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初期的宦官,實際上是一個卑微的群體,在強勢帝王以及曆史名臣的雙重“壓迫”下,幾乎沒有他們活動的空間,哪怕如王伏勝、王福來兩位大總管,除了在宮裡刷刷存在感外,出了“太極宮”,就無人理睬了。
而在高官顯貴裡,如謝岩、馮寶般對待宦官的人,可謂少之又少,正是因為這份罕有的尊重,王伏勝一直對謝岩甚有好感,儘量給予一些便利。
今日之所言,那也是發泄一下心中的鬱悶,畢竟事情也沒有緊迫到那一步,既然謝岩已經表態願意在適當時候提醒一下王福來,那麼也就犯不著多想了,接下來的談話自然輕鬆愉快許多。
當話題不可避免的轉到李治賞賜的四個美人身上時,謝岩忽然想起王伏勝說過是“陛下和娘娘的恩典”,便問了出來。
“此乃娘娘提及,陛下應允。”
聽到王伏勝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謝岩嘴上“哦”了一聲,心裡卻想:“武則天果然厲害,用這麼個法子就消除了李治心中的些許愧疚,幸好馮寶的事在之前就和李治談開了,不然少了這份愧疚,最後怎麼說,還真不知道了。”
“縣子在想何事?”王伏勝察覺到謝岩在想事情,直接問道。
“啊,是!是想起了一件事。”謝岩應道:“謝某忽然想起一種可能。”
王伏勝聽不懂謝岩的話,一臉疑惑的看著他,靜等他繼續說下去。
有一件事情,謝岩一直都想在合適的時候找個恰當的機會告訴王伏勝,不管怎麼說,他也不想看著這位和自己關係不錯的老宦官莫名其妙的死於非命,而無巧不巧的剛才說到了武皇後,謝岩覺得,應當是時候說了。
“王公公,謝某以為,尋常夫妻間,磕碰在所難免,況天家乎,故有一言送予公公,莫參與,需避開,且務必要避開!”
久居深宮大半輩子了,王伏勝比誰都清楚“帝心難測”是何意思,謝岩說的沒錯,彆看武皇後今日風光無兩,然誰知道哪天皇帝一個不高興了,又起了換皇後的心思呢?
帝、後之間倘若起了什麼爭執,不是參與和不參與的問題,而是身為宦官,想參與也沒那個資格啊,可是謝岩所說的“需避開”,又是什麼意思呢?王伏勝是怎麼也想不出來。
“謝縣子,何謂‘避開’?”王伏勝是不懂就問道。
謝岩情知無法明說,隻能打個比方道:“有道是‘二虎相爭必有一傷’,可若是恰巧有一支綿羊在側,不知公公以為會有怎樣結果呢?”
王伏勝瞬間聽懂了!帝、後乃是龍、鳳,自己隻是螻蟻,龍鳳相爭,且不論最後結果如何,一旁的螻蟻總是最先倒黴的,所以,躲開是唯一也是最正確的方式。
從王伏勝微微頷首的動作裡,謝岩猜出其已經聽懂了自己說的意思,便換了一個話題道:“陛下巡幸‘洛陽’,不知在明年何時?謝某也好回鄉早做準備才是。”
“陛下出巡之時日未定,然咱家以為,總不會是大熱天吧。”
謝岩道:“多謝公公指教,謝某自會安排妥當,以迎聖駕。”
“縣子辦事,素來甚得聖心,咱家可放心的緊。”王伏勝說完,忽然問道:“咱家在貴鄉的鋪子,如今情形怎樣?”
謝岩聞言一愣,道:“謝某沒聽說有何異常啊?公公莫不是聽說了什麼?”
“那倒沒有,咱家近日在想,那些鋪子應該值不少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