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
木棍迎頭砸來,成濟匆忙舉棍阻擋,隻是碰了一下,成濟就覺得雙手有些酸疼。
而下一刻,曹髦卻是揚起上身,一腳蹬在了成濟的胸口,成濟悶哼了一聲,後退了好幾步,險些摔在地上。
成濟抬起頭來,看向曹髦的眼神裡滿是複雜。
這不對啊。
明明在元城的時候,自己還能打的他毫無還手之力。
這才多久啊,自己跟他操練都不敢分心了,分心就要吃虧。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天子?
做什麼事都有上天庇佑?
成濟心裡驚詫不已。
曹髦卻喘著氣,這一次,他終於沒有藏著,用出了全部的實力來跟成濟對打。
他沒有再吃虧,終於跟成濟持平了戰力。
曹髦心情無比的舒暢。
在高壓之下,曹髦從不敢浪費時間,每一天都是拚命提升自己,從各方麵來提升,饑不擇食。
終於,這武藝也成長了能對成濟還手的地步。
總有一天,自己要駕駛戰車,手持長矛,捅穿那些反賊!
曹髦笑了起來,“哈哈哈,跟著成君學了半年,卻比過去苦練五六年都有用!”
“還是要多謝成君全力教導,否則,豈能有今日的武藝呢?”
成濟再也不敢托大,臉色收斂了不少,“陛下過譽,陛下天資聰慧,實在良才,假以時日,定是如文皇帝那般文武雙全!”
其實老曹家這幾代皇帝的武藝都不錯,曹操就不必多說,曾持劍殺叛軍,也有過刺殺張讓全身而退的記錄,而曹丕就更了不得,他能左右射,武藝非凡。
而最高超的還是他的武藝。
曹丕善劍,當初曾跟平虜將軍劉勳以及奮威將軍鄧展共同飲宴,鄧展擅長劍法,甚至能空手接白刃,名聲很大,曹丕跟他談論劍法,否定了對方的劍術理論。
兩人此刻都喝醉了,當即就決定下場比試一番。
結果曹丕四次連勝,打的鄧展臉色羞紅,甘拜下風。
雖然文皇帝的很多政策給如今的大魏帶來了極大的禍患,但是他自己也算是文武雙全,也不算特彆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按著曹丕的說法,他的劍法是跟著河南史阿所學的,而這位史阿的劍法是跟王越學的。
曹髦收起了木棍,叫上了成濟,兩人一同前往西堂吃飯。
就是在吃飯的時候,曹髦還是在跟成濟交談著關於武藝的理論知識。
成濟想著,大概也就隻有這樣的勤奮,才能使得陛下進展如此迅速吧。
就在兩人對話的時候,張華急匆匆的走了進來。
“陛下,華公求見。”
曹髦一愣,自己也沒召見他啊,他怎麼還自己來了呢?
“請他進來吧。”
張華再次離開了這裡。
這位華表,如今是朝中唯一公開表示支持皇帝的大臣,說起來很古怪,作為大臣,他們本來就該輔佐皇帝,但是,這些大臣卻都隻敢在私下裡這麼說。
例如王祥,又如司馬孚,他們隻有在跟曹髦單獨在一起的時候才是忠臣。
而到了外頭,他們依舊是忠臣,隻是他們的人設就從“唯皇帝令”變成了“我們都是為皇帝好”。
華表所擔任的這個侍中,其實並不是小官,雖說是跟在皇帝身邊,聽起來跟那些郎官沒有區彆,但人家是門下省的前身。
像黃門,散騎,給事中,諫議大夫,起居郎都是侍中所領導的。
可是有一點,皇權薄弱的時候,侍中的權力就大打折扣,定策根本就不在皇帝這裡進行,大將軍手裡又有自己的智囊團,根本輪不到侍中。
華表此刻表明了忠心,可曹髦對他並非是完全信任。
主要是此人性格怯弱,一旦自己遭遇了什麼重大危機,不排除他即刻變換門庭得可能。
可曹髦若是想要執掌廟堂,那就必須要依靠侍中,通過侍中和散騎等官爵來形成自己的智囊團,掌管機密,跟尚書台對抗。
魏晉時期已經有了三省六部製的雛形,孟康所治理的中書台,也就是日後的中書省,侍中所領導的皇帝貼身官員成為門下省,尚書台變成尚書省,六部則是在尚書省名下,而尚書省裡已經出現了諸多尚書和諸曹,這些人分管不同的領域,吏部尚書就已經出現了。
當前曹髦的兩位侍中,分彆是華表跟鄭小同。
這兩個人,不好不壞,算不上是群臣的爪牙,也不能算是自己的親信。
華表且不談,鄭小同是一個傳統的士大夫,作為鄭玄的孫子,是天然的禮法派,當今經學的既得利益者。
他對群臣也算不上太親近,而對自己也算不上太忠誠。
曹髦還是想要換人的,在曹髦看來,目前最適合擔任侍中的人是鐘會。
讓他擔任自己的貼身智囊團團長,然後收集名士進入自己的皇宮,豈不妙哉?
不過,還是要等鐘會辦好宗室的事情。
華表走進西堂的時候,他的臉色有些蒼白。
曹髦大吃一驚,“華公,這是出什麼事情了?您無恙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