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白龍魚服(九)(2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5131 字 9個月前

謝岩倒是立刻反應過來,情知必定是劉愣子乾的“好事”,若換在平日裡,解決這事易如反掌,但此刻——他是一句話也不好說,隻能靜觀其變。

高遠那也是做過多年高官的人,腦子稍微轉轉,也就明白了大致情況,當即回道:“汝自去找劉校丞,就說學堂一切如常,不得隨意改動,如有必須,當以文書為準。”

許、蘇二人聞言二話不說,躬身向麵前的李治、高遠等人行禮告辭了。

李治等他們走後,邁步向前,同時問道:“此二人乃先生否?觀其服飾,似乎不像啊。”

實際上,蘇永興雖然掌學堂財政大權,然那是謝岩任命的;至於許恢,隻是“軍事興趣班”的授課先生,嚴格來說,兩個人都算不得學堂中人,所以他們並沒有資格在衣服上繡“皇家衛崗學堂”字樣。和高遠這小小的區彆,竟然也被發現了,不得不說,李治的觀察力還是非常強的。

皇帝的疑惑,自然需要解開,高遠沒有開口解釋,而是側首看了一下謝岩,那意思再明顯不過了——下麵由你來說吧。

謝岩默契地點了一下頭,上前一步跟在李治身後,說道:“此二人來自‘睦州’,與其他先生一樣,皆為平民布衣。”

“授課先生為布衣者不足為奇,緣何如此?”

“回先生話,眼下授課先生中,有官身者占一半,因官民有彆,故而如此。”謝岩說的是實情,自從李淳風以及那幫“國子監”的老先生們留下授課後,學堂原有的一些規矩做了稍許調整,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這“官民區分”之事。

其實這件事,並不是李淳風他們那幫老先生提出來,而是給孩子報名的時候,那些有官身的家長提出的,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尊師重道應該,可學堂裡做事的和先生們看起來都一樣,難以分彆,有悖於“禮”,因此,高原隻能取消做事人員的胸前標誌字樣,畢竟涉及到“禮”,容易引起糾紛。

謝岩得知此事後,又更進一步,將“官”和“民”又給區分開了,以此來堵住有可能出現的朝廷方麵的指責,隻不過他心裡很清楚,隻要皇帝來到鄉裡,必然會去學堂,屆時隻需要找個機會當麵奏報,皇帝多半會徹底解決先生們的身份問題,怎麼說在封建社會裡,“官員”二字,那還是非常重要的。此事高遠那是知道的,所以剛剛才會讓出說話的機會。

李治並沒有立即表示什麼,而是邊走邊道:“汝從‘睦州’帶回不少人嘛。”

“不瞞先生,共有四人,兩人為平民,兩人為棄暗投明者。”謝岩如實說道。

“說說看,都有何能耐能入得謝縣子的法眼?”李治繼續邊走邊說。

謝岩道:“其一餘望者,於平滅叛逆中立下功勳,後掌‘睦州錢號’參與重建,今為‘衛崗錢號’主事人;其二蘇永興者,平叛期間亦有大功,今為學堂賬房主事,任職以來,從無差錯;其三匡勝者,勇冠三軍,於戰場上投誠,後隨馮縣男出征西域,有斬將奪旗之功,現領軍職,為朝廷所用;其四許恢者,戰場上投誠,平叛中立有大功,此人熟讀兵書,雖有謀劃之才,卻少統兵之能,故而在‘學堂軍事興趣班’任授課先生。”

“聽汝所言,此四人各有所長,用便用了,隻要專心做事,朝廷不會虧待。”李治隨意說了一句,忽然停下腳步,回身問道:“何為‘興趣班’?似乎除了軍事之外,應當還有其他,可是如此?”

“先生所言極是。”緊跟著,謝岩將“興趣班”的來龍去脈以及內容大致說了一遍……

“哦——原來如此!”李治頷首言道:“學子按喜好而學,自會倍加用功,此舉善也!”

得到皇帝的認可,那自然是一件大好事,隻是謝岩還沒有來得及表示什麼,李治已經走到了一間教室門前,正當他從半掩的窗戶向內看望時,“叮鈴鈴、叮鈴鈴、叮鈴鈴“不知從哪冒出來三聲急促的鈴鐺聲響。

不知道發生了何事的護衛們,第一時間衝到李治周圍,尤其是三名“宦官護衛”,動作無比迅速,隻眨眼功夫,即呈三角狀,將李治護在中間。

“莫慌!莫慌!”高遠急忙喚出聲來。

謝岩則拉住王伏勝道:“不要擔心,那是下課鈴聲。”

正所謂說得再多,也不如眼見為實,李治雖然弄不明白“鈴聲”是怎麼回事,但是卻看到教室裡麵的學子在鈴聲響起後,很快全體站起來,向授課先生行禮致意,而後依次走出。

李治結合先前高遠的話語以及自己所看到的,大致猜到了“鈴聲”的用途,於是淡淡說了句:“退下。”

瞬間,圍上來的護衛們,除了那三名宦官外,全部退出十步之外,而這一幕,完全落在了第一個走出教室的先生眼中,而這位先生,詫異地看了一下,轉首卻見李治走過來,且隻有一步之遙,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自然地雙腿一軟,竟有跪倒在地之意。

憑空伸來一隻手,托住了先生臂膀,隨即就聽李治微笑說道:“王進士,彆來無恙?”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