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會有一個狂人,直接將合同撕毀!
迷信西方國家的契約精神,純屬是扯淡的。契約精神,永遠僅是一個理想,現實中,西方國家從來都是撕毀契約如吃飯睡覺一般簡單。而且,契約精神想來的強者對弱者說的,強者擬定契約,要求弱者遵從,但強者擁有契約定義權和撕毀契約的權利,這種不對等的情況下,契約僅能算脆弱的約束,絕不可能將契約當做信仰。
《黃飛鴻》不求能夠刷新世界電影票房紀錄,但是,林棋希望,徐克能夠挑戰自己的成績,一部比一部票房高,逐漸將華語電影的全球票房成績,帶到一個新高!
就像卡梅隆帶著好萊塢電影不斷刷新全球票房新紀錄一樣!
要是徐克知道林棋的野心這麼巨大,不知道會作何感想,而與這樣的票房相比,彆說三千萬,就是三個億的投資也不為過。
當然,徐克低估了林棋的要求,但確實為他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
生在未來的林棋知道,其實當年的徐克也不是沒有這個設想,因為香港的特殊緣故,黃飛鴻的係列之中,便是有《黃飛鴻之西域爭霸》,其中動用了大量的印第安人,還有北美的元素,當然對於北美的政治背景涉及的很少。
這部電影的看點,著實考慮好了北美觀眾的要求,但未免有些拘束了,故事的轉換也略微有一些牽強。
正因為此,他才會將這個點子告訴徐克,他隻是起到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對於徐克的才華,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
“林總,新電玩具準備上市了。”
林棋回到辦公室,立馬就是見到了一臉興奮的小於,他幾乎忙成了一個機器,不過這也是林棋看好他的原因,如果沒有兼顧的能力,也不能成為他的秘書。
林棋精神也是一振,新電玩具雖然是新創業電子集團,很早就剝離出去的子公司。當初剝離出去,就是因為,這個業務太尼瑪的低技術含量了。
但並不代表不賺錢,實際上,新電玩具公司,堪稱是香港最賺錢的玩具公司。林總的指點下,這個子公司開創了動畫和玩具兩翼齊飛,互相協同的增長模式。
新玩具上市之前,往往是通過投資動畫片。在動畫片大熱之後,玩具飛速的鋪貨。與此同時,一些已經上市的玩具產品,也通過不斷投資動畫,來維持其玩具的銷售。
最成功的案例莫過於四驅車動畫和迷你四驅車玩具。
目前,新電玩具的迷你四驅車,這麼簡單的產品,一年就在全球收割3億美元的營收。淨利潤不低於2億港元!
現在!
林棋對於80年代的玩具市場的小投入,變成了商業利益,通過上市,正式開始收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