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公司的傑裡·桑德斯求見,林總,要不要見他?”小於拿著一份函件說道。
林棋看了看之後,說道:“大老遠來了一趟不不容易,還是見一見吧。”
“林總,amd兩年前可是插了我們一刀!”小於還是很記仇的,當初因為amd公司鬨出的事情,他可是連續忙了大半年時間,啃了一堆的技術資料和企業資料,學校最用功讀書時,也沒這麼累過。
之後,作為林總的跑腿,他不斷的協同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按照新創業電子集團的布局去投資。
雖然,那段危機事件,他能力是大漲了。人脈方麵,也是比之前要廣闊的多。國內不少科技公司,都是知道林總的秘書小於是懂技術的,關鍵的問題糊弄不過去,所以,現在出門開會,都會被當做是業界權威。
按照小於這樣的資曆和能力,放出去到旗下子公司獨當一麵,應該都沒有問題。當然了,暫時沒讓他獨當一麵,主要是沒有適合的空缺等著他。林棋是準備著,旗下的規模比較大的上市公司,領導層退休或是辭職,可以擇機把小於這樣的年輕人派過去。
畢竟,林棋手下的秘書,很多都是當管理層去培養的,不少年輕人,秘書當了幾個月或一年兩年就開始轉移到管理崗位上去了。
張茹就是公司秘書幫中的精神領袖,作為林總一開始的秘書,張茹目前卻是新創業電子集團,當的時間最長久的一任ceo。雖然,張茹在內部的威望一般,甚至,管不到公司內部的那些研發團隊。各大團隊的大佬們,根本就不鳥管理層的。除了林總之外,也沒誰能馴服這群無法無天的理工僧。
畢竟,新創業電子集團的產品研發為王、專利為王。隨便一個科研人員,沒給公司貢獻百八十個專利,沒在國際頂級科學期刊上發表過高質量的論文,沒寫過出版成教材的書籍,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懂技術。
而80年代~90年代,國內的理工生的含金量是比較高的。在80年代時,國內高考一年高校招生就十幾萬二十萬人。90年代逐漸增長,但一年也就幾十萬人。
21世紀之後,才開始大規模擴招,從100萬一年到500多萬人一年。
每年新創業係招的應屆生,可以說是國內十多萬二三十萬的應屆畢業生裡麵的佼佼者。一年至多也就給1000個名額。
畢竟,林棋比較死板,新創業電子集團之前規定集團編製人數不超過1萬。現在也稍微放寬到集團公司的編製不超過2萬人。
一年年的積累之後,新創業電子集團的各大研發團隊,已經堪稱是學術和商業研發結合。企業文化層麵,就是能創新能研發產品的才算的人才。管理層是什麼?是公司給我們安排的服務員嗎?
一開始是新人,會覺得不可思議。但時間長了,有些技術人員,也就越發傲氣了。
當然了,即使是秘書幫的人,除了張茹之外,大部分也都是學霸和技術大牛。比如,小於看起來乾了不少跑腿的活,實際上,卻是一名精通軟硬件的牛人。否則是話,也不至於跟林棋這麼久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