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大明大清vs大西大順(1 / 2)

吳三桂聞言也是眉頭緊鎖,他不是不知道想要爭奪天下,此時起兵,以雷霆手段統籌西南之力,才是上策。

隻是他的性格就是小富即安的性格。

永鎮雲南對於他來說早已經足矣,不到最後一步,退無可退,或者局勢明朗,風險不大,他都不會起兵。

曆史上,屯兵湖南,絲毫不動的吳三桂,在現在自然也不願意冒險了。

“老師,還請你出力,先安撫滇民,恢複生產,待秋收之後再說吧。”吳三桂拱手道。

“西南之地,本就貧瘠,又屢遭兵禍,縱使恢複生產難道就能成為王業之基嗎?”洪承疇搖了搖頭,無可奈何道。

吳三桂選擇了按兵不動,坐觀滿清和孫可望之爭。

但是在常德,大西和大順卻完成了接觸。

二月,在多尼返回貴州之際。

孫可望將十萬駕前精銳,分散在衡陽、長沙、寶慶、嶽州、常德一帶,分散就食,進行休整。

而李來亨、袁宗第、郝搖旗三部,原本率部奇襲奪取了襄陽。

得知大西軍攻占湖南,意欲讓出常德給順軍休養士馬,補充器械後,大喜過望,連忙帶兵南下,在馮雙禮的接引下進入了長江以南。

孫可望得訊後,立麵乘船從嶽州,進入洞庭湖中,走水路來到了常德和李來亨等人會麵。

大順和大西的眾多將領聯絡,頓時就讓常德城熱鬨無比。

原常德知府的衙門內,李來亨、袁宗第、郝搖旗、馮雙禮、張勝、張虎、劉汝魁等西順大將碰麵。

“國主有令,大順軍糧餉匱乏,器械短缺,特地帶來了糧草十萬石,金銀十五萬,盔甲五千頂,馬騾三千匹,鳥槍三千杆!以結兩家之好。”張虎高聲地宣布孫可望的命令。

大批糧草和物資已經運到常德,足夠順軍在常德立足了。

“國主厚恩,我等無以為報吧。”大堂中,袁宗第拱手向孫可望行禮道。

“綿侯言重了,昔日我西營困頓,還是闖王資助了義父五百精騎,我西營才能夠立足於湖南的。”孫可望微笑道。

想當初麵對大明的圍剿,張獻忠和西營選擇了詐降,在穀城當了一段時間的大明官軍。

然而在咱大明朝官員的勒索下,西營忍受不了,沒多久就再次起兵了。

張獻忠在離開穀城時,還把咱大明朝大小官員向他索賄的名單、數字和時間,都詳細地寫在城內外的牆壁上。

咱大明朝的官員連流寇都敢敲詐勒索,不得不說堅持傳統的勇氣,十分可嘉!

當然了清承明製,咱大清也好不了多少。

金聲桓和王得仁降清後,帶兵替咱大清打下了整個江西。

然後……江西巡撫章於天、巡按董學成看上了金王二人的家產,勒索三十萬兩。

金聲桓和王得仁哪裡受過這種鳥氣啊。

王得仁直接說:“我王流賊也!大明崇禎皇帝為我逼死,汝不知耶!”

說完直接打了章於天的屬下,三十大板。

說:無餉可得,杠則有之,寄於章於天,此三十萬餉銀也!”

後王得仁和金聲桓起事,將南昌文武一鍋端了。

董學成等人被處死,章於天投降金王二人,為其製造炮車。

“綿侯?”袁宗第聽到這個熟悉的稱呼,不禁長歎了一口氣。

跟著闖王縱橫天下,封侯拜相的日子早已經一去不複返,就連闖王都已經死了整整十五年了!

“國主還能記得先帝對秦王的幫助,我袁宗第多謝了!”袁宗第拱手道。

在農民起義最低穀時,西營是選擇了詐降保存實力,而闖營則是一杠到底。

李自成被打得隻剩下了一千多人,不得不隱藏於商洛山中,以待時機。

而西營由於張獻忠的詐降,卻保存了實力。

結果農民起義再起的時候,李自成雖然名頭響亮,卻隻有區區一千多人。

張獻忠手底下卻有兵數萬,成為了反賊中的扛把子。

可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由於八大王和西營當上了反賊的扛把子,所以各路明軍就圍著西營一通毒打。

結果李自成趁機進入河南,迅速滾起雪球,發展壯大。

而西營卻損兵折將,傷亡慘重。

後麵李自成在河南吸引了明軍的注意力,又資助了西營五百精騎和大批物資。

這才讓西營緩了一口氣,得以發展。

所以說其實西營和闖營之間,是藕斷絲連,雙方都有著恩情的。

正是因為闖營抗完西營抗,西營抗完闖營抗,咱大明才會死在了流寇的手中。

“綿侯無需如此,這天下唯有我西順兩家,才有能力驅逐韃虜,恢複中華啊!”孫可望聞言歎了一口氣。

“驅逐韃虜,恢複中華!”袁宗第等人聞言心中掀起了波瀾。

自從李自成死後,闖營諸將早已經失去了進取天下的誌向。

而由於闖王已逝,諸將也已經沒有了歸依的核心。

他們之所以還堅持戰鬥了這麼多年,不就是不願意剃發,讓天下落入韃子之手嗎?

“國主說的是,雖然世人都謂我闖營將士為流賊,可我等就是讓世人看看,我闖營將士都是頂天立地的漢子,絕不會屈服了韃虜的淫威之下!”李來亨抱拳鄭重道。

“小老虎說得對啊!”孫可望正色道:“你們這些闖王的餘部,天下人罵之。”

“我這個國主和麾下的將士,天下人也罵之。”

“可地主老爺的筆杆子是罵不死人的,滿清何其歹毒?何其倒行逆施?”

“剃發一事,令天下漢人無不憤怒。”

“但士紳們的筆杆子卻拿滿清毫無辦法!”

“反倒是我西順兩家的數十萬兵馬,令滿清如鯁在喉!”

“隻要我們兩家能夠合力,那麼等驅逐韃虜,恢複了天下!”

“不僅我等會建立豐功偉業,麾下將士封王拜相,而且我西順兩營的罵名也能就此洗去!”

“闖王和義父要是泉下有知,也會含笑九泉了!”

此言一出,李來亨等人臉色一變。

孫可望說的沒錯,要是他們能夠驅逐韃虜,恢複了天下。

那麼不僅能夠族滅滿清,而且李自成的闖營將士的罵名也能夠洗去。

“國主,你說,我西順兩家該如何合力?”袁宗第鄭重道。

“綿侯。”孫可望沉聲道:“事到如今,我們也不用像文人那樣玩花花腸子了。”

“眼下,湖南已下,闖營諸將士也已經從夔東脫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