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白龍魚服(五)(1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4738 字 9個月前

來到唐朝,謝岩和馮寶最難以適應的地方不是飲食、禮儀等,而是難熬的夜晚。

沒有電視、網絡和手機,再加上“夜禁”,想要串個門兒都沒地方去,因此,自開始時,謝岩便有意識的沒有建造“城牆”,而後以此為借口,沒有采取“夜禁”。

馮寶本就是個喜動不喜靜的人,所以,對於“夜生活”,他要比謝岩更加上心。在他的刻意引導、建議和鼓勵下,以“大寶茶樓”為首的一批著重“夜晚經濟”的商業活動,於無聲中悄然興起……

“歌舞坊”裡的各種表演,“茶樓”裡的說書,晚間依然營業的“大小集市”,以及大小“酒館”等,無不吸引著已經富裕起來的鄉民們,以及設立在“衛崗鄉”和“洛陽”交界處那些混跡於“賭坊”的賭徒們,尤其當時間長了以後,更多的商賈們意識到“夜晚商業活動”所帶來的收益並不比白天少多少以後,越來越多的鋪子加入其中,至此,一個沒有“夜禁”,晚間更加繁華的“衛崗鄉”,開始吸引到整個“洛陽”地區的有錢人前來玩耍。以至於有人戲稱:“如若再開設‘青樓’,‘洛陽’晚上可就沒人了。”

隻不過,“青樓”和“賭坊”這兩件事是謝岩的底線,他不鬆口,旁人也是無法。況且,馮寶也非常讚同,他曾有警告過黃守義:“‘青樓’和‘賭坊’都是純花費百姓血汗錢的所在,彆的地方開設管不了,但是鄉裡不可,此乃禁忌,誰碰誰倒黴!”

黃守義那可是自“遼東”起就跟著謝岩、馮寶的商賈,關係非一般人可比,他都不敢乾的事,彆人自然更不可能。

然而,一個沒有“青樓”和“賭坊”的“衛崗鄉”,卻帶來一個意外的好處,那就是許多豪門大戶人家的子弟來玩耍時,其家人倒也放心,不怕自家孩子“學壞了”,這也算是一個意外收獲吧。

富裕的人,通常在服務、娛樂和休閒方麵的花費更多,這是後世經過驗證的,謝岩雖然不懂那些複雜的經濟理論,但是他治下的“衛崗鄉”,相對寬鬆而安全的環境,又位於“長安”、“洛陽”兩大都市之間,致使大唐的富人們來往極其便利,再加上“作坊”花樣百出的產品和超越時代的服務理念,逐漸形成了一種“吸引力”——即窮人來尋找活計,富人來揮霍財富,大家各取所需,互不相擾。

晚膳後,上街走走以作消食之舉的李治,看著路上人來人往,不由讚道:“‘長安’亦不過如此矣。”

“平日的‘長安’可沒這麼多人,此地可是天天這般,若趕上‘賽馬日’亦或節日,那人可就更多了。”賀蘭敏之到底是在鄉裡住了不短時日,這些表麵上的東西,他還是非常清楚的。

李治微微頷首,算是回應,而後邊走邊與身旁的李績說了起來……

皇帝走在大街上,最緊張的人莫過於隨行護衛,“千牛衛備身”李聰,帶著幾個人走在最前方,眼睛時不時的掃視四周,並且警惕地看著每一個路過的人,可以說,隻要有誰有那麼一點點不對勁的地方,他就會主動將其拿下,寧錯勿放,是他心中執念。

隻是,李聰很快發現,距離自己約二十步到五十步範圍內,還有一些看起來身穿統一製服的人,似乎也在做著同樣的護衛事宜,隻是那些人,既不像是捕快,又不可能是軍士,在他的記憶裡,大唐好像就沒有這麼一些人。

事出蹊蹺,李聰不敢大意,趕緊去稟報“千牛衛中郎將”李將軍,將所見所思如實道出。

李將軍也不明究裡,雖然他覺得,都是身穿製服,那定是官府中人,應該沒多大問題,可事關皇帝安危,絲毫不可大意,便快行兩步,他得問問謝岩,那些會是什麼人?唯有弄清楚對方身份,才好決定。

謝岩跟在李治身後,與賀蘭敏之一同緩步而行,忽聽李將軍低聲在身後喚自己,便停步回望,問道:“將軍有何事?”

李將軍也不客氣,把李聰見到的情形說了一下……還特意說道:“李某以為多為貴鄉之人,然仍需證實。”

“將軍所言分毫不差。”謝岩道:“那些是鄉‘巡邏隊’中人,出則可為國征戰,歸則安靖地方,皆為忠勇之士,他們正在行排查之事,以防不軌之輩接近。”

儘管謝岩沒有直說那是自己安排的,但李將軍仍然能夠猜到,回以“明白”一笑後即轉首離開。

就在他們說話的時候,李治走到一處攤點前,停下了腳步。

攤點非常普通,一位瘦弱老者坐在一張小案幾後“捏麵人”,案幾上擺放有幾件成品,都是一些尋常物什,不足為奇,然其手上正在捏弄的,卻是一個人物造型,而且已完成大半,令人能夠看的出來,那是“老子騎青牛”的模樣。

“老子”姓李名耳,乃是“道教”創始人,又是李唐皇室追認的祖先,在大唐,可謂地位尊崇之極。

製作“老子”的物件,通常都是由皇家專屬的“匠人”和官府才可以,雖說民間自己做一些,隻要用心去做,地方官府也很少過問,尤其是“捏麵人”這種小物件,那更是沒人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