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億美元的ipo,彆說是現在,就是再過30年,也會刷新ipo融資紀錄。90年代而言,能融資超過100億美元,也堪稱是刷新ipo紀錄的大手筆。
當然了,能發起超過100億美元級的ipo的巨頭,在未上市之前,就堪稱是頂級的巨頭,且多半是被資本市場看好的朝陽行業,才能做成這麼的手筆的ipo上市融資。
比如,90年代的兩大超級ipo案例,1996年德國電信公司,憑借著歐洲頂級電信運營商的名頭,在美國紐交所上市,ipo融資規模達130億美元。另外,一家規模刷新紀錄的ipo項目,則是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1999年在美上市,融資規模達160億美元。
後世能獲得百億美元級融資的項目,依然是鳳毛菱角。而且,每一家都是堪稱頂級的巨頭,比如,2008年,visa公司靠著在全球信用卡市場的占有率,獲得179億美元級的融資,刷新了ipo的紀錄。
2014年,中國阿裡巴巴,在美上市,融資250億美元,也是靠著絕對的實力,刷新ipo金額的紀錄。
當然了,在美上市的很多百億ipo,都沒有給投資者賺到錢,比如,歐洲的德國電信、意大利國家電網,基本上都是圈錢之後,長期股價低迷,之後,乾脆退市。割的美國韭菜,遍體鱗傷。
但是,誰讓美國韭菜,青睞歐洲的企業了?實際上,大量的歐洲頂級巨頭,世界五百強級的企業到美國上市,坑貨多賺錢的少。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因為,歐洲大部分國家的經濟未來都是停滯的,歐洲的項目能給投資者帶來良好收益率的概率是比較低的。
相對而言,中國的公司在美國上市,雖然坑貨也不少。但,總體上,卻是因為中國經濟增長質量,在全球是找不到第二家可比的。以至於,整體上,中國企業在海外上市,總體上是讓海外的投資者分享到了中國經濟的增長紅利了。
林棋對於那些規模很小的企業到美國上市,給美國人送百倍、千倍、十倍或幾倍的增長紅利,其實是很不滿的。那些企業的增長紅利,大部分都是在中國市場賺到的,等於是中國市場賺利潤,海外投資者獲得巨額回報。
所以,為了平衡,必須要把一些市值巨大,沒有增長空間,現在看來美好,其實未來前景並不是那麼樂觀的“高科技”企業拿到美國上市。
就像盤古電腦,現在的收入和盈利規模,就算不是巔峰水平,其實,在林棋看來也是差不多了。已經不太可能通過發展更多新用戶,增加產品出貨量去獲得增長。隻能穩中漲價,逐漸通過產品毛利率提升來榨取利潤。
這種企業,看起來現在回報率最高,實際上,已經是在走下坡路了。市場天花板已經能看到,未來還有更多的新技術和新產業會衝擊台式機和筆記本電腦的地位。
如果不在90年代上市,那肯定是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