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美為患》全本免費閱讀
細作是沒有家的,兩頭不討好。燕國那邊,已知他們是晉國細作;晉國這邊,知道內情且有權辯白者也僅沈願一人,但他不會這麼做。裕興帝知道派去北燕那邊的眼線都是沈願管著,卻不知這底下都具體有些什麼人,也並未詳細過問。明昭、時傾還有嵇由山他們也在其列,這說出來,都叫人很難相信。
“時傾,我大晉棟梁之材,卻去北燕做了高官,放著七旬老母不管,可謂不忠不孝,現在竟還有臉回來。”牢獄內,冷光照亮了來人的下半張臉。芷柔半暈著,似乎看清了些,那人問她——“對此,你有何看法?”
“這與我無關,我也不可能知道。大人問錯人了。”
“那嵇夫子呢?他那樣一位德高望重之人,為什麼也叛國?”
“……大人對道聽途說之事深以為然,還來問小女子做什麼。”
“好!”對方等的就是這句,抓住了道:“那你是怎麼知道,他沒有叛國的呢?”
“……嵇夫子人品貴重無人不知,若說他叛國,非但我不信,怕是換了誰都不信。想來其中是另有隱情,還待有司查證。”
對方聽了不置可否,話鋒一轉道——“知道自己為什麼進詔獄嗎?”
“因為外頭一些捕風捉影的無稽之談。”芷柔靠著牆壁說:“那些話,已經有人來告訴過我了。小女子雖自視甚高,也不敢說自己是當朝公主這種大話,卻不知是在哪裡結了仇,有人要傳出這種瘋話來置我於死地。朝廷若不能明斷,小女子也隻好屈死九泉之下了。”
“是嗎?你都有些什麼仇家?就算要編出胡言來害你,也想不出這麼離譜的吧。”
“小女子也不知道。”
“你抬起頭來,”對方蹲了下來,冷光中終於能看清他整張臉,“看著我。”
一瞬的凝望間,她眼珠微動了動,沒有回避他的目光,可也沒有更改說辭,“大人,小女子確實不知。”
四年,四年多了。
上一次見到三皇兄,還是在出嫁前。
他送的那支東珠發釵,她至今還收著。
她喬裝改扮了一番,可那眉宇間的神色、側顏的骨相和弧度,仍與從前一般無二。
這一瞬,他幾乎可以確定她就是明昭。一手握住了牢房的鐵柱,儘力壓著情緒,沉聲道:“你可認得我?”
“回大人,小女子怎麼可能認得大人?”
……從前明昭皇妹可是最纏著他的。
一彆四年,連他也不認了麼?
玉延緩了緩神,再度開口道:“我若按你剛才的說辭去回聖上,你可知自己會是什麼下場?”
“回大人,這外界傳言雖然不實,但也是因我而起。事涉公主,無論有什麼下場,都是小女子咎由自取,重要的是不能欺君。因此,還請大人如實回稟陛下,小女姓顧,和明昭公主沒有任何乾係。”
“……你執意如此嗎?”
“小女子聽不懂大人的話。”
芷柔不會認,也不想認。
當年,告訴朝廷明昭已死還做了假屍上報的,是沈師叔,從旁協助的是師父,還有整個不周山的同門。她不會為了自己活命,置他們於死地。隻要她一口咬死自己不是明昭公主,那麼師叔、師父他們就也沒有欺君之罪。既然左相搶先得知內情下手了,這一回,她怕是難走出去了。也罷,這條命,四年前本就該交代在林平關。
她知道三皇兄的意思,也知道皇上派他來的用意——他們還是希望自己承認。畢竟她是明昭,他們唯一的胞妹。若她執意不認,那就隻有一死了。
空氣裡沉凝如水,她沒有回避他的目光,而他從她眼睛裡看到了堅定。
玉延壓低了聲音道——“就算你不認,沈願他們也是個死。
假死欺君,你已是死罪,他們同樣。你不承認,等過幾天易容退了,朝廷裡認識你的人都能作證,到時候由不得你不認。我現在來見你,隻是皇上要給你一個機會,你承認你是皇室血脈、主動陳情,他便有了理由對你網開一麵,明白嗎?”
芷柔瞳仁一亮,抿著唇,許久沒有出聲。
“我走了,就不會再有第二個人來見你了。是死一個沈願來頂罪,還是死你們所有人,你選!”
“聽大人話裡話外,都已經認定那傳言是真了。”她一手輕搭在牢房鐵柱上,抬眸溫和地看向他,“那皇上是什麼意思?要我承認了,就能放過除沈願之外的所有人?
隻怕他做不到吧!這個傳言是從哪裡放出來的?左相為什麼能繞過皇上,直接把沈願、嵇由山、時傾都下獄?”
玉延搖了搖頭,把牢門打開了,走進去,在她麵前坐下——
擱了一方包裹在地上。
“這渾水,你淌得還不夠深嗎?”他把包裹打開,裡邊是她做公主時用的鳳冠。
“軍國大事不需你來操心,對於左相陛下也自有打算,我作為你的皇兄,隻希望你平安活著。至於其他人,不乾我的事。這就是我的立場——你的立場又是什麼?”
“好一個軍國大事不需我來操心。”她嘲諷一笑,終於也懶得再偽裝了,“既不需我操心,當年做什麼要我北上和親?”
“……那也是逼不得已。”
“好一個逼不得已。你等若能內修國政、外禦強敵,還需要我這個公主去和親麼?陛下若能富國強兵、打敗北燕,還需要我去當什麼細作呀?”
玉延臉色一沉,“明昭。”
“我不信他。他做的保證,兌現不了。我承認了我就是明昭,也隻能保我一人性命而已。此事背後的布局之人是左相,他不會輕易放過沈願、嵇由山,因為他們是陛下股肱之臣。隻要把這些重要的人弄走了,這朝堂,這天下就都是他的了。”
“……明昭!”他喝止了她,“這些話你不該說。”歎著氣搖了搖頭,命令道:“馬上把鳳冠戴上,換身衣裳,隨我去見陛下,明天上朝他會帶上你,當著群臣,你坦白自己的身份、當年僥幸逃生後為什麼去了燕國,還有這些年你都做了什麼!其他的事我管不著,我隻知道這麼做了,你的性命和名聲,便都可以保全。”
“我不會去。明昭若將自己的性命和名聲看得如此重要,當年假死之後就不會選擇去北燕。”她依舊坐著,絲毫沒有要起身的意思。“你們就算找了人來指認我,隻要我不承認,此事就不能下了定論——哪有一個公主不承認自己身份的道理?傳出去,也不能取信於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