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理念衝突(1 / 2)

大國文娛 香港大亨 6760 字 9個月前

利用動漫作品來營銷產品,在後世已算是業界常規促銷手段。

比如,21世紀日本的動漫產業盈利困難,但各大動漫作品的製作委員會,依然是雨後春筍一般的出現,主要因素就是各大動漫的投資人,根本沒幻想靠著動漫版權本身賺錢,而是指望動漫帶動周邊銷量。尤其是,動漫的原著銷量,更屬於動漫播映最大的受益者。

動漫播映帶動了原著的熱度之後,往往促進了一些原著作品效率呈現爆發式增長,單行本單集幾萬銷量,暴增到十萬甚至幾十萬,有些動漫的人氣熱,甚至可以把原著的銷量推升到每冊銷量幾十萬本甚至百萬本以上的高度。所以,日本的動畫行業一般采取製作委員會製度,也就是先找投資人集資,成立製作委員會,之後,製作委員會再找專業的動漫製作公司,或是臨時組建一個專門製作動漫的團隊。

比如,有些製作委員會就是由持有漫畫、版權的公司成立,為了擴大利益,所以,又開始投資了動畫。

即使是像《龍珠》、《聖鬥士星矢》、《火影忍者》、《海賊王》這樣的熱門漫畫,雖然在改編動畫之前已經屬於非常熱門的作品了,但是,依然需要依賴於動漫來維持熱度,以及刺激單行本銷量創新高。

輕中熱門作品《涼宮春日》、《魔法禁書目錄》之類的,絕大部分的銷量都是動漫改編之後,創造出來的。

這些用動漫來刺激原著銷量,僅屬於比較容易實現,立馬能夠看到效果的經營策略,而且投資風險現對可控。

至於,用動漫來刺激手辦、玩具之類的銷量,這個風險和機遇並存,容易造成動漫、周邊雙虧。

但是……之所以後來業界不斷的嘗試開發動漫周邊手辦玩具、服裝以及各種商品。還是因為曾經有過一堆成功的案例。

比如,80年代的變形金剛和迷你四驅車的成功案例,就是激發了一波又一波的投資人,想要複製奇跡!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在接到合作意向之後,迅速根據新電玩具公司的要求,把目前廠裡麵的骨乾創作人員,紛紛的請到會議室中。

“諸位,製作動畫方麵,我是業餘的。”梁飛用充滿廣東口音的普通話說道,“但是,作為一名觀眾,我想我應該有自己的發言權。我們公司,庸俗的說法就是純粹的以商業利益和市場利潤導向的公司。任何投資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得利益。你們上美影的藝術水平很高,水墨動畫世界第一,可以在國際上獲得讚譽。但是……沒用!我們不是要藝術上的讚譽,我們對於拿獎一點也不稀罕。任何國際獎項,如果不能給我們帶來利潤,那就沒有實際意義了。藝術和商業上如何平衡,我們的看法是,更側重商業。而如果你們動畫創作,繼續沿用為了藝術和教育意義創作的話,那麼,我們認為,就沒有合作的必要了。舉個不恰當的比喻,英國bbc為什麼終止了《天書奇譚》的投資?我雖然不知道內幕,但感覺,你們在藝術上贏了,但是,商業性上得不到認可,所以,失去了投資!”

“梁先生,我們的《天書奇譚》,跟bbc提供的劇本是差不多的,隻不過,我們發現直接可以在中國古典名著裡麵找到類似的故事,而不需要用他們生搬硬套的劇情……”作為《天書奇譚》導演之一的王樹忱,強烈表示自己的意見。

“你們認為自己改編的更好?錯!《天書奇譚》改編自從《平妖傳》,按照國際上版權公約,作者死後50年版權就不被保護。羅貫中的明朝人,死了幾百年了。你們用他的版權改編,不用支付版權費,但全世界的人都能無償使用這些古典名著去改編作品。這種非獨占版權的作品,在資本主義國家,其價值要大打折扣的!”梁飛說到,“即使他們的劇本更差一籌,但是,劇情和人物設定的版權,是他們的!獨占版權可以形成壟斷的生意,絕對比按照古代名著改編的利益更高!”

在場一部分的藝術家有點皺眉,但卻沒有拂袖而去。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最先跟國際上進行交流合作的首先就是文化和體育。電影、動畫等等藝術不斷的參展,以及體育賽事上不斷拿金牌。本質上,不過是為露臉,讓中國在國際社會上有存在感。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從成立以來,獲得的殊榮多的數不清。但是在80年代初期,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也深深的感受到了沒錢真的非常苦逼的滋味。正是因此,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算是最早一批,試圖利用自身的資源,吸引海外資本投資,從而盤活其資源。賺不賺錢倒是次要的,關鍵是外國資本投資進來,至少能讓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大部分的閒置勞動力有事情可以做。

比如《天書奇譚》本來是英國bbc公司找上門來拿出一個劇本,要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去做。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卻發現,這個劇情跟中國古代《平妖傳》裡麵的某段劇情雷同,於是,就按劇情更好的《平妖傳》裡麵的劇情改編劇本,並拿著新劇本打臉bbc,你們那個垃圾劇本不行。

bbc的代表雖然豎起大拇指說你很棒棒哦,然而,劇本提交給bbc母公司,然後就一直沒有下文了。後來,bbc的資金一直沒有到賬,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卻墊資做了一些先期的準備工作,所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被迫自己投資《天書奇譚》。

雖然,《天書奇譚》的改編還算成功,但主要是在國內比較火,國際上,這個年代中國的水墨動畫根本沒有什麼市場。

即使是80年代,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高產時期,但其創作理念依然脫離不叫教育意義。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中國動畫誕生的環境就是國家落後挨打,動蕩不安,所以,巨大的危機和焦慮,使得中國動畫行業的前輩們,就是試圖通過動畫來教育民眾,啟迪民眾。建國之後,更是強化了動畫片成為教育片的附庸,是在了教育低齡兒童,而不是滿足大眾的娛樂需求。

這種注重“寓教於樂”在以前是正確的,但隨著國家逐漸穩定,國民更多的需求則是娛樂放鬆。

國內的動畫娛樂性不足,於是,國門打開之後,市場迅速被海外的動畫占領。而動畫市場被占領,也意味著大量的海外周邊商品滾滾湧入國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