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岩帶著宦官及時的出現,製止了左右包間裡的些許爭執。
“羽林左衛”的軍官全都認識謝岩,打聲招呼事情便過去了;匡勝看到謝岩後,以為是他要用這個包間,於是主動提出離開。
謝岩卻道:“無妨,繼續留下沒有關係。”說著,還向身邊的那名宦官道:“此乃軍中勇士,非尋常人可比。”
那名表情很是冷漠的宦官,一句話也沒說,隻是略微點了下頭,而後先行一步離開。
謝岩知道他是回去稟報,故而既不阻攔也沒有跟上去,反而是見其離開後,對匡勝道:“在我們沒有離開之前,不要走出這個包間,此外,等我走後,去我府上找羅蘭,告訴她務必今夜留下賀蘭敏月姑娘,一切等我回去再說。”
匡勝點了一下頭,接著卻問道:“方才隨縣子進來之人,某家發現其身手十分不凡,他是……?”
“彆亂打聽。”謝岩當即說道:“日後有機會再告訴你。”說完,直接走回李治所在的包間裡。
“謝縣子來的正好,老夫問一句,外麵說的是什麼?”李績見謝岩進來後問道。
“是‘說三國’中‘長阪坡’一段。”謝岩回道。
“哦——”李治將目光從說書人那裡移至謝岩身上,問:“陳壽的?那可沒有這般精彩。”
“回陛下……”
“在外稱先生即可。”李治一句話,算是給自己的稱呼定了調。
“遵命!”謝岩躬身行了一禮,跟著道:“乃史書,照本宣科,多數百姓無法聽懂;‘說三國’是故事,精彩些才更能吸引客人。”
“吸引客人,豈不是能掙更多的錢財?”
“正是,然與之對應的是,也能向朝廷繳納更多的商稅。”謝岩順著李治的話回道。
李治頗為認同地點了點頭,而後轉首看向說書人,顯然這一段很合他的胃口。
謝岩見李治聽說書,便輕移兩步至李績身旁,低聲言道:“李公前來,怎不提前差人告知,下官也好有些準備才是。”
李績看了一眼李治,撫須而道:“先生有意,老夫作陪,當無不可。謝縣子,老夫聽聞,旁邊房內有我軍中勇士,不知是哪一位?”
“‘幽州’匡勝也。”謝岩以最簡單的話語如實說道。
“可是那出自‘睦州’叛軍之人?”
“正是。”謝岩雖說有些納悶李績如何知曉,依然實說道:“此人出自叛軍不假,然歸順朝廷後,彆無二心,且於西域立下大功,足顯其忠誠。”
李績頷首言道:“如此最佳,隻是朝廷用人自有規製,以其功領校尉銜,足矣!”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謝岩至少從中聽懂了兩層含義,其一,李績知道匡勝這個人和他的功勞,也包括如今當個閒散校尉的事;其二,是表明了一種態度,即匡勝現狀是合理的,也是必須的!
謝岩知道,李績這是當麵回複了自己通過雷火試圖調匡勝進“羽林左衛”的事情。不管結果和過程如何,能夠得李績親自回複,本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雖說沒能進“羽林左衛”有些遺憾,但在官職上,朝廷並沒有虧待,因此,匡勝本人倒也並無不滿,隻是日子過得清閒罷了。
正當謝岩和李績又說起其他事的時候,不知道何時出去的賀蘭敏之又回到了包間,他見李治正津津有味的聽著說書,便打個手勢,招呼了一下王伏勝,待其悄然退後幾步,才上去低聲道:“晚膳已安排好。”
王伏勝微微點了點頭,又繼續回到李治身側。
這一段的說書,大約半個時辰,隨著說書人一句“且聽下回分解”而宣告結束。
李治意猶未儘地歎了口氣,而後回身道:“難怪百姓趨之若鶩,確實不錯,隻可惜聽不完整。”
“陛下,要不……”
李治擺了一下手,阻止王伏勝繼續說下去,口中淡淡道:“如此即可,不必苛求。”
謝岩目睹這一幕,心中十分讚賞,作為一個擁有天下的皇帝,懂得適當時候克製自己的欲望,其實是很難得的。
“天色不早,恭請姑父用膳。”賀蘭敏之行禮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