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造船作坊(三)(1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4774 字 9個月前

“尊父命是為‘孝’,不欲為官當得一個‘忠’字,隻是……”馮寶邊說邊想地接著道:“老先生可有想過,以前隋之強盛,若非倒行逆施惹得天怒人怨,豈會亡國?大唐承天命建國,拯救黎民於水火,方有今百業複蘇,天下太平之局麵,馮某請問,對百姓而言,大唐與前隋,可堪比否?”

蘇漢雄默然不語,此問題人所皆知,根本用不著回答。再者說,“先父遺命”雖然不假,但本質隻是一個托詞,之所以不願意應承下來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不相信!在他看來,除了朝廷,任何人都不可能在營造“海船”一事上獲利,既然無法獲利,那麼“設立造船作坊”的動機自然不純,在無法弄清楚詳細原因前,他是決計不想卷入,隻是這番話沒有法子對彆人說而已。

馮寶無法弄清楚彆人想法,不過他終究比唐人知道的事情太多了!

對於蘇漢雄這樣一位年過六旬的老者來說,始終不曾放棄“造船手藝”,那就足以說明,“造船”不僅是謀生的手段,更是一種發自肺腑的摯愛,就如同後世那些科學家一般,不為名利,隻因喜愛。那麼,“投其所好”才是最為有效的方法。

馮寶想了想,忽然張口問道:“蘇老先生,汝平生建造過最大船隻為何?”

蘇漢雄儘管心中不解,依然回道:“老朽少時,曾隨先父建造‘五牙大艦’,迄今仍可。”言語間隱隱有些“傲然”,也難怪,畢竟當世還能夠建造“五牙大艦”的人,已寥寥無幾,且多在官府之中。

馮寶笑了笑,微微頷首,以示回應。緊跟著突然問:“不知老先生可有意督造兩千料、乃至五千料大船否?”

“兩千料?五千料?”蘇漢雄聞言大驚,急忙追問:“世間有如此大船?”

“現在沒有,不過,某欲建之。”

馮寶說的那叫一個風輕雲淡,但是在蘇漢雄聽來,卻如同天方夜譚,儘管嘴上沒有說,臉上卻寫滿“不信”二字。

馮寶未做解釋,卻對劉長河道:“取紙筆來。”

馮寶始終用不好毛筆,所以自製“炭筆”一直交由劉長河保管,而且,在多年不斷改進之下,越來越有點“鉛筆”的味道,使用很是方便。

在屋內所有人關注之下,馮寶先是閉目長思,隨後睜開眼,提筆在紙上“畫”了起來……

馮寶不是謝岩,他沒去過“鄭和寶船造船遺址”,更沒有看過詳細資料,可是他看過電視啊,見過“鄭和寶船”大致模樣,甭管正確與否,畫出來蒙人,那絕對沒問題。

沒用太長時間,馮寶出現了一艘唐人從來沒有見過的“巨船畫樣”。

有道是外行看熱鬨,內行看門道,方九、劉長河和鐵男驚歎於馮寶的畫功;而蘇漢雄就不同了,他第一眼就被這種從來沒有見過的船隻給深深吸引住。

“這、這船竟有九桅十二帆,還是尖底?”蘇漢雄一臉震驚地自言自語。

“那是自然,此船長百餘步,闊四十餘步,底尖上闊,艙分多格,各有妙用。”

馮寶自己所知有限,但依然一幅胸有成竹的樣子。他的話說的其實很模糊,可聽在旁人耳中,那是字字珠璣,哪怕是對“造船”什麼都不知道的劉長河等人,也無比震驚於“長百步,闊四十”的說法。那是怎樣的一艘“巨舟”!完全顛覆了他們對於“船”的認知。

“唉——”馮寶暗自歎息一聲,心說:“真沒見識,那要是告訴他們航空母艦,還不得嚇死他們啊。”

“這——這船,能造出來?”蘇漢雄驚愕半晌後,問。

“當然可以!蘇老先生若是有意,某當請老先生主事作坊。”馮寶說著看了一眼蘇漢雄,又道:“此,應當不算為官吧。”言下之意,那就是給自己效力,與朝廷無關。

等了片刻,蘇漢雄尚未表態,可是鐵男卻有點等不及了。如此聞所未聞的“巨舟”,建造起來,必定耗費無數,若是在“鐵家村”開工,全村人的飯碗可不就有了嗎?此乃頭號大事,定要爭取才是。

所以,鐵男急切地道:“蘇伯,此事不違先人之意。不如……應了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