。因此,當裴士峰打出“一分二”的手語時,自有軍卒以同樣的手語給後麵的同伴發出信號,隨即可見騎兵開始轉向,分成兩隊。
趙長風不知道手語的含義,更不知“作戰要義”,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帶領自己的隊伍緊緊的跟在裴士峰軍後麵,至於心裡十萬個為什麼,隻能留到戰後詢問了。
打仗,從來就是發揮自己優勢,遏製敵人優勢的事情,誰做的更好,誰就能贏得勝利!突厥人最大優勢是兵力眾多,為了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度坤絲毫不顧自己那支三千人的隊伍與唐軍激戰結果,命令部下收攏原先散亂的軍隊,重新組織起來,從更大的範圍形成合圍,其實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利用那三千人纏住唐軍,外圍的軍隊緩慢壓迫,隻要唐軍突擊而出,立刻發起衝鋒,度坤認為,哪怕唐軍戰力再強悍,也不可能在馬匹速度起不來的情形下,能夠應付得了。
應該說,度坤的判斷和選擇完全正確!許恢在“作戰要義”裡麵明確寫到:“若本方的騎兵速度無法帶動敵軍,反而被敵軍帶動,不論是加速,亦或是降速,統兵軍官首要考慮的是脫離戰場,視戰場情形再做決斷。”其實簡單來說就一句話,那就是戰場主動權,如果失去了,就不能硬撐。
裴士峰談不上是一個優秀的將領,但他絕對是一個合格的將領!當發現突厥人開始死戰不退、不顧傷亡,拚死拖住自己隊伍之時,他馬上意識到,不能隻顧著殺敵,應該突圍了。
在混亂的戰場上,裴士峰根本看不見突厥軍的動作,不過是出於一種危險的感覺,以及嚴格遵守“作戰要義”內容而已。
裴士峰又一次打出手語,告訴部下們:“合二為一,突圍!”
隨即調轉方向,向著分出來的那一支隊伍衝過去……在“精鋼弩箭”強大的威力下,每個唐軍正麵的敵人,都很難接近,自然也就無法阻擋他們,當兩隻唐軍合攏之後,裴士峰想也不想地往南突圍,這一次那真是的有多遠跑多遠了。
馮寶靜靜的坐在“野戰工事”裡,非常難得的似乎在思考中,沒有人知道,他其實在發呆。
馮寶心裡有些煩躁,他不喜歡打仗,更加不喜歡血腥的殺戮場麵,他隻喜歡待在“衛崗鄉”裡,時不時的呼朋喚友,搞些酒宴之類的事情,或者去學堂,上課、聽課以及和學生們海闊天空的瞎聊。對於眼下的戰事,知道曆史結果的馮寶是不擔心的,他僅僅有些煩躁罷了,借著獨坐的機會,發會呆,讓自己靜靜心。
可看在旁人眼裡就不是那麼回事了,賀蘭敏之邁步走到馮寶身邊,同樣坐到地上,問道:“馮縣男在想什麼!可是替裴都尉他們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