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詫異地看了一眼賀蘭敏之,跟著卻對謝岩說道:“汝為此地父母官,何需敏之乎?”
謝岩很意外李治的決定,好在隻是小事,當即言道:“若論吃食,鄉裡以‘馮府’最佳,不知可行否?”
“馮府?”李治問道:“可是馮縣男府中?”
謝岩道:“正是,馮縣男雖遠行,去府中用膳卻並無不可,其府內一應俱全,隨時都可以。”
“甚好,那就去‘馮府’!”李治一言以決,自無旁人反對。
隨著李治起身而行,以李將軍為首的近衛們,立刻行動起來,分彆站在茶樓各道口,以暫時限製客人走動的形式,給皇帝騰出一個隨意走動的道路,也不管彆人願意不願意。
好在,眾人看見謝岩跟在後麵作為陪同的時候,都意識到鄉裡來人“大人物”,所以也就不覺得些許片刻無法走動,有何問題了。
自高大棒帶人去“玉門關”後,“馮府”裡的管家就成了劉大山,他和往常一樣,無事之時,泡一壺茶,端在手裡在府中四處溜達。
“劉叔!劉叔……”
劉大山尋聲望去,見是門衛小虎子,便迎過去,同時大聲問:“叫喚啥,何事?”
年輕的小虎子快速來到劉大山麵前,氣息還未喘勻,直接道:“門外來了許多陌生人,但卻拿著謝縣子的官憑,說是縣子要在府內宴請重要客人,要咱們做好準備。”
這事可就太怪異了!官憑是一個官員最為重要的憑證,和官印一樣,若遺失,可議重罪。
如今就在鄉裡,陌生人能拿著謝岩的官憑登門“馮府”,可以肯定的說,除了本人給予外,彆無其他可能,那麼,到底什麼樣的客人才能令謝岩如此呢?
“那些人呢?”劉大山問道。
“俱在府門外。”小虎子道。
劉大山不說二話,邁開大步即快速前往府門方向。
很快,劉大山看到了小虎子所說的“陌生人”,總共近三十人,且全部都是生麵孔。
劉大山並不是一個普通百姓,百戰餘生的經曆使得他一眼就看出,眼前的陌生人都不是一般護衛可比,雖說比起軍中悍卒少了些凜冽殺氣,但是炯炯有神的目光,沉穩的表情無不顯示出非同一般的身手。
不管心裡怎麼想,表麵文章還得作,劉大山旋即向對方最前為首之人行禮道:“某家劉大山,暫為馮縣男府內管家,既然諸位執謝縣子官憑而來,自當遵從,隻是尚未請教諸位何人?”
“吾等來自‘長安’。”為首之人說著遞上一份文書。
那也是一份官憑,內書“千牛備身李聰”!
“千牛衛”正式名稱為“左右千牛衛”,是大唐南衙“十六衛”中的兩“衛”,不領府兵,專責“掌執禦刀宿衛侍從”,是皇帝內圍貼身衛兵,而“千牛備身”正是宿衛侍從的統兵官,也就是說,凡任職“千牛備身”的軍官,都是皇帝身邊的近衛。
劉大山在軍中十多年,對上述這些事,多少還是聽過的,如今眼前之人官任“千牛備身”,那以此類推,其他人多半也是出自“千牛衛”,由此不難得出一個結論——謝岩所宴請的客人,一定來自宮中,且身份地位絕不一般。
僅僅數個呼吸之間,劉大山心裡便有了一個大概——“長安”來了一個重要人物,謝縣子需要接待宴請,而整個“衛崗鄉”裡,最好的廚子就在“馮府”,所以,才差人過來通知自己。至於為何不是王三狗或者老張頭前來,多半另有緣故吧。
“有勞了。”劉大山不再猶豫,一邊遞還官憑一邊說著,而後回首道:“小虎子,開門!”說完,側讓一步,道:“諸位請——”
那位“千牛備身”李聰,聞言點首,一揮手,其後眾人魚貫入內,而他自己卻走到劉大山身邊道:“還請帶本官去廚房。”
劉大山什麼也沒說,僅作了一個“請”的手勢,並率先進府。
李聰隨後而入,行不出幾步,又道:“煩勞知會府上諸位,無事莫要四處走動,以免引發誤會。”
劉大山想想也是,回頭將小虎子喚到跟前道:“汝去告訴其他人,有事進出走後門,不得踏足校尉宅院和廚房,今天晚膳自己上街吃去,若有人問及,就說縣子請客好了。”
小虎子剛應聲而去,李聰又問道:“此乃馮縣男府邸,何來‘校尉宅院’?”
“實在抱歉,‘校尉’即馮縣男,劉某稱順了口,一時忘了。”劉大山順便解釋道:“府內大致分三塊區域,廚房、客房和花園算是一塊,縣男自住宅院為一塊,隻是目前僅有幾個婢女在負責清掃事宜,另有一塊區域裡住的都是縣男的老部下和一些進城來玩的莊戶,然劉某剛剛吩咐過了,他們不會過來的。”
李聰倒是聽得有些奇怪,嘴上雖然沒問,心裡不免在想:“這縣男府裡,怎還會有莊戶?真是奇怪至極。”然此事終歸乃旁人家事,多問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