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一愣,猛地看向了一旁的向秀。
向秀同為大賢,卻不是很會說話,他支支吾吾的說道:“陛下,您方才所問的不是他們的行為,而是他們的誌向,但以他們的誌向來說,難道尋道的誌向不是更高嗎?”
“你說的不對。”
“誌向不是開口去說,而是要去做的,空口所說的誌向,也能被稱為誌向嗎?這四個人的誌向,你們總結下來,告訴朕是追求大道,可看他們的行為,卻沒有看到任何追求大道的方式,就連你們說的他們為太子出麵,這件事難道不也是因為留侯的緣故嗎?!空有談論,卻沒有實踐,這也能稱為誌向嗎?如此看來,還是那三個人的誌向更為遠大!”
這一刻,向秀啞口無言。
他看向了身旁。
壓力來到了山濤的身上,山濤沉默了會,方才說道:“陛下說的對。”
曹髦大笑了起來,當即再次詢問道:“那這四個人的功勞跟那三個人比起來,誰的更大呢?”
這一刻,眾人都不敢冒然開口了。
阮籍再次說道:“陛下,倘若以當時來看,那自然是蕭何等人的功勞更大,但是若是放在現在來看,四皓那高雅的操守和行為使得諸多士人受益,讓他們參悟大道,玄之又玄,這功勞也不能說是少的。”
“你說的不對。”
曹髦開口說道:“在我看來,他們是完全沒有對比性的,蕭何,張良,韓信三個人的功勞,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現在,或者是在以後,四皓都無法仰望,更彆說是比較了。”
“他們不是在追求高雅的生活境界,若是要追求高雅的生活境界,應當是如張良那般,在完成自己的誌向,匡扶了天下,做好了所有的事情後,再前往山林之中,如他們那般在戰亂時躲藏起來,對社稷和百姓沒有任何的貢獻,隻是說自己行為高雅的人,如何能跟他們比較功勞呢?”
阮鹹急忙說道:“陛下,若是論對前漢的功勞,那三人應該是超出的,可論對天下的功勞,還是以那四人為尊,前漢滅亡了,那三個人對前漢的功勞再大,也是沒有用處的,但是那四個人的誌向和操守卻影響著後漢,乃至如今的士人,陛下怎麼能說他們無法比較呢?”
“你說的不對。”
“前漢滅亡,難道後漢沒有繼承其衣缽嗎?後漢滅亡,難道不是大魏禪讓得位嗎?!”小說
“況且,前漢時的土地,難道就不是大魏的土地?前漢時的百姓,難道與大魏的百姓沒有關係嗎?”
“倘若當時那三人沒有能治理好天下,使得天下開始平定興盛,那還會有如今的大魏嗎?我們還能活在這裡嗎?”
張華激動的站在不遠處,作為留侯的子嗣,他對這次的話題很感興趣,每次聽到陛下誇讚張良,他心裡都是無比的激動。
這下,竹林的這幾個人就說不出話來。
劉伶開口說道:“陛下,那呂不韋和李斯也曾幫助秦國平定過戰亂,難道他的功勞也高出了這四個有道德的人嗎?”
曹髦反問道:“伱年幼時啟蒙,是以倉頡篇,還是以山林效仿猿猴呢?”
“秦暴虐,四皓不願意為暴君做事,躲進山林,朕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漢時天下百廢待興,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他們卻躲起來不願意出仕,還說自己乃是誌向遠大,不願意做世俗的事情,這就是朕所不能理解的了,呂不韋有春秋,李斯有倉頡篇,他們當初平定戰亂,也曾有過功勞,這也不是四個躲起來的人所能去媲美的。”
阮鹹再次開口說道:“前漢時天下百廢待興,可皇帝輕視賢人,真正有德行的人怎麼會去輔佐呢?”
曹髦頓時眯起了雙眼。
“朕的先祖平陽侯曹國相,難道是沒有德行的人嗎?”
這一刻,阮鹹汗流浹背,縱然是放蕩不羈的他,此刻也是真的慌了。
不是辯論嗎?怎麼還能這麼搞?!
這可有些欺負人了!!
阮籍急忙說道:“陛下,臣的猶子年幼無知,並非是有心之言”
曹髦再次問道:“那麼,你們是覺得朕說的對?”
嵇康這才站起身來,“陛下,我們經過商談之後,發現您說的很有道理,無論是誌向,還是功勞,或者為人處世上,蕭何,韓信,張良等三個人,都是遠遠超過了商山四皓的!”
請訪問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