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設立“造船作坊”的人、財、物等諸多事後,馮寶又親自送“衛崗鄉”商賈們離開“廣州”。他們這一趟目的極為明確,就是去“安南”,能否找到高產糧種不好說,但是調查清楚當地詳情,那才是重點。在馮寶設想當中,出海第一站,就是“安南”!
在沒有人,沒有船的情況下,馮寶不管有任何想法,都隻能等,不過他知道,並不會太久。
轉眼間,時進四月,“廣州”那是越來越熱了……
“小儼,在忙何事?”馮寶走進明崇儼屋內,見其和葉非埋首案幾,不免奇怪地問了下。
“師父稍等,弟子正教胖墩算題,就好了。”明崇儼頭也不回地說。
學習是正事,馮寶自不好多說,走到二人對麵案幾後坐下,耐心等著。
興許是馮寶在一旁看得緣故,葉非總是計算有誤,好在明崇儼沒有顯得不耐煩,詳細解說著算學要領,以及需要注意的步驟……
這一瞬間,馮寶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童年——學習不好,被老師留下補作業,而班長卻承擔起責任,單獨輔導。純真的童年友誼,總是那麼美好,足以讓人銘記一生,永不相忘。
二十一世紀,那是沒指望回去了,可那些記憶,鐫刻於腦海中,揮不去、抹不掉,還不能說,除了時不時浮現眼前,隻能深埋心底!
霎那間的觸景生情,令馮寶感慨萬千,想起無數往事,想起那曾經擁有的美好……
“師父……師父……”
隱約之間,馮寶聽到呼喚聲,他定了定神,思緒穿越千年,回到當下,張口道:“為師剛剛想些事,無妨。”說完,旋即問葉非道:“小胖子,可曾學會?”
“昨日的差不多會了,今日的不會,算學太難了!”葉非耷拉下腦袋,頗難為情地道。
“再難也得學。”馮寶道:“汝不是想跟小儼一起進學‘皇家學堂’嗎?考不進去,可就怪不得人了。”
“嗯!吾一定用心。”葉非很是認真地說道,因為他是真的想進“皇家衛崗學堂”。
來“館驛”的次數多了,葉非認識的人、知道的事當然也更多。
令葉非想不到的是,馮寶的親兵幾乎全部進過學,可最終能夠入“皇家衛崗學堂”的人卻是極少,究其原因,那自然是得“考”,唯有達到一定“分數”才可以入內進學。
其兄葉風聽說此事之後,果斷備重禮懇求馮寶,以助親弟葉非入“皇家學堂”。
這事對馮寶來說不難,隻是他深知學堂承載大唐未來,總不能動不動“憑關係”弄進去一些“廢柴”,所以他沒有答應,而是把事推給了弟子明崇儼。
作為少年人,有機會與“好友”成為“同窗”,自是樂意之至,毫不猶豫地應承下來。
“不就是考試嘛!”明崇儼如是想著。在他眼裡,小事一樁。
可是他怎麼都想不到,葉非在學習上那是記憶力奇差,昨日學的,次日能忘一半,隔幾天一點不剩,著實讓人抓狂。然而,他們兩個人還偏偏極有耐心,一個不厭其煩的教,另一個認真努力的學,總歸還是有些效果。
能學成什麼樣,馮寶不知道,但是他對這兩個孩子的堅韌品質,那倒是極為讚賞,相比較學業而言,品行更加重要。
進學,是以後事,馮寶此刻前來,是告訴明崇儼:“為師聽聞海邊有處沙灘不錯,意欲去瞧瞧,一起去否?”
明崇儼想了一下,問:“去那作甚?”
“露營、野炊加遊泳。”
馮寶說的三件事,唐人是一句也聽不懂,不過明崇儼依然從字麵上聽出,應當和住、吃、玩三樣有關,至於具體是什麼,他就不知道了。少年人沒有不喜歡出遊的,所以內容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馮寶之所以來征詢明崇儼的意見,那是因為他需要準備一些物料,這是在大唐,可沒有野外旅行的物資出售,所有東西都得自己想辦法。
明崇儼和葉非願意同去,馮寶是一點不意外,然而,不知怎地,狄萱萱得知此事後,竟然也表示想要去。
“姑娘沒說笑吧?”馮寶吃驚地道:“咱們可是得玩兩天才回,天氣如此炎熱,不大方便吧。”
“能有何不便?”狄萱萱不解地道:“郎君出遊,豈能無人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