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會再次給了群臣一個驚嚇。
在聽到這番話的時候,群臣第一個反應就是鐘會也跟著瘋了。
隻聽說過皇帝收民間藏書的,沒聽說過民間收皇帝藏書的。
知識就是力量,是上升的階梯,各地的大族都將自家的書藏起來,就是門生也很難能看到,隻能聽口述,在這種情況下,你讓皇帝將藏書拿出來分給天下大族??
你這是受寵太過,不打算活了嗎?
就在群臣錯愕的眼神裡,皇帝居然點起了頭來。
“鐘士季所言有理啊,朕聽聞,民間的藏書,不曾流通在地方上,聖人的道理,也因此沒能為眾人所知,民間多亂象,朝中更是如此!”
“這就是一切的根本原因啊!”
“不過,鐘卿啊,這天下極大,朕的藏書雖然多,但是要如何分散給全天下呢?”
鐘會回答道:“應當抄寫。”
兩人的交談,讓群臣都覺得懵,這是真的要放開書庫了嗎??
杜預及時開口,“陛下!臣有奏!”
“有名巧馬公,得一法,可令一人在一天內抄寫數千張”
他們三個就這麼旁若無人的開始了自己的表演,對著馬鈞一頓吹捧,隨即就決定在各州設立書館,將藏書分發到全天下各地。
到這個時候,群臣之中則是出現了不同的意見。
有人狂喜。
皇宮內的藏書若是流傳出來,最得利的自然是他們,他們可以翻閱那些珍藏的書籍了,甚至可以鑽研更高深的學問可以積累更多的知識。
有人驚懼。
他們能有如今的壟斷地位,是因為他們擁有知識,若是知識流傳到天下,所有人都有了知識,那他們還能繼續自己的壟斷嗎?
雖然知識的傳承不是光靠著書籍就能解決的,但是這確實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大族的壟斷地位。
一時間,群臣爭議了起來。
那些家裡沒有多少藏書,是靠著自己努力上來的人,都是支持的,而那些靠家裡經學傳承來聚集勢力的大族子弟們,此刻是全力反對。
雙方就這麼爭執了起來,誰也不讓著誰。
曹髦平靜的看著群臣。
這就是我大魏的大臣們,當利益出現的時候,什麼陶丘一,什麼殘酷的手段,通通都變得不重要了,先將肉吃下來再說。
而曹髦這邊的大臣們,還是很讚同這個想法的。
這對他們的教化是有幫助的。
當今廟堂內大族的話語權似乎在以一種很驚人的速度在下滑,平日裡若是這樣的辯論,他們總是能占據優勢,可是當曹髦拋出藏書後,這些反對者就被淹沒了,廟堂裡的核心已經逐漸被替換取代。
大族悚然的意識到了這一點。
荀顗站在群臣裡,對此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他不怕這個,他家傳《荀子》,他本人就是荀子的後代,除卻荀子之外,儒家的幾個經典他們家都有,荀顗本人還是治《易》的大家,他們家擁有最完整的注釋,以及代代總結下來的經驗和解釋,而沒有這些東西,其他人就是拿到了書籍也沒什麼太大的用處。
就算他們能看懂,隻要荀顗不認可,他們就不算是擁有詮釋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