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唐人(四)(1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3402 字 9個月前

一碗蒸過的“遼參”汁水,被小心翼翼的喂入韓成口中,儘管暫時看不出效果,但從韓成發出輕微的呼嚕聲裡,眾人安心許多,畢竟隻有睡得好,傷勢才能更好的恢複。

這一日,大半時間都是裴士峰在講述“長安”和大唐發生的各種變化……每當說到精彩或是些意外之處時,總能引起讚同及唏噓聲。

待到塔爾裡的接風晚宴結束後,裴士峰和匡勝都沒有回營的意思,而是主動提出——商討當前戰事。

於是乎,中軍大帳撤下宴席,回複原樣,包括塔爾裡在內的六名高級軍官及林運、劉定遠和裴士峰、匡勝,共計十人,組成了一次規模不小的“軍事會議”。

裴士峰率先道:“諸位,吾等奉命前來助戰,然因軍力及攜帶物資有限,故作用實則有限。因此,末將需要知曉當下情勢,以便根據我軍特點安排應對之策。”

塔爾裡聽完後,對林運道:“那就請林大夫來說下當前形勢好了。”

林運也不推辭,當即接話道:“自‘大食人’步卒吃了大虧後,如今他們改換了作戰方式,以五千步兵配屬兩千騎兵的方式,組成多支單獨軍隊,以相互間隔不超過十五裡的距離,在方圓五百裡之內多次來回梳理,以試圖發現我軍大營,並尋機決戰。”

“末將請問林大夫,為何大軍固守這一線?繼續誘敵深入,豈非更佳?”

林運道:“裴兄有所不知,此地為放牧及產糧之地,一旦失守,將動搖軍心,可謂乾係重大,不到萬不得已,不可言退。”

林運說得很隱晦,但裴士峰還是聽出了話中之意,估計是“波斯人舍不得放棄,所以才會陷入被動。”

裴士峰當年也曾參加過遊擊戰的討論,知道在兵力劣勢的情況下,固守某一區域,可謂是下下策,隻是他也知道,有些事情,不是將領們可以決定的。

裴士峰知道自己不擅長謀略,因此直接言道:“‘武平特混營’兵甲犀利,配合‘波斯軍’打掉一兩支步騎混合的隊伍還是不難做到,然末將建議,戰後大軍後撤,等候程副使回來為好。”

“為何後撤?打掉兩支‘大食人’步騎混合隊伍後,我軍當可以展開反攻,徹底擊敗敵人!”

裴士峰看了一眼說話的“波斯”將領,又望向林運,大有等他介紹一番的意味。

林運道:“此為軍中勇士鐵勃將軍,韓兄一命即是鐵將軍拚死搶回。”

“多謝鐵勃將軍。”裴士峰先是拱手謝過,跟著道:“將軍有所不知,‘武平特混營’戰力固然強大,然所需軍械在貴國無法補充,所以,無法相助大軍反攻;至於說,請等待程副使歸來的緣由,恕末將無法直說,此為大事,需程副使與國王殿下商議確定,但末將可以向諸位保證,那絕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一旦正式實施,貴國將擁有更多的兵源和戰馬,那才是和‘大食人’開戰的最好時機。”

“將軍所言當真?”塔爾裡忽然問道。

“千真萬確。”裴士峰道:“此事由‘安撫使’馮縣男策劃,詳情末將不知,待程副使歸來,一切都可知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