鐫刻有皇帝禦筆題寫“皇家衛崗學堂”的“照壁”前,李治饒有興趣地仔細看著,口中還不忘說道:“之神韻亦能展現幾分,手藝難得。”說完,轉身走上幾步看了一下空曠的操場,道:“綠草如茵,甚是不錯。”緊跟著又看向右邊,問:“那些是何物?”
“回先生話,都是學子們操練需用之器具。”謝岩接著向李治大致說了一下單杠、雙杠、吊環等來自後世的體育設施……
李治那是聽得那是頻頻點首,甚至間或還問上兩句。
他們說話間。高遠自“照壁”後走出,隻是剛一現身,即有兩人擋在麵前,其中一人問道:“來者何人?止步!”
“老夫高遠,特來拜見先生。”高遠是“英國公”李績的親信老部下,昨日便已得知皇帝駕臨的消息,再加上謝岩差人通知,已然知曉如何應對,故而以尋常之禮求見。
“千牛衛”的人可不認識高遠,不過他們也知道,這個時候主動提出“拜見先生”之人,必定非尋常人,故而不敢怠慢,將此事通報給了王伏勝。
皇帝陛下正在聽謝岩說話,貿然上去稟報顯然不大合適,於是王伏勝靈機一動,悄悄上前一步,輕輕拉了一下李績的寬大衣袖,待其回首之時,低聲將高遠前來的事情說了出來。
李績默默地點了一下頭,轉身走上兩步,對“千牛衛中郎將”李將軍道:“讓來者近前說話。”
很快,高遠來到李績身前,躬身行禮道:“下官拜見英公。”
“此非朝堂,不必多禮。”李績道:“望之且請隨老夫見過先生。”
李績剛剛把話說完,“照壁”後又走出兩人,並且毫無意外的被人擋住了去路。
“望之,此二人似乎在喚汝。”李績雖然年紀大了,但是耳聰目明,隱約間聽到些什麼,故而說了出來。
高遠是背向來路,雖也聽到有人對話,卻不曾聽清楚,經李績一說,趕緊回身看去,跟著再對李績言道:“兩位乃是學堂中人,請英公容吾去問詢一下。”
“去吧。”李績應了一句。
很巧的是,李治此刻已經聽完了謝岩的敘說,正回身欲招呼李績,恰巧看見高遠準備離開,不禁開口言道:“那不是高……”話說一半,忽然想起這不是在宮裡,一時都想不到該如何稱呼。
“是高督學。”謝岩連忙說道。
“對,高督學。”李治隨口應和一聲。
既然皇帝都看到了自己,再離開那是不合時宜的,高遠隻得上前行禮,口稱“先生”,拜見李治。
“免禮。”李治跟著問道:“那邊發生何事?”
高遠不用看也知道皇帝問的是什麼,急忙請旨道:“回稟先生,是兩位學堂中人,多是找吾有事,請準吾去處置一番。”
“不必了,同去聽下,看有何事。”李治說著即邁步而行。
皇帝金口玉言,旁人豈有不從之理,一群人緊隨李治身後,很快來到侍衛攔下“不速之客”的地方。
“二位怎會來此?”高遠上前一步,落後李治半個身位,張口問道。
“稟督學,學堂上月之收支賬冊屬下已整理完畢,請過目。”蘇永興說著,將手中拿著的一本簿冊遞出。
高遠偷偷看了一眼李治,見沒有任何表示,便上前取過簿冊,看也不看納入袖中,轉而問一旁許恢道:“許先生又是為何?”
“稟督學,許某聽聞,學堂今日進出不得走大道,需從運貨側路通行,特為此相詢。”其實許恢是純屬沒話找話,他和蘇永興剛一走出“照壁”,就被人攔下盤問,後又看到謝岩陪同一些人在此,而高遠對來人執禮甚恭,立即意識到是學堂來了“大人物”,所以此刻要是不找出點話來說,那就是給自己找麻煩了。
然而,令許恢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高遠對此居然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