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起於軍伍,本質上謝岩還是極度厭惡戰爭,冷兵器時代的戰爭,近乎於肉搏,太殘酷了!多少次從噩夢中醒來,都是被戰場上慘絕人寰的景象給嚇醒的,但有可能,此生都不想踏足戰場半步。
今日李治雖隻隨口一說,但天子金口玉言,基本上排除了謝岩今後統兵打仗的可能性,可謂是一個真真實實的好消息。
李績倒是暗自歎息一聲,心下頗為惋惜,他仔細了解過謝岩統兵作戰的經曆,無論是“安勝關”或是“睦州平叛”,不僅用兵大膽心細,而且屢有出人意料之舉,且其治軍嚴整,深得麾下軍卒之心,如此已具名將之風,假以時日,再經曆幾次戰事磨煉,成為一代統帥,那是可以預期的,可適才皇帝的一番話,注定謝岩不可能成為軍方日後統帥,或許讓他成為宰相,那才是皇帝心中最根本的意願吧。
“陛下,此物名‘圓桌’。”謝岩見李治走到最大的圓桌邊,趕緊上前解釋道:“桌上那小些的圓盤名‘轉盤’,菜式放於其上,可以轉動,以方便取之。”一邊說,謝岩還一邊演示了一下。
李治點了一下頭,又看向桌上放置的餐具。
謝岩見狀又開始擔負起“解說員”的職責,從新建“瓷器作坊”剛剛燒製出不久的帶有顏色的瓷器開始,直說到每一樣式餐具的用途,且儘可能用唐人能夠聽得懂的語言詳細說之……
後世的餐具,品種繁多,從分酒器、小酒杯,到裝魚的,裝菜的不一而同,且作坊那邊為了討好馮寶,在每個餐具上都燒製了一個梅花篆書寫的“寶”字,白瓷之上,大紅色的“寶”字甚是明顯,看起來簡潔而大氣。
李治一邊聽,一邊時不時拿起一樣在手中細看,偶爾用兩件瓷瓶相互輕敲,當發出清脆的聲音時,微微點了點頭,表情甚是歡喜的模樣。
李績同樣很好奇,那些大小不一的器物,熟悉卻又陌生,走上兩圈,用手拿起,仔細把玩片刻,最後又放下。
“作坊正在驗證鑲嵌金邊的方法,一旦成功,將給宮裡送入,相信陛下定會滿意。”謝岩解釋一下,以防皇帝想多。
“老夫家中可不需要鑲嵌金邊,太過奢華的物件有失日常使用本意。”李績淡然說道。
“英公所言甚是。”謝岩道:“隻是瓷器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光滑而易清洗,且不沾汙漬,非常適合尋常百姓之家使用,陛下和英公所見的這套瓷器,乃是眼下最新最好的,當然不適宜進入百姓家中,不過,精致而奢華的器物,依然需要適當而少量的製作,否則有錢人的錢財又往哪裡去花呢?朝廷之‘商稅’又從何而來?”
李治與李績先前都聽謝岩說過關於“奢華”的解釋,儘管未必完全認同,卻也一時間無法反駁,或許在他們看來,這種說法和方式,還得日後再看,所以此刻誰也沒有表示什麼。
謝岩大致能夠猜的出他們心中所想,故而又說道:“過兩日,待陛下看過‘賽馬’,臣請陛下前往‘大作坊區’一行,屆時一切困惑自可解開。”
不管去哪裡,終歸是明日之事,此時此刻,吃飯才是最重要的事!
雖然不在皇宮大內,但是作為皇帝,從來不會缺少伺候的人,以王伏勝為首的幾名隨行宦官,自然而然的成為伺候皇帝的近侍,從上菜到驗試安全,一樣程序也不缺少……
“馮府”的廚子,其實算得上是馮寶“弟子”,所做的菜式,和大唐常見的區彆很大,尤其是大量使用豬肉這一唐人眼裡視為“不潔”的肉品,更是令李治“嘖嘖”稱奇。
像什麼“蜜汁紅燒肉”、“爆炒豬肝”等,謝岩若是不說,誰都啊不知道,可是當吃進嘴裡的時候,無論李治或是李績,都讚不絕口,賀蘭敏之更是隻顧著吃菜,連酒都沒怎麼喝。
隻要皇帝吃的高興,吃得滿意,食材的選擇也沒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