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白龍魚服(四)(1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4294 字 9個月前

被臣子們恭維了一番後的李治,心情大好,竟然主動問起有關“馬場”的事情,且還捎帶問了一句:“‘紀王’欲在治下興建效仿,卻為長史力阻,言稱‘此為害民之政,不可效也!’,朕很想知道,卿家何意?”

但凡和賭博沾邊兒的都不是好的事物,謝岩對此那是心知肚明,隻是一直找不到機會向李治言明,今天巧了,皇帝陛下竟然主動問起這事,那若是不抓住機會才是笨蛋了。

“陛下,那位長史所言極是,‘馬場’一事,利弊各半,雖獲利甚巨,卻有誘使百姓聚賭之嫌,決非善政。”謝岩唯恐李治不甚明了,又進一步解釋道:“鄉裡的‘馬場’,並非一家一戶所有,實為‘馬會’中各家共同所有,儘管獲利豐厚,卻在扣除開支後,將所得利益悉數用於‘洛陽’和鄉裡的道路、房屋、公有茅廁以及救災之用,實不瞞陛下,這些錢財通過上述之事,不少又回到了‘馬會’中各家手中,然他們畢竟是真正做了事,有所得當屬合理,並不為過。隻是,‘馬場’若由一家或者少數幾家開辦,必定難出斂財之範疇,若如此,當為惡政,不可取也。”

李治很是認真地點了點頭,而後道:“卿家言之有理。”說完,話風一轉,道:“不知最近的‘賽馬日’是哪一天,朕倒是有意去看下。”

“後天,即為‘賽馬日’。”賀蘭敏之主動接過話道。

“馬場”那些事,謝岩知道的不多,以往都是問馮寶,不曾想,賀蘭敏之似乎也門清,那自然是最好不過了,由他去安排,誰都沒意見。

李治此次脫離大隊,選擇白龍魚服私下出行,其實最根本的目的就在於了解一個真實的“衛崗鄉”,因此,當賀蘭敏之攬下“看賽馬”一事後,李治隨即向謝岩道:“謝卿家牧民一方,想來不止區區一個‘馬場’,卿家昔年與朕相約十年,今已所剩不多,‘沙盤’裡的景象不知一一實現否?”

謝岩道:“陛下,鄉裡如今百業興旺,‘沙盤’中之景象,大都已實現,縱有些許不符,那也是變得更好,臣今日可以向陛下奏報——臣不負陛下當初期許,‘衛崗鄉’業已成為我朝最為與眾不同之所在。”

“如此甚好!”李治道:“朕還有些時日,相信定能親眼目睹。”

謝岩至此算是真正明白了皇帝的來意,說直白點,那就是來親眼看一看,放權給自己折騰後的結果,如同後世小平同誌,親眼看一下那個南海邊小漁村發生的巨大變化。

眼見為實,永遠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陛下——”話音中,“千牛衛”李將軍入內稟道:“馮縣男府上有專用的餐廳,臣恭請陛下聖駕。”

“餐廳?”這是個新名詞,隻不過從字麵上非常容易理解,李治僅僅愣了一下,便明白了,跟著起身道:“走——去瞧一瞧何為‘餐廳’?”

“馮府餐廳”很大,非常像是一個巨大的包間,正中靠牆的位置放有一張大圓桌,而左右兩邊各有四張小一些的圓桌,而中間的過道上鋪著帶有明顯西域特色的地毯,整個餐廳空無一人,顯得十分安靜和空曠。

“馮縣男弄如此大的用膳所在,何意?莫非時常宴請不成?”李治率先走進,環顧一眼後,問。

謝岩道:“陛下有所不知,微臣與馮縣男府上皆是如此,用膳並無主、下之分,都在一起。”說完又解釋道:“吾等府上大多昔日老兵,故習慣於軍中常例。”

“嗬嗬,謝縣子主政多年,仍不忘軍中舊例,難得啊!”

“下官多謝英公誇讚。”謝岩先是回應了一句李績的讚賞,而後接著道:“下官雖主政一方,然依舊隨時恭候陛下召喚,但有戰事起,臣仍可效命疆場。”

“卿家有心即可,我大唐擁兵百萬,戰將無數,更有英公這般統帥,四方蠻夷若有異動,當滅其國!謝卿家之才智,還是用於政務為佳。”

李治一番簡單的話,其實大體上等於給謝岩日後的仕途定了調,那就是安於政務,至於打仗嘛,反正大唐有的是名將,用不著他出征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