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之怒(二)(2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5358 字 9個月前

許敬宗最近那可是春風得意,日前皇帝正式下詔:“‘禮部尚書’許敬宗遷‘門下省侍中’一職,領‘同中書門下三品’銜;‘黃門侍郎’杜正倫加‘督建使’一職,全權負責‘長安’至‘玉門關’官道重建事宜,兼領‘同中書門下三品’銜。”

對於和杜正倫不睦的李義府和許敬宗來說,其去修建道路,當再無多少時間和機會插手朝政,簡直就是妙不可言,他們兩個人,同為“三省”之中的最高官職,自然也就沒了相互間爭來爭去的動力了,再加上他們合夥經營的“馬車大作坊”,在“衛崗鄉”也開了業,預計每月可產馬車達到百輛,在彼此合作愉快,且無多少利益衝突的大前提下,李義府以為,找許敬宗問詢,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郎君、郎君!”許府管家匆匆跑到書房裡,向許敬宗稟道:“李中書,親自前來拜訪。”

“快快有請。”許敬宗一麵讓管家前去迎接,一麵走出書房,緩步前迎。

“李中書大駕光臨,怎不差人先知會一下老夫?”許敬宗笑著對走到近前的李義府說道。

李義府笑道:“今日休沐,某臨時起意,還請許公莫怪才是。”

“哪裡話,請——”

簡單數語之間,二人走完客套過場,一同進得書房。

待管家指揮婢女完成上茶點等諸事,且退出書房後,許敬宗這才問道:“不知李中書所來,有何要事?”

李義府道:“有件事情,李某甚是不解,特來請教。”說完,接著將“商涵之死”極有可能與三位王爺有關的事情說了出來……最後問道:“李某以為,即便是哪位王也派人做的,又能怎樣?商涵一介平民,還能有人為其申冤不成?”

許敬宗輕輕一笑,言道:“旁人不會理會,可那位謝縣子就不好說了。”

“何故?”

“習慣爾!”許敬宗道:“其主政‘衛崗鄉’曆來講究官民一視同仁,況且這三位王爺與陛下並無多大關係,且此番來朝皆為子嗣,謝縣子深得今上信任,真要是知道誰在背後操弄,恐怕誰也保不住。”

李義府微微頷首,算是認可這種說法,不過,他還是忍不住多問了一句:“怎麼說那也是皇親國戚,陛下那裡……”

儘管李義府沒有說完,許敬宗依然明白他的意思,搖首而道:“若老夫沒有猜錯的話,與‘衛崗鄉’有嫌隙的‘虢王’可能性最大。”

“不錯不錯,李某差些忘記,昔年‘虢王’之子搶奪‘衛崗鄉’財物不成,反被人生擒,丟儘了臉麵,此次入朝的‘虢王’兩子,其中就有那李顒。”

“正是,老夫以為,真若是此人,陛下絕無袒護可能。然此事,謝縣子難以查的清楚,即使能夠猜到,卻無陛下詔令,依老夫之見,不了了之最為可能。”許敬宗以頗為肯定的語氣道。

“倘若謝縣子請旨陛下,又當如何?”

許敬宗想了一下,道:“在無實證之下,今上不會降旨,除非另有它意。”說完,他忽然看向李義府,問道:“李中書特為此事而來,莫不知道些什麼?”

“許公有所不知,據李某所知,陛下已有旨意。”由於李義府接到的是密旨,所以不敢明說,隻是以很隱晦的話語提了一句。

“哦——”許敬宗口中應了一聲,心裡卻想:“原來如此,難怪汝會前來。”

李義府看了一眼麵不改色的許敬宗,情知眼前這位先朝老臣必定能夠猜出些,隻是他也無心多說,繼而又問:“上意若不為草民商涵,又能為何?”

許敬宗沒有回答,而是微微閉目,狀若沉思……

李義府見狀也不在問,同時也沒有空等,而是大腦高速運轉,思索著各種可能……

很快,小半個時辰即過!

許敬宗雙目突然完全睜開,同時驚道:“老夫想到了!”

幾乎同一時間,李義府也突然張口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或許是幾乎同時想到的緣故,二人說完之後,相互對視一眼,緊跟著是會心一笑,各自點了一下頭,以作肯定之狀。

那麼,兩位千古大奸臣,都想到了什麼呢?答案很快揭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