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造船作坊(三)(2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4774 字 9個月前

蘇漢雄沒作任何表示,而是看向馮寶說道:“老朽初步估算,此船花費至少三十萬貫,如此巨量錢財,不知從何而來?”

這下輪到馮寶被人問蒙了。

從小到大,他還是頭一次被人詢問自己有沒有錢?一時間竟然忘了回答,

蘇漢雄以為是錢財的數量過於巨大,讓馮縣男“嚇到了”,不免歎道:“縣男之高義,老朽心領,然無足夠錢財……”

“不不不,老先生錯會了。”馮寶急忙出言打斷道:“錢財不是問題,彆說三十萬貫,五十萬也不是大事,馮某隻是沒想到老先生會為錢財擔憂。”

馮寶唯恐蘇漢雄不信,接著補充道:“初期建造兩千料大船,耗費不會超過二十萬貫,待成功後,擴大作坊,再造五千料大船,所需花費,皆由馮某名下產業支應,斷不會出現支應不上的情形。”

實際上,花多少錢都不是事,因為他知道,這作坊,早晚都是朝廷的,就算未必是“賣”給皇帝,那也一定能夠換來超值的利益,所以,他根本就不在乎。

馮寶有多少錢?連他自己也不大清楚,反正他知道一樣,在大唐,隻要想掙錢,那會有數不清的方法,隻看自己願不願意用了,所以,他“視錢財如糞土”的做派,那是沒有半點偽裝。

蘇漢雄可不知馮寶底細,但是他能感覺到對方那種氣魄,一種“隻要是錢的問題,那就不是問題”!說到底,他隻是一個有“理想”的匠人,如今有一個天賜良機放在眼前,不去抓住那才是愚蠢。

馮寶上門的誠意,加上鐵男一旁的勸說,蘇漢雄應允下來,實屬一件必然的事情。

隻是當問及“五千料大船”詳細資料的時候,馮寶僅僅表示:“待作坊設立,人員、物料齊備後,自然會有。”

話說的極其籠統,馮寶似乎也不願多說,旁人自然不便追問,隻得做罷。

不過,當得知此事的明崇儼好奇地問及之時,馮寶卻是沒有隱瞞,直接道:“為師哪裡懂什麼造船,更不知所謂詳情,但汝之師伯謝縣子知曉,他會安排好的,咱們等著便是。”

明崇儼實在想象不出,相隔數千裡,師伯是怎麼知道的?又能怎樣安排?不過他猜測,應該和高破軍去“衛崗鄉”有關。想通了這一點,他也不再追問,一切留待日後自知。

隨著日子一天天地推移,馮寶發現,自己找來的蘇漢雄其人,還真是個人“人才”!會“造船”,其實不算什麼,充其量不過是技藝精湛的“大匠”,但是,他能夠從作坊選址,到人員招募,以及訂購物料等方麵,全盤掌控,且絲毫不亂,那可就是一件“了不起”的本領了。

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具有組織領導才能的人,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是稀缺的,所以,馮寶幾經斟酌之下,決意“搞一把大的”。

洛川沒有住在“館驛”,那是因為他來到“廣州”以後,需要處理一些家族生意上的事物,總是進出“官府館驛”不大方便。

馮寶自“育種中心”回來後,洛川本有意住進“館驛”,可是當他聽說“育種中心”種植一種名為“甘蔗”的東西頗為成功時,他動了一探究竟的心思。

可是很意外,馮寶似乎不願意提及此事,幾乎沒怎麼說。

不過,洛川當日也不是一無所獲,馮寶知其有心脫離“洛家”,另立門戶,便主動告訴洛川:“甘蔗之事,吾也不是特彆清楚,需回鄉由警官斟酌處置,然六郎日後自成一家,少不得些許本領方能立足,甘蔗不成,那便換成‘製鹽’。”

自古“食鹽”製售皆由官府壟斷,其中利潤簡直大的不可想象,可以這麼說,任何一個人,隻要能夠參與其中,想不發家都難。

“海水曬鹽法”,那是馮寶小時候看的《十萬個為什麼》裡知道的事,長大也有從網絡裡粗略了解過,所以,他向洛川詳述了自己所知,最後明確告訴他:“方法肯定對,但需要驗證,汝花一些時間去做,肯定能成,不過切記,務必做好記錄,唯有精準的步驟,才能保證品質,若有不懂,可找方九相助。”

洛川很早以前就從兄長洛克然那裡知道謝、馮兩人的“神奇”,因此,他對“海水曬出食鹽之法”,那是如獲至寶,確信不疑!當然,代價也不是沒有,那便是在三個月內,幫馮寶籌集十萬貫錢財,至於用處,不可知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