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電腦發展趨勢,是從大型機到小型機,再到微機。之後,則是一掌可握的掌機。根據我們和林棋先生的探討,掌上的智能終端,未來必然會產生跟現在的個人電腦不一樣的軟件和硬件的生態環境。照搬現在的電腦上的生態和應用,並不符合移動終端的用戶體驗和需求。
移動終端,由於不能時刻接電使用,一般用的都是電池,所以,我們儘可能低功耗,才能讓硬件做到更長久的續航……正是因此,arm要做的事情,就是讓筆記本電腦、掌機等等用電池的終端,能僅用電池續航更長久……當然,一開始我們的性能未必強勁,但我們依然會按照摩爾定律的規律,不斷的增強性能。隻不過,我們功耗更低。可能其他的芯片需要20w功耗,我們則可以做到1w低功耗,把功耗做到極致,就是我們團隊的追求……”
“今後,arm芯片甚至不會自己製造,而是選擇適當的機會,向全世界的半導體芯片廠商出售我們的arm架構專利技術,這樣,專業的製造廠商,不需要研發芯片架構,就可以生產一流的芯片。”
霍瑟上來就是扔出了一個重磅炸彈。
“林總,霍瑟說的真好!”小於激動鼓掌。
“足夠低的功耗,會產生更低的散熱,所以,在沒有散熱條件的智能終端中,這種低功耗,尤其必要。足夠低的功耗,帶來更長久的續航,比如,筆記本電腦功耗更低的話,續航有望超過10個小時。掌機功耗更低,續航也有希望倍增!”
林棋在下方聽到精神一振,霍瑟這小子雖然說得很簡答,但是一下子切中了要害,後來很多人對x86和arm進行對比,但兩者的確有本質的區彆,arm主要都是適用於移動平台,這些平台上的程序,大多邏輯簡單功能單一,對於複雜的計算要求不高。
而arm處理器定位不同,研發出來的時候,就是定義為嵌入式平台,主要的作用是應付輕量級、目的單一明確的程序,縱觀整個電子設備的發展史,應用在移動設備上正是得心應手,帶給人的體驗更是驚喜,而x86並不是為了移動平台服務的,而是定位於桌麵和服務器,這樣的平台上,應用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基本都是屬於計算密集型的,比如多媒體編輯、科研計算、模擬等等。
因此將x86和arm單純的放在移動環境下,或者是桌麵和服務器的情況下對比是不科學的,由於定位的不同,arm處理器基於精簡指令集架構。指令集數量少就可以簡化硬件邏輯的設計,減少晶體管數量,也就意味著低功耗。對於移動平台的應用,需要的也正是這樣的處理方式,應用程序簡單,程序的控製流不複雜,也不需要很高的執行效率,所以流水線、分支預測等硬件邏輯都比較簡單,這些因素疊加起來,也就不需要太多的晶體管數量,因為可以大大的降低能耗。
除此之外,移動設備和電腦不同,移動設備有能源的限製,arm也是因此做出了相應的調整,電源是作為重要部分進行了特彆的設計。比如移動設備的處理器在待機時通常隻以極低的主頻在運行,甚至可以暫時關閉閒置的核心、協處理器來降低功耗。
比如,後來arm甚至設計了大小核分工,不需要太高性能時,用小核去運算,大核待機休息,以此來省電。而遇到小核的運算不足以支撐時,則切換大核。
“我用比較不專業的說法告訴大家,新研發的arm架構處理器,其實簡單來講就是低功耗,也就是讓電池更加耐用,與此同時,會配合掌機進行優化,會讓大家使用低功耗的cpu時候,也會有流暢的遊戲體驗。”
霍瑟略微思考了一下,放棄了專業術語的講解,直接扔出了大招。
“額……這個說法,也真是有點簡單粗暴,這樣就好理解多了。”小於剛剛誇完霍瑟,反手就是被震驚了一把,有些訕訕的摸了一把汗。
下方立即響起了一片呼哨的聲音,似乎對於霍瑟的說法並不滿意,作為掌娛的粉絲,也深知道,掌機的遊戲不能跟台式主機去比。玩家用掌機,更關鍵的要隨身攜帶打發時間,非中度去體驗大作。
比如,在旅途中,用掌機來打發時間,剛打發了一半時間,旅途還未結束,電沒了……那就尷尬了!
正是因此,影響掌機一大體驗的就是續航!
雖然,玩家可以備用電池,但是,帶一堆的電池出去玩掌機,也太不像話了。所以,提升掌機自身的續航性,這是最關鍵的。
arm雖沒有名氣,但是……若是真的做到了更低的功耗,那麼,未來用在掌娛終端,勢必會獲得成功!
所以,不少對掌機了解的玩家和媒體,紛紛給霍瑟的演講予以激烈的掌聲。
這並不是說,大家已經看好arm,僅僅是因為,大家覺得,低功耗的芯片,確實是便攜式的設備所需要的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