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不賺錢,賺技術(1 / 2)

大國文娛 香港大亨 3321 字 8個月前

電影從被發明以來,其拍攝一直采用電影膠片進行存儲,直到20世紀末,膠片依然是電影行業的拍攝和放映的主流內容存儲方式。

而在20世紀中期,已經出現了膠轉磁技術,把膠片上內容,存儲到磁帶上。電視機和錄像機播放的內容,都是經過了膠轉磁,以磁帶技術進行讀取和播放。

當然了,電視機和錄像帶的影像雖然已經是磁存儲,但卻僅是模擬信號,而不是數字信號進行存儲。

新創業電子公司每天把膠轉磁,並不是轉為模擬信號,而是一步到位,轉成能夠在硬盤、光盤等等介質中存儲的數字信號。

也就是采用電荷耦合器件(ccd)進行掃描,把光信號轉化為電荷信號。雖然,電荷信號僅僅是用數字信號模擬自然界的色彩。雖然同樣是感光,但是,如果感應外界的色彩,其芯片裡麵沒有,那麼就用最接近的色彩代替。正是因此,後來評價數碼高清攝影最大的缺點是在於不如膠片拍出來的自然。但是,是在清晰度方麵,ccd感光元件在90年代就已經超過了傳統的膠片。與此同時,ccd畢竟是半導體,所以,遵循摩爾定律,技術是不斷的在進步。所以,後來的高清攝影技術是高清,越來越高清……

而傳統的膠片攝影,技術潛力幾乎已經走到儘頭,即使投入更多資金和人力物力,對於其性能的提升也是有限的。

這些還並不是後來的數字高清攝影打敗傳統膠片的主要因素,更多的因素,體現在數字高清的內容,直接可以用計算機程序進行合成、加工。

傳統的膠片攝影,在後期製作方麵,劣勢是最為明顯的。剪輯師稍微出錯,就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而剪輯師不可能永遠不出錯,畢竟,傳統的剪輯太考驗剪輯師的經驗和發揮了。

隨著電影行業越來越依賴於計算機,那麼,直接用高清數碼攝影機拍攝,當然成為了大勢所趨。

“黃先生、高先生,你們看……”一名新創業電子公司的技術人員,在把硬盤接入了大型計算機預留的插槽中,在顯示屏上演示鼠標鍵盤操作,將轉碼完成的文件點開。

屏幕中顯示出一段段的錄像。

接下來,這名技術人員開始複製和刪除文件,說道:“電腦上進行後期製作,無論我們犯下多少錯誤,隻要複製保存了之前的存檔,都可以無限的重來。而膠片,剪壞了一次,就有可能造成重大的損失。目前,我們自主研發的剪輯軟件,可以隨意的對影視視頻剪輯合成。也可以添加字幕,重新錄入聲音等等。當然了,特效技術還不成熟,隻能用在遊戲和動畫作品中。不過,剪輯合成,卻已經非常成熟。我們不需要依賴於剪刀手的運氣,理論上,可以無限回檔重做,一直做到滿意為止。”

“沒錯!”黃百鳴感覺有點興奮,說道,“光是這一點,就比傳統的後期製作要強多了!”

“一個硬盤即使高達1萬美元,即使用到幾十個硬盤,但是硬盤是可以循環使用的。看起來,成本也比膠片要省錢。”高誌森也是嘖嘖稱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