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就是這麼自信(1 / 2)

大國文娛 香港大亨 3671 字 8個月前

新創業出版公司是首批股權激勵,最終,獲得了60多萬元的認購,占據了公司股權比例1%左右。

雖然,現在公司的淨資產規模僅僅6000萬元,但是,要知道整個81年當年的盈利就接近4000萬元。

以目前的賺錢效率來看,按6000萬元來估值,每股價值0.6元讓員工來認購,隻要不是蠢的不可救藥,否則,都會頂格認購,能買多少是多少!

讓員工以現金來認購,與此同時,認購股票的現金,隻能從每月發放的工資款中扣除。這也是為了避免,股權迅速的被早期員工瓜分,以至於,用不了多久,股權認購機製將會失效,至少對後來者已經不起作用了。

有了股權激勵機製之後,公司核心員工的利益,更多是跟股權的價值以及公司的盈利、分紅捆綁,而不再僅僅是固定的工資。

這種製度,是把員工主人翁精神用股權來量化,也就是偽公有製機製。

所謂,公有製必然低效率,私有製產生高效率,純粹是偽命題。

公有製經濟後來變得低效率,是因為刺激機製失效了。

剛剛解放初,有著殘酷剝削的私人工廠主的企業作為對比,工人辛苦一生,也是窮困潦倒。而公有製經濟,不僅僅工資是比當初要高的多,而且,工作的終生製,包括子女教育,醫療,住房,吃飯,一堆的福利,讓其充分享受到了比民國時期小地主還要富足的生活。另外,工廠上繳的利潤也是幫助國內搞建設,既在物質上獲得了滿足,又在精神和理想上獲得了滿足。而且,當初的工人,對於工廠是有話語權,參與工廠的建設和經營,主人翁精神當然十足了。

幾十年後,工人覺悟卻退化成了“鐵飯碗”,無論企業是賺是虧,都要理直氣壯的要國家去負責兜底。改革開放後,廠長負責製,甚至承包製度,大部分工廠反而加速破產。因為,這些製度改革,不僅僅沒有刺激工人的生產積極性,反而剝奪了其對於工廠的話語權。許多瞎搞的企業,更是進一步被改革給搞死了。

當然了,改革整體意義上,還是比較積極的。畢竟,死掉了大量的企業是事實,但是,同樣成立了更多的新的企業,與此同時,國營企業在市場經濟機製下,逐步接受外資和私營企業的競爭。最終,在競爭中,無論是私營還是國營,能活下來的強者,效率自然都會獲得了極大的提升。

後來那些強大的巨無霸央企,其組織能力和競爭能力,已經跟改革開發初期那種體格小,專業水平低的一盤散沙的小國營企業,早就不知道進化了多少代了!

可以說,市場經濟是好東西,最大的好處就是競爭。沒有競爭機製下,無論公有製還是私有製,都會出現退化。

當然了,殘酷的外部競爭之下,內部要維持戰鬥力,必須要有足夠的激勵。

而新創業電子的偽公有製,把主人翁精神量化成股權。這種激勵製度,參考了後世的華為。儘管,華為並不是理想主者心目中的烏托邦,但其激勵製度,確實是非常有效的。在競爭中,不僅僅擊敗了國內的對手,也戰勝了國際上的眾多強者,奪取了電信設備行業的冠軍,就足以證明這一套機製,確實是有效果的。

所以,林棋自然就模仿了這一套激勵機製。

林棋旗下的公司推行股權激勵製度,自然會讓林棋本人的股權逐步的降低。但是,林棋有自信,即使其股權比例不斷的降低,也不可能有股東能夠推翻他對於公司的控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