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指摘,轉讓價格低了……那麼則可以理直氣壯的反駁,你認為低了,為什麼你不買?
這兩大股東護航下,聯想集團上市其實不存在障礙,現在主要是為了推進聯想公司更快上市。
“截至1994年6月,聯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資產規模127億元,淨資產規模8.6億元,總股本10億股。控股股東新創業電子集團,持有4.75億股,二股東中科院中科院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持股4.25億股,聯想集團管理層和職工股權基金持有1億股員工股……”
“1993年,聯想公司實現營收規模38億元,淨利潤2.65億元。1994年上半年,兼並收購盤古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盤古學習電腦品牌和資產,將其業務並入報表之後,聯想公司1994年上半年,實現360億元營收,半年度利潤1.42億元。目前,聯想集團通過兼並盤古學習電腦品牌和資產,資產規模和市場占有率激增,成為盤古兼容機陣營銷量第二大電腦品牌。包括pc和盤古電腦市場整體的個人計算機市場,聯想出貨量位列前五……”
“根據市場分析,全球個人計算機技術標準之爭已經穩定,基本上是以盤古電腦和pc電腦兩大主流標準為主。其中,pc標準核心技術,掌控在美國矽穀和其他發達國家,國內廠商如果從事pc製造,存在核心技術受製於人和成本劣勢。正是因此,我公司創始團隊,從一開始就更重視盤古電腦的發展,從盤古電腦在國內市場最大的代理經銷商,逐漸發展成盤古兼容機自主品牌廠商。目前,全球計算機市場,依然處於普及階段,大量的從未使用過計算機的用戶,初次入門,更注重性價比,所以,目前盤古學習機型,精準卡位,為初學計算機的用戶,提供廉價好用的電腦,薄利多銷獲得利潤。”
“……憑借著公司團隊的優良管理水平,以及對入門級市場深耕,加上,公司跟掌握核心技術和零部件供應的廠商存在穩定良好的合作關係,使得公司能夠以更優的價格,獲得零部件供應,因此,我公司產品,儘管定價低於市場平均水平,卻依然是可以盈利。維持低價,主要是戰略性保持市場份額。與此同時,聯想公司並不滿足於低端產品市場占有率,目前,公司積極的謀劃單價更高的高端兼容機和筆記本電腦市場。形成低端衝量,低價高質的學習電腦,發展入門級用戶,等到入門級用戶配置不夠用,則有可能有點選擇我們的主流配置和高端配置產品……”
“聯想迫切需要上市在,主要是因為,我公司為了並購盤古學習品牌,未來幾年形成償債壓力,尤其是95年度的償債壓力較大。在融資解決了部分資金問題後,公司將會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在鞏固一年700億以上營收的基礎上,利潤也會逐漸釋放!”
“如果順利融資上市,94年聯想利潤不低於5億元人民幣,95年利潤率不低於7億,96年預計能獲得10億元以上淨利潤……”
隨著聯想公司不斷的向管理機構和金融機構進行路演和介紹,上市也正式通過。並且,由於聯想是市場稀缺的計算機概念,發行機構給予了比較高的估值。
上市前,聯想集團股本10億股,每股淨資產0.86元。但是,機構卻是給予3元每股發行價,發行2.5億股新股。融資規模7.5億元人民幣。
ipo之後,聯想的市值將會達到37.5元人民幣。
這比原本的曆史上,聯想集團在香港上市,融資2億多港元,上市後市值9億多港元,顯然要高的多了。
無論是市值,還是融資規模,都要高的多。
在路演順利,確定要在9月份上市之後,聯想的管理層團隊不僅興奮的歡呼。因為……聯想集團的管理層還是通過共同成立基金,持股1億股。上市後,聯想的管理團隊,多則可以分到數千萬元,比較少的也能多拿幾十萬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